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及其自平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30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及其自平衡机构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设备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及其自平衡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通讯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交付时间要求越来越短,员工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必须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在现有的滤波器产品上有大量的螺纹孔,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大量的螺纹孔都必须全检,现有的检验方法是人工分别用通止规(英文名为:go-no go fixed gauges)去检查每个孔,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漏检。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通止规检测待检测工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待检测工件10上设有多个螺纹孔,例如大尺寸的螺纹孔11和小尺寸的螺纹孔12。

通止规20通常包括通规和止规两个量具部分,通止规20检验螺纹孔的原理为施加一定的力矩到通止规20上,当采用通规检测时,通规能顺利通过螺纹孔为良品,反之为不良品;当采用止规检测时,止规如果在规定的圈数内止住则为良品,未止住则为不良品,由于采取手工检测,每个检验员的出力力度无法量化,且计算止规的圈数也是靠检验员的估判,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及其自平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漏检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平衡机构,包括:

底板,用于与一第一装置固定装配;

绝缘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装配;

上拉簧,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中部,外端连接到所述绝缘板的上端,用于提供初始拉紧力以将所述绝缘板的上端朝向所述底板的中间拉紧;

下拉簧,内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底板的中部,外端连接到所述绝缘板的下端,用于提供初始拉紧力以将所述绝缘板的下端朝向所述底板的中间拉紧;

所述绝缘板还用于与一第二装置固定装配,从而实现所述第一装置与所述第二装置弹性平衡装配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自平衡机构还包括:

滑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

滑块,与所述绝缘板相固定并与所述滑轨滑动性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绝缘板包括:

主体板,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装置;

端板,所述端板连接于所述主体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端板上设有限位孔和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自平衡机构还包括:

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的尾端限位插装在所述限位孔内,

移动螺母,与所述调节螺钉的头端螺接,所述上拉簧的外端和所述下拉簧的外端均连接在所述移动螺母上;

其中,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钉使得所述移动螺母相对所述调节螺钉上下移动进而调节所述上拉簧和所述下拉簧的初始拉紧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自平衡机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中部,所述上拉簧和所述下拉簧的内端钩挂在所述固定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移动螺母包括主体部和设于所述主体部上的凸耳,所述主体部与所述主体板平面贴靠,所述凸耳上设有挂孔,所述上拉簧和所述下拉簧的外端钩挂在所述挂孔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三轴传动系统、检测机构、上述的自平衡机构以及数控主机;

所述机架提供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用于装夹待检测工件,所述待检测工件上具有待测螺纹孔;

所述三轴传动系统包括相互垂直滑动连接的X轴传动机构、Y轴传动机构以及Z轴传动机构,其中所述X轴传动机构与所述机架平行固定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用于装夹通止规;

所述自平衡机构将所述检测机构与所述Z轴传动机构弹性平衡装配连接,用于吸收所述通止规在检测作业时受到的刚性作用力进而避免损坏所述待检测工件和所述通止规;

所述数控主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三轴传动系统和所述检测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三轴传动系统运动以调整所述检测机构上的所述通止规的位置,并用于在所述通止规对准所述待测螺纹孔时控制所述检测机构带动所述通止规对所述待测螺纹孔进行检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自动螺纹检测装置还包括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板或所述绝缘板上,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测工件的初使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自动螺纹检测装置还包括刀库,所述刀库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刀库包括支架、安装板以及刀柄,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放置所述刀柄,所述刀柄用于装夹不同规格的通止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数控主机还电连接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有启动、复位以及停止按钮,所述控制盒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侧边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方式进行螺纹孔检测,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效的确保不会漏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通止规检测待检测工件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中的自平衡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自平衡机构中部分零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中刀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螺纹检测装置,该自动螺纹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00、三轴传动系统200、检测机构300、自平衡机构400以及数控主机240。

其中,机架100提供有工作台110,工作台110用于装夹待检测工件30,该待检测工件30上具有一或多个待测螺纹孔。机架100可由多个横架、竖架和/或斜架拼接而成,或者由多个板材拼接而成,工作台110用于放置相关零件,待检测工件30通过工作台100上的夹具111固定。

三轴传动系统200包括相互垂直滑动连接的X轴传动机构210、Y轴传动机构220以及Z轴传动机构230。其中X轴传动机构210与机架100平行固定连接,Y轴传动机构220相对机架100平行设置并与X轴传动机构210滑动连接,Z轴传动机构230在竖直方向上与Y轴传动机构220滑动连接。三轴传动系统200的具体结构及其运作方式可参考现有的数控机床,一般而言,X轴传动机构210、Y轴传动机构220以及Z轴传动机构230均包括主轴、驱动电机等部件,由于不涉及发明点所在,此处不作赘述。

检测机构300通过自平衡机构400与三轴传动系统200的Z轴传动机构230连接,检测机构300用于装夹通止规40(见图3和图5)以对待检测工件30进行螺纹检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机构300包括伺服电机以及与伺服电机主轴相连的装夹工具,装夹工具用于装夹通止规40,伺服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控制命令时带动通止规40转动,伺服电机可以精确控制输出力矩及旋转速度,确保检验产品品质。

自平衡机构400将检测机构300与Z轴传动机构230弹性平衡装配连接,用于在检测机构300对螺纹孔进行检测作业时,吸收因通止规40上下移动而受到的刚性作用力,从而使得检测机构300相对于Z轴进行上下移动,从而避免损坏待检测工件30的螺纹孔和通止规40。其中,自平衡机构400的一个侧面与三轴传动系统200的Z轴传动机构230的末端固定连接,自平衡机构400的另一个侧面与检测机构300固定连接。

数控主机240固定在机架100上,具体可通过安装支架241固定在易于操作的位置。数控主机240用于发出控制信号以驱动X轴传动机构210、Y轴传动机构220以及Z轴传动机构230在三维空间内运动,使得固定连接在Z轴传动机构230末端的检测机构300上的通止规40(见图3)正好对准待测螺纹孔,数控主机240将待检测工件30的每个螺纹孔位都写入检测程序,可以有效的避免漏检。数控主机240内存储有针对特定工件预先编好的指令,数控主机240还用于在所述检测机构300上的通止规40正好对准待测螺纹孔时,控制所述检测机构300带动其上的通止规40对待测螺纹孔进行检测。进一步,所述数控主机240还会自动记录各个待测螺纹孔的检测结果,并可以对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处理,例如将检测结果显示出来,或者将所述检测结果自动存储到指定位置等。控制盒250与数控主机240电连接,控制盒250上可设有启动、复位、停止等按钮,并设置在操作员较为方便操作的地方,比如设置在工作台110的侧边前端,方便操作员右手进行操作。

如果没有自平衡机构400,检测机构300直接与Z轴传动机构230固定连接,则检测机构300随着Z轴传动机构230升降作业的刚性力直接作用在通止规40和待检测工件30的螺纹孔上,极易损坏通止规40和待检测工件30的螺纹孔,是不可行的检测方案。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是图2所示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中的自平衡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自平衡机构中部分零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平衡机构400,该自平衡机构400包括底板410、绝缘板420、上拉簧430、下拉簧440、滑轨450、滑块460、调节螺钉470、移动螺母480以及固定件490。

众所周知,拉簧是由金属丝紧密缠绕而成,其两端设有挂钩。拉簧不同于弹簧,弹簧通常是由金属丝以预定距离间隔缠绕而成,弹簧通常是在受到向内的压力的情况下产生对应的向外的推力,而拉簧则是在受到向外的拉力的情况下产生对应的向内的拉力。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410用于与前述的Z轴传动机构230的末端固定连接。滑轨450设置在底板410上,滑轨450的设置方向与Z轴传动机构230的方向平行,具体可为一条、两条或多条,两条或多条的情况下,绝缘板420的滑动相对更加稳定,不易产生不必要的晃动。滑轨450的侧边设有多个固定件490,例如图3中所示的4个固定件490固定在底板410的中部,固定件490对称设置在滑轨450的两侧。在具体实施例中,固定件490可为连接在底板410上的销杆、螺杆或其他可供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的内端挂钩的结构。

绝缘板420的尺寸与底板410大致相同,绝缘板420在Z轴传动机构230的方向上与底板410滑动装配,检测机构300与绝缘板420的外侧固定装配。滑块460与绝缘板420的内侧相固定并与滑轨450滑动性装配。在一条滑轨450上优选可设置两个滑块460,滑轨450和滑块460可采用燕尾槽配合方式配合,使得绝缘板420稳定地与底板410滑动性装配且不会脱离和跑偏。

在具体实施例中,绝缘板420包括主体板421和端板422,其中,主体板421与底板410平行设置,滑块460可通过螺钉与主体板421相固定,端板422连接于主体板421的上端和下端,端板422上设有限位孔423和避让槽424,避让槽424用于避让滑轨450。

以上介绍了绝缘板420和底板410可通过滑轨450和滑块460进行滑动配合,而实际检测作业中,绝缘板420相对底板410只允许小幅度的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拉簧430、下拉簧440、移动螺母480以及调节螺钉470来实现绝缘板420相对底板410小幅度的位移。其中,上拉簧430、下拉簧440、移动螺母480以及调节螺钉470优选为多组,例如为图3中所示的4组,对称的分布在滑轨450的两侧边。

如图4所示,移动螺母480包括主体部481和设于主体部481上的凸耳482,主体部481与主体板421通过平面484贴靠设置以防止调节螺钉470旋转时移动螺母480会同步旋转,迫使移动螺母480作升降运动。凸耳482上设有挂孔483,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的外端钩挂在挂孔483上。

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的内端钩挂在固定件490上。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的外端依次通过移动螺母480、调节螺钉470而分别间接连接到绝缘板420的上端和下端。

具体地,上拉簧430的内端431固定连接在底板410中部的固定件490上,上拉簧430的外端432连接到绝缘板420的上端,用于提供初始拉紧力以将绝缘板420的上端朝向底板410的中间拉紧。

下拉簧440的内端固定连接在底板410中部的固定件490上,外端连接到绝缘板420的下端,用于提供初始拉紧力以将绝缘板420的下端朝向底板410的中间拉紧。

调节螺钉470的尾端471限位插装在端板422的限位孔423内,限位孔423可以是沉孔以收容调节螺钉470的尾端471;或者,限位孔423为光孔,调节螺钉470穿过限位孔423并使得其尾端471挂在限位孔423的外端。移动螺母480与调节螺钉470的头端472螺接,上拉簧430的外端432和下拉簧440的外端均连接在移动螺母480上;通过旋转调节螺钉470可使得移动螺母480相对于调节螺钉470上下移动进而调节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的初始拉紧力。

在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均具有一定的初始拉紧力时,检测机构300和绝缘板420的重力被下拉簧440抵消,通止规40在进行检测作业时,不会受到重力影响。

通止规40在待检测工件30的螺纹孔内旋转时会同步下降,若螺纹孔不合格,例如螺纹孔的孔径不合格或内壁上有突刺,会阻碍通止规40的下降,此时若没有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构成的柔性缓冲调节作用,刚性的作用力便会损坏通止规40和螺纹孔。

此外,自平衡机构400还包括固定板425和侧板491,固定板425与主体板421垂直固定连接,检测机构300与固定板425固定装配连接。侧板491与绝缘板420的侧边连接,可作为自平衡机构400侧边的防护盖板,避免杂物卡入自平衡机构400的内部影响滑动460或上拉簧430和下拉簧440。

为了便于进行自动化作业,自动螺纹检测装置还包括图像传感器500(参见图2),图像传感器500可通过安装板492固定在侧板491上进而与绝缘板420或底板410相固定,图像传感器500用于检测待检测工件30的初使位置。图像传感器500采用高像素CCD纠偏系统,确保通止规40精确对准每个螺纹孔。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图2所示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中刀库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为了方便检测不同规格的螺纹孔,自动螺纹检测装置还包括刀库600,刀库600包括支架610、安装板620以及刀柄630,支架610用于支撑安装板620,安装板620上设有多个通孔621,通孔621用于放置刀柄630,刀柄630用于装夹不同规格的通止规40。

综上所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螺纹检测装置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机械方式进行螺纹孔检测,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并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可以效的确保不会漏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平衡机构400用于将检测机构300与Z轴传动机构230弹性平衡装配连接,以吸收通止规40在检测作业时受到的刚性作用力进而避免损坏待检测工件30和通止规40。自平衡机构400还可以应用到其他设备中,从而将该设备的两个装置平衡装配连接。例如,平衡机构400的底板410与一第一装置固定装配,平衡机构400的绝缘板420与第二装置固定装配。从而利用平衡机构400将第一装置以及第二装置弹性平衡装配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