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供抑菌水的静压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069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表制造,尤其属于水表独立供抑菌水的静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是直接安装在供水管道中,如果水表中存在细菌势必威胁到饮用水的卫生安全,而安装现场消毒需要溶度较高的抑菌剂和较长的浸泡时间,产生了比较大的药剂、时间和人工成本,同时,由于高溶度的抑菌剂具有腐蚀性,对操作工人的健康和环境存在威胁。

目前多是在水表生产过程中的示值误差试验和静压试验共同使用的水中加入抑菌剂对水表进行消毒。示值误差试验用水量大,一般都是上百立方米的水池,如本申请人所使用的就是是容积为300立方米的储水水池,水池用水的日回收率约为95%,每2个月换一次水,加上日常药剂的挥发损耗等问题,每个月需要添加的药剂大约为1200L,每年仅抑菌剂大约需要200万元的费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消毒过程成本高,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独立供抑菌水的静压试验装置,仅将抑菌剂放在水表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通水工序上,以减少抑菌剂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独立供抑菌水的静压试验装置,它包括加压泵、加压机,其要点在于它还包括水箱、回水箱、回水泵、补水管、抑菌剂罐,水箱中加有抑菌剂的水通过水管与加压泵、加压机相连,加压机用后的水流入回水箱再由回水泵抽回流入水箱,水箱的上方还接有补水管,抑菌剂罐固定于水箱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水表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通水工序静压试验的加压泵、加压机前端增加一个专用水箱,加入抑菌剂对出厂水表进行消毒,由于水箱内的水仅供一道静压试验使用,容积可大大小于储水水池,所以减少了抑菌剂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因为是在出厂前对水表进行抑菌,此时水表的细菌数量比较少,也不含有绿绒杆菌,因此只需要较低的浓度即可达到抑菌的作用,使水表在无菌的环境中保存、运输,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绿绒杆菌的滋生,达到预期的目的。较低浓度的抑菌剂腐蚀性可忽略不计,不会对职工的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

水箱的容积小于10立方米。大大小于储水水池的容积。

补水管上连接有一个水表。可以计量每次补水的数量,补充静压试验工序损失的用水,抑菌剂罐根据水箱中抑菌剂的浓度补充抑菌剂,保证水箱中抑菌剂的浓度达到指定值。

本实用新型从节约成本,避免浪费的角度出发,在现有水表出厂前的最后一道通水工序静压试验的加压泵、加压机前端增加一个专用水箱,加入抑菌剂对出厂水表进行消毒,由于专用水箱内的水仅供一道静压试验工序使用,容积大大小于储水水池,所以大大减少了抑菌剂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加压泵2加压机3水箱4回水箱5回水泵6补水管7抑菌剂罐8水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水表静压试验的加压泵1、加压机2前端增加了独立水箱,具体而言一种独立供抑菌水的静压试验装置,它包括加压泵1、加压机2、水箱3、回水箱4、回水泵5、补水管6、抑菌剂罐7,水箱3、加压泵1、加压机2、回水箱4、回水泵5、水箱3之间顺序通过水管相连,实现抑菌水循环使用,水箱3的水与加压机2相连,加压机2用后的水流入回水箱4,再由回水泵5将回水箱中的水抽回流入水箱3,水箱3的上方接有补水管6,抑菌剂罐7固定于水箱3的上方。水箱3的容积小于10立方米,本实用新型为6立方米,在水表的静压试验时进行抑菌操作。水箱为抑菌静压试验提供必要的水,加压泵从水箱中抽取水后增压送至加压机,加压机对出厂前的水表进行静压试验的操作,加压机使用的水经过回水管路回到回水箱,当回水箱中的液位达到指定高度,回水泵会自动启动将回水箱中的水抽回水箱中。补水管接市自来水,在补水管上有一个水表8,可以计量每次补水的体积,补充静压试验流失的水,抑菌剂罐根据水箱中抑菌剂的浓度补充抑菌剂,保证水箱中抑菌剂的浓度达到指定值。

因为水箱较小,相同抑菌剂浓度的条件下,需要投入的抑菌剂较少,考虑抑菌剂的挥发损耗和用水回收率等情况,预计每个月需要添加的抑菌剂大约为40L,每年药剂大约需要费用6万元。其余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