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60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测量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



背景技术:

电子测量仪器按照测量仪器的功能,可分为专用和通用两大类。专用电子测量仪器是为特定的目的而专门设计制作的,适用于特定对象的测量,例如,光纤测试仪器专用于测试光纤的特性,通信测试仪器专用于测试通信线路及通信过程中的参数。通用电子测量仪器是为了测量某一个或某一些基本电参量而设计的,适用于多种电子测量。射频识别,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射频识别技术适用于短距离识别通信,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源等。植物电信号属于非常微弱的电信号,范围在十几毫伏至几百毫伏,有的植物电信号甚至在微伏级,导致现有的测量仪器无法精确的测得植物电信号,现有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稳压性能差,进而容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干扰,且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放大效果不明显,不便于人们对电信号的电信号进行查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上焊接有整流元件QZ,所述整流元件QZ的引脚1连接有天线的第一输出端,且天线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壳体的顶部一侧,所述天线的第二输出端和整流元件QZ的引脚3相连接,所述整流元件QZ的引脚2连接有电容C1、电阻R1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D和稳压器U1的接地端,且整流元件QZ的引脚2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感L1、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1的滑动端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S,所述电感L1的另一端和整流元件QZ的引脚4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S连接有稳压器U1的输入端和电容C2的负极,且电容C2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G相连接,所述稳压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元件U2的引脚3和元件U3的引脚3,所述元件U2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2和电阻R3,且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元件U2的引脚1、电阻R5和元件U4的引脚2,所述元件U4的引脚3接地,且元件U4的引脚1连接有中控装置U5的输入端、电阻R6,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元件U3的引脚1,且元件U3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4,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安装有串行通信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且串行通信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均通过导线和中控装置相连接,所述中控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湿度检测模块,且温湿度检测模块位于壳体的外侧,所述射频收发模块通过导线和天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口,且接线端口和中控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有电源接口和控制按钮,且接线端口、电源接口和控制按钮均位于壳体靠近显示屏的一侧,所述接线端口、电源接口和控制按钮均与中控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元件U2、元件U3和元件U4均为运算放大器,且元件U2、元件U3和元件U4的型号均为MAX430。

优选的,所述稳压器U1为三相稳压器,且稳压器U1的型号为LTM4647。

优选的,所述中控装置为MCU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电感L1、电容C1和电阻R3共同构成了滤波电路,滤波电路可以对整流元件QZ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滤波电路处理后的电信号传输到稳压器U1中;

2、通过稳压器U1,可以对滤波电路所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使得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稳压性能,不易受到外界电磁的影响;

3、通过元件U2、电阻R2、电阻R3、元件U3、电阻R5、电阻R4和元件U4共同构成了多级分压电路,多级分压电路对稳压器U1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多级放大,最后输出到中控模块U5上,使得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便于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稳压器,使得电子测量仪器的内部电路具有较好的稳压效果,且电子测量仪器的内部设有多级放大电路,使得电信号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的内部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显示屏、3电源接口、4控制按钮、5接线端口、6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上焊接有整流元件QZ,整流元件QZ的引脚1连接有天线6的第一输出端,且天线6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顶部一侧,天线6的第二输出端和整流元件QZ的引脚3相连接,整流元件QZ的引脚2连接有电容C1、电阻R1的第一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D和稳压器U1的接地端,且整流元件QZ的引脚2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电感L1、电阻R1的第二端、电阻R1的滑动端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S,电感L1的另一端和整流元件QZ的引脚4相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S连接有稳压器U1的输入端和电容C2的负极,且电容C2的正极和场效应管Q1的栅极G相连接,稳压器U1的输出端连接有元件U2的引脚3和元件U3的引脚3,元件U2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2和电阻R3,且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有元件U2的引脚1、电阻R5和元件U4的引脚2,元件U4的引脚3接地,且元件U4的引脚1连接有中控装置U5的输入端、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有元件U3的引脚1,且元件U3的引脚2连接有电阻R5的另一端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壳体1的内部还安装有串行通信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且串行通信模块和射频收发模块均通过导线和中控装置相连接,中控装置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有温湿度检测模块,且温湿度检测模块位于壳体1的外侧,射频收发模块通过导线和天线6相连接,壳体1的一侧设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上方设有接线端口5,且接线端口5和中控装置电性连接,显示屏2的下方设有电源接口3和控制按钮4,且接线端口5、电源接口3和控制按钮4均位于壳体1靠近显示屏2的一侧,接线端口5、电源接口3和控制按钮4均与中控装置电性连接,元件U2、元件U3和元件U4均为运算放大器,且元件U2、元件U3和元件U4的型号均为MAX430,稳压器U1为三相稳压器,且稳压器U1的型号为LTM4647,中控装置为MCU单片机。

工作原理:天线6将接收的植物电信号首先经过整流元件QZ进行整流处理,整流元件QZ处理后的电信号通过电感L1、电容C1和电阻R3共同构成的滤波电路可以进行滤波处理,滤波电路处理后的电信号传输到稳压器U1中,稳压器U1可以对滤波电路所输出的电信号进行稳压处理,使得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稳压性能,稳压器U1输出的电信号通过元件U2、电阻R2、电阻R3、元件U3、电阻R5、电阻R4和元件U4共同构成的多级分压电路进行多级放大,最后输出到中控模块U5上,使得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电子测量仪器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中控模块U5可以控制显示屏2上进行显示,另外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还连接有场效应管Q1和电容C2共同构成的静电保护电路,静电保护电路可以对电子测量仪器起到静电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