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6126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收池,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



背景技术:

气体吸收池包括多种类型,有传统White怀特池、Herriott赫里奥特池、矩阵型以及它们的改进型等吸收池的结构和原理,其发展是基于光学气体吸收池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吸收光谱技术(Tunable Diode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TDLAS)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根据TDLAS技术的发展需求,目前气体吸收池具有了长光程、小型化、易操作、高稳定性和同时测量多种气体的发展趋势,参考文献光学气体吸收池在吸收光谱技术中的发展与应用,近几年TDLAS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基于该技术构建的气体检测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反应快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气体检测、工业过程控制、污染源排放检测等领域,目前国内外在正在极力推出高性能的气体吸收池,特别是Herriott池,以顺应市场的发展,长光程气体池主要应用于空气污染研究、环境监测、气体纯度分析、工业生产过程监测、排放气体分析和石油勘探地质录井过程监测等领域,由防震底座、池体、凹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窗片、标准光纤接头、气体进出口、加热带、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等组成,将池体防震底座安装在仪器箱体内,待测气体经过气体进口进入气体池,由出口排出,光经过待测气体后由光纤进入光谱仪分析,吸收光谱相比于原来的背景光谱减少,根据Lambert-Beer吸收定律测量气体的浓度,光在池体内的反射次数取决于池体长度、光程长度以及相关的光学设计。

在现有的气体吸收池的技术条件基础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气体吸收池作为红外气体检测技术的核心器件,使用时不能合理的选择合适的光程大小,导致测试的准确性下降,同时对于气室的封闭性不强,有时会造成气体泄露,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尾纤输出不能适应不同的光程吸收池,十分的不便,同时在在测试的过程当中,温度与压力都不容易被掌控,导致测试的结构不准,需多次测试,加大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包括吸收池本体,所述吸收池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透明气室,所述透明气室的一端设置有加温圈,所述透明气室的底部设置有温度器,所述透明气室的两端均设置有双层密封圈,所述温度器上设置有温度显示端口,所述温度显示端口的底端设置有控制槽,所述吸收池本体的一端设置有备用旋转圈,所述备用旋转圈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光圈接头,所述备用旋转圈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备用旋转圈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收池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吸收池本体的边侧设置有若干支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接头上设置有压力器,所述进气接头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准直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备用旋转圈与吸收池本体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温圈与温度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合理的选择光程的大小,能高效的搭建检测平台,本产品采用专用的准直透镜组装而成,尾纤输出可以灵活的组成不同光程的吸收池,双层密封可以更好的防止气体泄漏,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操作安全,同时在测试过程对温度压力都可以进行随时掌控,同时也可更换不同的光程接口,有效的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本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池本体;2、透明气室;3、支撑柱;4、备用旋转圈;5、压力器;6、光源准直器;7、进气接头;8、安装底座;9、温度器;10、加温圈;11、光圈接头;12、旋转轴;13、温度显示端口;14、控制槽;15、双层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包括吸收池本体1,吸收池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透明气室2,透明气室2的一端设置有加温圈10,透明气室2的底部设置有温度器9,透明气室2的两端均设置有双层密封圈15,温度器9上设置有温度显示端口13,温度显示端口13的底端设置有控制槽14,吸收池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备用旋转圈4,备用旋转圈4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光圈接头11,备用旋转圈4的内部设置有旋转轴12,备用旋转圈4的一侧设置有进气接头7。

进一步的,吸收池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底座8,吸收池本体1的边侧设置有若干支撑柱3,固定底座8和支撑柱3可在测试的过程中使整个测试保持稳定,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所述进气接头7上设置有压力器5,进气接头7的一侧设置有光源准直器6,通过压力器5了解测试过程中的压力,光源准直器6由于准直光源制造安装等因素造成准直光源光轴的初始位置不确定性,需要对准直光源光轴指向定位调整。

备用旋转圈4与吸收池本体1通过旋转轴12活动连接,备用旋转圈4通过旋转轴12进行旋转可更换不同的光圈接头11来适应不同的光程吸收池,用于备用与更换,实用性强。

加温圈10与温度器9电性连接,可通过温度9对加温圈10进行加温控制,操作简单便捷,可随时掌控。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过程中,安装底座8与支撑柱3保证测试过程中的稳定,可在进气接头7连接导入气体通过压力器5进行测试调整,可通过压力器5与温度器9了解在测试的过程中温度以及压力,同时可通过温度器9上的控制槽14对加温圈10进行温度调控,提高测试质量与准确率,测试的时候可通过双层密封圈15进行密封,防止气体泄露,在测试的过程当中可用备用旋转圈4上的光圈接头11通过旋转轴12进行旋转更换不同的光圈接头11来测试不同的光程,十分的便捷。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性能气体吸收池,合理的选择光程的大小,能高效的搭建检测平台,本产品采用专用的准直透镜组装而成,尾纤输出可以灵活的组成不同光程的吸收池,双层密封可以更好的防止气体泄漏,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操作安全,同时在测试过程对温度压力都可以进行随时掌控,同时也可更换不同的光程接口,有效的提高了测试的准确率,本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十分便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