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7875阅读:1574来源:国知局
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国高温测量标准AMS2750E中的系统精度校验(SAT),尤其是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美国高温测量标准AMS2750E作为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标准,是美国航空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学习并理解世界先进国家航空行业的相关标准对我国该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严格执行该标准下SAT测试是对航空航天所用材料安全性的负责,具有重大意义。

SAT是System Accuracy Test的缩写,其中文含义为:系统精度校验。“系统精度校验(SAT)探头检查”:将工艺仪表∕导线∕传感器读数或数值与已校准的测试仪表∕导线∕传感器读数或数值进行现场比较,以确定所测量的温度偏差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系统精度校验的目的是保证炉子的每个控制区的控制和记录系统的精确度。

美国高温测量标准AMS2750E标准第3.4.5.2条规定:系统精度校验传感器的末端(测量接头)应尽量靠近控制、监测和记录传感器的末端(测量接头),其距离应不大于3英寸(76mm)。后续系统精度校验使用的校验热电偶应置于与初次系统校验相同的场所∕位置∕深度。系统精度校验传感器可以为了测试临时插入或是一直固定在炉上的测试传感器,对其限制见3.4.5.2.1。

在实际系统精度校验(SAT)过程中炉温测量点由于是在封闭炉膛的内部,我们无法确定做SAT测试时需要将系统精度校验传感器的末端(测量头)是否真的靠近控制、监测和记录传感器的末端(测量头)并且肯定符合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能让测试过程中系统精度校验传感器的末端(测量接头)与控制、监测和记录传感器的末端(测量接头)之间的距离符合AMS2750E所规定的系统精度校验(SAT)中两传感器之前的距离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包括炉体控温热电偶和测试仪表,所述测试仪表和炉体控温热电偶的后端相连接,用于读取炉体控温热电偶测量数值,还包括热电偶连接块、堵头、校验用热电偶以及现场检测仪表,所述热电偶连接块呈中空状型,所述热电偶连接块的前端设有通孔,热电偶连接块的后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与通孔相连通,所述热电偶连接块的前端伸入炉体内部,后端位于炉体外部;所述炉体控温热电偶安装于热电偶连接块内腔,炉体控温热电偶前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的通孔,炉体控温热电偶后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的第一连接孔,所述炉体控温热电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堵头堵住第二连接孔;所述炉体控温热电偶处于SAT测试状态时,所述校验用热电偶安装于热电偶连接块内腔,所述校验用热电偶的前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的通孔,校验用热电偶的后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校验用热电偶的后端与所述现场检测仪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热电偶连接块内且靠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

更进一步地,上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炉体控温热电偶后端外周连接有卡套式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孔内安装有锁螺母,所述卡套式接头与所述锁螺母相连接,使得锁螺母与硅酸铝纤维棉密封压紧,从而锁紧所述炉体控温热电偶。

再进一步地,上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测试仪表包括航空专用插座和本体显示设备,所述航空专用插座与炉体控温热电偶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本体显示设备与航空专用插座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实用新型设计独到、结构简单,其主要结构热电偶连接块可以按用户要求选择材料制作,炉体控温热电偶和校验用热电偶固定可靠,在校验用热电偶与炉体控温热电偶长度一致的条件下,校验用热电偶的测量接头与炉体控温热电偶的测量接头之间的距离满足美国AMS2750E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结构在箱体上的安装;

图2为图1中的Ⅰ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用于SAT测试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的含义:1-炉体控温热电偶,2-硅酸铝纤维棉,3-热电偶连接块,4-堵头,5-锁螺母,6-航空航天专用插座,7-校验用热电偶,8-现场检测仪表,9-本体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AMS2750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材料规范,也是航空系统Nadcap认证的依据。在实际系统精度校验(SAT)过程中炉温测量点由于是在封闭炉膛的内部,我们无法确定做SAT测试时需要将系统精度校验传感器的末端(测量头)是否真的靠近控制、监测和记录传感器的末端(测量头)并且肯定符合规范要求,而本实用是为了能更好的完成它所规定的系统精度校验(SAT)。

美国AMS2750E中SAT对统精度校验传感器(即热电偶)的末端(测量接头)与控制、监测和记录传感器(即热电偶)的末端(测量接头)之间的距离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制作一种简单、可靠的热电偶装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结构:炉体控温热电偶1、硅酸铝纤维棉2、热电偶连接块3、堵头4、锁螺母5以及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安装形式所需元件:航空航天专用插座6、校验用热电偶7、现场检测仪表8、本体显示设备9。

如图1和图2所示,热电偶连接块3呈中空状型,热电偶连接块3的前端设有通孔,后端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与通孔相连通,热电偶连接块3的前端伸入炉体内部,后端位于炉体1外部。正常使用炉子时,炉体控温热电偶1安装于热电偶连接块3内腔,炉体控温热电偶1的前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3的通孔,炉体控温热电偶1的后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3的第一连接孔,炉体控温热电偶1后端外周连接有卡套式接头,第一连接孔内安装有锁螺母5,卡套式接头与锁螺母5相连接,热电偶连接块3内且靠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2,通过旋转卡套式接头和锁螺母5使得锁螺母5与热电偶连接块3之间的硅酸铝纤维棉2密封压紧进一步卡死炉体控温热电偶1。炉体控温热电偶1正常工作时,即在非SAT测试时第二连接孔是用堵头4堵住的,炉体控温用热电偶1用上述的方法固定住之后,将炉体控温用热电偶1的后端与炉墙上航空专用插座6连接,然后再与本体显示设备9(例如PLC)相接,这里航空专用插座6和本体显示设备9也可由其它测试仪表替代,只要能准确显示炉体控温用热电偶1所测量的数值即可。

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孔只有在SAT测试中有用,SAT测试时,拔去堵头4,将校验用热电偶7按照上述炉体控温热电偶1固定方法固定于第二连接孔内,即将校验用热电偶安装于热电偶连接块3内腔,校验用热电偶7的前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3的通孔,校验用热电偶7的后端超出热电偶连接块3的第二连接孔,校验用热电偶7后端外周连接有卡套式接头,第二连接孔上安装有锁螺母5,卡套式接头与锁螺母5相连接,热电偶连接块3内且靠近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填充有硅酸铝纤维棉2,通过旋转卡套式接头和锁螺母5使得锁螺母5与热电偶连接块3之间的硅酸铝纤维棉2密封压紧,进一步卡死炉体控温热电偶1,之后直接与现场检测仪表8相接,同一时间对比炉体控温用热电偶1与校验用热电偶7所测数据。如果所测的数据相同或在误差范围之内,则说明炉体控温热电偶1正常工作,相反,则说明炉体控温热电偶1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为两个相同的连接孔,显而易见地,也可将炉体控温热电偶1安装于第二连接孔内,相应地,进行SAT测试时,则将校验用热电偶7安装于第一连接孔内。

上述SAT测试用炉温检测元件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正常测试炉体内温度时,(1)将炉体控温热电偶1从热电偶连接块3的第一连接孔内插入,使得炉体控温热电偶1的前端穿过热电偶连接块3的通孔伸入炉体内,后端超出第一连接孔,(2)在热电偶连接块3内腔,且靠近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填充硅酸铝纤维棉2,(3)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通孔内安装锁螺母,在炉体控温热电偶1外安装卡套式接头,通过旋转卡套式接头和锁螺母5,使得锁螺母5与热电偶连接块3之间的硅酸铝纤维棉2密封压紧,进一步锁紧炉体控温热电偶1;(4)将第二连接孔用堵头4堵住,(5)将测试仪表和炉体控温热电偶1的后端相连接;对炉体控温热电偶1进行SAT测试时,按照上述步骤(1)至步骤(5)固定连接将炉体控温热电偶1后,采取以下步骤,(6)拔去第二通孔上的堵头4,(7)将校验用热电偶7从热电偶连接块3的第二连接孔内插入,使得校验用热电偶7的前端穿过热电偶连接块3的通孔伸入炉体内,后端超出第二连接孔,(8)在热电偶连接块3内腔,且靠近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填充硅酸铝纤维棉2,(9)在校验用热电偶7外安装卡套式接头,通过旋转卡套式接头和锁螺母5,使得锁螺母5与热电偶连接块3之间的硅酸铝纤维棉2密封压紧,进一步锁紧校验用热电偶7,(10)将现场检测仪表8和校验用热电偶7的后端相连接,(11)比较与校验用热电偶7连接的现场检测仪表8和与炉体控温热电偶1连接的测试仪表的数值,若数值相同或在误差范围内,则说明炉体控温热电偶1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若数值在误差范围之外,则说明炉体控温热电偶1非正常工作。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独到、结构简单,其主要结构热电偶连接块可以按用户要求选择材料制作,炉体控温热电偶和校验用热电偶固定可靠,在校验用热电偶与炉体控温热电偶长度一致的条件下,校验用热电偶的测量接头与炉体控温热电偶的测量接头之间的距离满足美国AMS2750E的要求。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