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8380阅读:714来源:国知局
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紫外线检测领域,特别是一种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



背景技术:

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太阳光透过大气层时波长短于290nm的紫外线被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掉。紫外线的应用很广泛,如紫外线杀菌消毒,紫外线理疗,紫外线荧光分析和鉴别侦破,紫外线曝光光刻等。紫外线的破坏作用在某些场合是非常危险的。如文物书画,橡胶塑料,在长期照射下会发生老化,紫外线还会伤害眼睛,皮肤和花木等等。近年来,随着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使得紫外线越对人们的身体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紫外线问题也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紫外线检测设备还存在着结构复杂、价格昂贵、能耗大、使用不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功耗低,使用方便的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

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包括设有CPU的FPGA模块、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AD7862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所述FPGA模块分别与AD7862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电信号连接,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与AD7862转换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FPGA中央处理器模块上设有JATG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AMS1117稳压器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串行通讯模块包括MAX232芯片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还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FPGA模块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通过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采集紫外线信号,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的信号放大器,直接发送给AD7862转换模块进行转换,降低成本,减少能耗。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CPU的FPGA模块可对本仪器进行自定义编程,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通过蓝牙模块可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用户可在移动终端上查看紫外线强度以及对本仪器进行设置。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设备具有价格低廉、功耗低的特点,有自我保护机制,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的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得电气参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包括设有CPU的FPGA模块、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AD7862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所述FPGA模块分别与AD7862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按键控制模块、LCD显示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报警模块电信号连接,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与AD7862转换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FPGA中央处理器模块上设有JATG接口。所述FPGA模块具有处理信息和发出控制指令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JATG接口对FPGA模块进行自定义编程,使得该仪器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具体的电气参数如附图2所示,它具有响应快、全互换性、防水、防尘、小尺寸的特点,其输出电压在0‐1V,满足AD7862转换模块的输入电压要求,可直接进行转换。AD7862转换模块具有两个快速12-bit ADC,4输入通道,同时取样和转化,4us吞吐时间的特点。高速并行接口,低能耗,对模拟输入有过电压保护。电源模块为仪器提供电能,按键控制模块可以输入相应的操作信息。LCD显示模块可以显示检测的紫外线强度。串行通讯模块可导入或者输入数据。报警模块内设有阈值,当紫外线强度达到一定强度时会报警。

具体的,电源模块包括AMS1117稳压器模块。AMS1117稳压器模块内部集成有过热保护和限流电路,成本低。串行通讯模块包括MAX232芯片模块。MAX232芯片模块具有成本低,对于低电压、集成ESD具有保护作用。蓝牙紫外线强度测试仪还包括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FPGA模块电信号连接。蓝牙模块可以和用户的移动终端建立数据连接。

具体的,工作时,UVM‐30紫外线传感器模块将检测到的紫外线信号传给AD7862转换模块,经过AD7862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给FPGA模块,FPGA模块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存放,并将分析出的紫外线强度数据发送给LCD显示模块实时显示。当紫外线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FPGA模块会发出指令控制报警模块报警。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的蓝牙与本仪器建立连接,连接之后可以在移动终端上设置报警阈值,同时会接收到本仪器发送过来的紫外线强度数据以及报警信号。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作出的非实质性改变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