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389阅读:2591来源:国知局
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膜附着力测试装置,具体是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漆膜附着力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唱针法,划格法和拉开法,前两种测试操作简单,应用广泛,但是只能给出定性的评级而不能给出定量的评价。涂料是一中多组分的组合物,通常都需要进行统计实验(正交实验)来调整和改进涂料的配方,而进行统计实验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统计实验的实验结果必须要能够定量的评估,否则统计实验方法就无法发挥作用。

唱针法和划格法无法提供定量的漆膜附着力的实验数据,因此不适用于涂料配方的研究。而对于现有的拉拔式漆膜附着力测试方法,测试时首先要使用502胶或者AB胶将试柱粘接在待测漆膜的表面上,然后才能进行拉拔实验。对于这样的测试方法,首先不能够保证拉拔过程中所有的界面破坏完全发生在漆膜与基材的界面上,也有可能部分发生在漆膜与试柱的粘接面上,因此测量的精确度不是很高;此外,拉拔法测试漆膜的附着力通常要使用粘接强度较高的胶黏剂,保证漆膜拉脱的同时也使得试柱在测试后难以清理,过度频繁的清理会造成试柱的磨损,从而也会降低测试的准确性;最后,粘接漆膜表面和试柱的胶黏剂中的溶剂通常也是漆膜成膜物的良溶剂,这些溶剂会不可避免的渗透到漆膜之中,因此会造成漆膜性质的变化,所以不利于漆膜附着力的精确测量,尤其是对于较薄的漆膜更是如此。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相对于已有的附着力测试装置,能够更精确,可重复性更好的进行测试,尤其适用于水性乳胶漆附着力的测试的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用漆膜制样器。

技术方案: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包括基座、套管、上卡具、下卡具、失主试柱A、试柱B、力学传感器7、动力装置8、光源9和显示控制器10,基座上表面固定有套管,在套管内下端设置有下卡具,套管上端设置有上卡具,试柱B与试柱A分别安装在下卡具与上卡具中,试柱A与试柱B的轴线重合布置,套管中还设置有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卡具上连接有力学传感器以及动力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力学传感器、动力装置、光源均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源9包括紫外光源及红外光源;

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实验用漆膜制样器,包括制样孔、导向槽、刮板,制样器整体为不锈钢材质,设置有用于放置试柱在试柱上制备漆膜的制样孔,在制样孔开口方向制样器上设置有导槽与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样孔深度大于试柱长度。

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第一,测试过程中不使用胶黏剂,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降低手工操作带来的误差;第二,可以保证被拉脱的界面一定是漆膜与试柱之间的界面(因为只存在一种界面),因此测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第三,依据乳胶涂料的特点使用紫外光和红外光的辐照使漆膜粘结,从而在测试的过程中不改变漆膜与试柱之间的界面状况,从而有利于附着力精确的测量;第四,测试仪器易于清理和保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样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样器截面示意图。

图中, 1-基座、2-套管、3-上卡具、4-下卡具、5-试柱A、6-试柱B、7-力学传感器、8-动力装置、9-光源、10-显示控制器、11-漆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及其测试用漆膜制样器其包括测试部分与制样部分;

由图1所示的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装置,包括基座1、套管2、上卡具3、下卡具4、试柱A5、试柱B6、力学传感器7、动力装置8、光源9和显示控制器1010,基座1具有较大的质量,起固定作用上表面固定有套管2在拉拔过程中起导向的作用,在套管2内下端设置有下卡具4,套管2上端设置有上卡具3,试柱B6与试柱A5分别安装在下卡具4与上卡具3中,试柱A5与试柱B6的轴线重合布置,套管2中还设置有设有可调节位置的光源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上卡具3上连接有力学传感器7以及动力装置8,动力装置8带动上卡具3沿着套管2上下运动,并且能够在试柱A5和试柱B6之间产生和维持0.1~2MPa的压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力学传感器7、动力装置8、光源9均与控制器10连接,控制器10控制力学传感器7、动力装置8、光源9完成拉拔测试的工作,所用的力学传感器7的精度为0.005g,动力装置8由小型电动机和传动控制装置构成,控制器10为普通的电子数字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光源9包括紫外光源及红外光源;

如图2所示一种拉拔式附着力测试实验用漆膜制样器,包括制样孔、导向槽、刮板,制样器整体为不锈钢材质,设置有用于放置试柱在试柱上制备漆膜的制样孔,制样器主体结构中有24个圆形制样孔,在制样孔开口方向制样器上设置有导槽与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制样孔深度大于试柱长度,两者之间的差值即是待测漆膜的厚度。

首先将待测涂料加入在导槽中,用刮板刮平,部分涂料留在原空中,干燥后即制得了带有固定厚度漆膜11的试柱,以待测量,试柱可以是不同的材质,如马口铁或者水泥,然后将两个试柱分别夹在上下两个卡具中,打开紫外光源9和红外光源9的开关,控制光源9位置,通过紫外光的辐照使漆膜11表面的化学基团活化,通过红外光源9是漆膜11的表面被加热;启动动力装置8使上下两个试柱相互压紧,此时由于化学基团的活化和漆膜11加热后的软化和发粘,上下两个漆膜11粘结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厚的均一的不分层漆膜11;开始检测,通过动力装置8使漆膜11和试柱间的界面被拉脱,同时力学传感器7测量最大的拉脱应力,本实用新型能够使漆膜11附着力量化,由于被拉脱的界面一定是漆膜11与试柱之间的界面,因此能够更精确测漆膜11的拉脱应力,并且可重复性更好,尤其适用于水性乳胶漆附着力的测试。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