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806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可靠性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跑偏、后轴侧滑等现象,从而造成汽车失去控制而离开原来的行驶方向,而用于车架的导向臂是控制制动稳定性的关键部件,因此,需要对导向臂进行可靠性测试,以确保批量产品的质量。目前,还没有专用于导向臂的可靠性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对导向臂的疲劳寿命进行测验的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包括导向臂,装置台架,所述装置台架设置底座,在底座上设有导向轨道,在导向轨道上放置两试验小车,第一试验小车设置有铰座,导向臂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试验小车的铰座上,第二试验小车支撑导向臂的自由端,所述装置台架的顶部安装垂直加载试验缸,所述垂直加载试验缸位于导向臂的中部上方且可向导向臂施加垂直载荷。

所述垂直加载试验缸的输出轴端连接负荷传感器,所述负荷传感器的底端套在导向臂上。

在导向臂底安装刚度测量百分表。

所述第二试验小车上设置滚柱座,在滚柱座内放置一对滚柱,所述导向臂的自由端底部水平设置试验圆柱,所述试验圆柱搁置在两滚柱中间,所述滚柱、试验圆柱形成品字结构。

所述滚柱座的侧部设置柱槽缺口,所述滚柱两端向外伸出固定棒,所述固定棒搁置在柱槽缺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通过将导向臂活动搁置在试验小车上,垂直加载试验缸以一定频率向导向臂施加垂直力矩,导向臂受力变形,由刚度测量百分表检测其刚度。由于试验小车可以在导向轨道上滑移,导向臂的两端分别以铰座方式和品字形圆柱防滑脱机构与试验小车相连接,随着导向臂受力变形,两试验小车在轨道上往复滑行,其结构巧妙,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 “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一种导向臂台架试验装置,包括导向臂3,装置台架,所述装置台架设置底座8,在底座上设有导向轨道,在导向轨道上放置两试验小车,第一试验小车4设置有铰座41,导向臂的固定端铰接在第一试验小车的铰座上,第二试验小车5支撑导向臂的自由端,所述装置台架的顶部安装垂直加载试验缸1,所述垂直加载试验缸位于导向臂的中部上方且可向导向臂施加垂直载荷。

垂直加载试验缸从上向下以一定频率、一定力值向导向臂施加试验载荷,在两试验小车的支撑下,导向臂受力变形,经过数次加载,可对导向臂可靠性作出评价。

所述垂直加载试验缸的输出轴端连接负荷传感器2,所述负荷传感器的底端套在导向臂上。在导向臂底安装刚度测量百分表7。负荷传感器与刚度测量百分表结合,可直观观察载荷值大小,为试验结果判断提供有力数据。

所述第二试验小车上设置滚柱座51,在滚柱座内放置一对滚柱,所述导向臂的自由端底部水平设置试验圆柱6,所述试验圆柱搁置在两滚柱中间,所述滚柱、试验圆柱形成品字结构。试验圆柱通过螺钉固定在导向臂自由端的底部。

由于滚柱、试验圆柱形成品字形结构,而试验圆柱搁置在两滚柱中间,因此,当导向臂受力,其中部向下沉、两端上翘时,试验圆柱经过圆切点向左侧滚柱施力,使试验小车在导向轨道上移动,而当加载荷消失,导向臂形变回复,试验圆柱又会向右侧的滚柱施力,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滚柱与试验圆柱相切,导向臂的形变促使试验小车左右移动,但试验圆柱始终保持在两滚柱之间不会脱落。

所述滚柱座的侧部设置柱槽缺口,所述滚柱两端向外伸出固定棒,所述固定棒搁置在柱槽缺口内。而在第一试验小车的铰座41上,同样设置有柱槽缺口42,导向臂的固定端插有销柱,销柱两端搁置在铰座柱槽缺口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