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4168阅读:5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位传感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



背景技术:

液位传感器一般由浮子、磁簧开关组成,浮子内有磁性材料,磁簧开关所在的干簧管穿过浮子,浮子随被测液位在干簧管上下移动时,触动磁簧开关而检出液位位置,但是,在整经机中,液位传感器要设置在蜡池中,由于干簧管与浮子的间隙很小,液位高时,液位传感器部分进入到蜡液内,会有部分蜡液进入到间隙内,当液位降低时,由于蜡液表面张力的原因,会附着在间隙内,这部分蜡液会很容易凝结,影响液位传感器的敏感程度,甚至会使之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包括液位传感器本体,液位传感器本体包括浮子和干簧管,浮子为中空结构,干簧管内部设有磁簧开关,干簧管的上端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螺栓一、垫片和螺栓二,所述螺栓一和螺栓二与干簧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浮子的下端封闭,所述浮子向下凹陷形成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分为上套和下套,所述上套的截面小于下套的截面,所述浮子内部设有磁环,固定在浮子内壁上,所述干簧管下端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设置在连接套的下套内,所述限位滑块的长度小于连接套的长度,所述连接套与干簧管上下滑移配合 。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浮子的下端封闭,避免了蜡液进入液位传感器主体间隙中,使蜡液无法影响到液位传感器的工作。

优选的,所述干簧管的截面与连接套的上套截面相等,所述限位滑块的截面与连接套的下套截面相等。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连接套和干簧管的尺寸设定,使干簧管只能在浮子的连接套内上下滑移,不发生左右晃动。

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上还设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与干簧管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片设置在螺栓二的下方,所述定位片下方设有螺栓三,所述定位片上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浮子上,所述弹簧的原始长度小于浮子的上端面到定位片的下端面的距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连接浮子和定位片,来平衡浮子自身的重力,使液位传感器更灵敏,通过转动定位片在螺纹上上下移动,来调节平衡的力度,使液位传感器使用更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剖视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子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干簧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液位传感器主体;2、浮子;3、干簧管;4、磁簧开关;5、弹簧;6、螺栓一;7、垫片;8、螺栓二;9、连接套;10、磁环;11、限位滑块;12、定位片;13、螺栓三。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整经机蜡池用液位传感器,包括液位传感器本体1液位传感器本体1括浮子2干簧管3,浮子2为中空结构,干簧管3内部设有磁簧开关4,干簧管3的上端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螺栓一6、垫片7和螺栓二8,所述螺栓一6和螺栓二8与干簧管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浮子2的下端封闭,所述浮子2向下凹陷形成连接套9,所述连接套9分为上套和下套,所述上套的截面小于下套的截面,所述浮子2内部设有磁环10,固定在浮子2下套的外壁上,所述干簧管3下端设有限位滑块11,所述限位滑块11设置在连接套9的下套内,所述限位滑块11的长度小于连接套9的长度,所述连接套9与干簧管3上下滑移配合 。

所述干簧管3的截面与连接套9的上套截面相等,所述限位滑块11的截面与连接套9的下套截面相等。

所述液位传感器本体1上还设有定位片12,所述定位片12与干簧管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定位片12设置在螺栓二8的下方,所述定位片12下方设有螺栓三13,所述定位片12上固定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固定在浮子2上,所述弹簧5的原始长度小于浮子2的上端面到定位片12的下端面的距离。

整经机开始工作时,要先加热蜡池,使蜡池内的蜡块融化成蜡液,当完全融化后,启动整经机,蜡池中的蜡液经过上蜡辊不断地上到丝线上,蜡池中的蜡液液面不断下降,随着蜡液液面的下降,浮子2随之下降,浮子2的连接套9上的磁环10向下移动,使磁簧开关4断开,补蜡装置运行,补充蜡池中的蜡液,随着蜡液的不断上升,浮子2不断上升,带动磁环10向上运动,磁簧开关4闭合,补蜡装置关闭。

在整个蜡液液面变换过程中,蜡液不会进入到液位传感器中,使液位传感器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液位稳定,使整经机上蜡均匀,产品品质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