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取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94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标本取材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提取、冻存病变组织的标本取材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将病变组织切下后为便于进行病理诊断或将来进行科学研究,需要对病变组织进行取材,对取得的组织标本进行切片检查病理或长期冻存以备将来进行科学研究。现有没有专门的标本取材装置,均是将切下的大块病变组织放置在取材台上,切开并找到拟取材部位,然后通过弯钳、手术刀、手术剪等切割获取,之后再进行切片检查或装入冻存管内进行长期冻存。

现有在对标本进行取材时需要经过切开、钳夹、切割、分段、装管冻存等过程,操作非常麻烦,并且手术刀或手术剪在使用时容易刺伤操作者,同时取材过程也损伤了标本的完整性。另外,在标本取材台上切割时需要用手按住标本,手部会与病变组织接触,一旦手套有破损则会导致手部皮肤直接接触病变组织,易造成操作者感染。同时,由于标本取材过程中是有菌的,而手术时需要保证器械无菌,因此只能等到手术做完后才能进行取材,导致取材标本搁置时间过长,易出现标本失效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提取、冻存病变组织的标本取材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标本取材器,包括间隙套装的长度一致的内、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两端与所述外套管内壁固连形成中部的环形空腔,在所述环形空腔内通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分割出一组相互对称的弧形结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下腔室的弦长与所述内套管内径一致;在所述上腔室中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上推拉杆,在所述下腔室中部水平设置有与所述上推拉杆平行的下推拉杆,所述上推拉杆后端通过拉簧与所述内套管后端固连,其前端固连有与上腔室宽度一致的柔性挡片;所述柔性挡片的前端向前延伸穿出所述上腔室,并向下延伸跨过所述内套管前端口后回穿至所述下腔室内与所述下推拉杆前端固连;在所述柔性挡片上与所述内套管前端口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切割刃口,位于所述切割刃口上方的柔性挡片长度大于切割刃口的直径;在所述下推拉杆后端固连有滑块,在所述外套管底部沿下推拉杆轴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后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滑块卡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在所述内套管内穿设有推杆,所述推杆前端固设有自所述切割刃口内穿出的锥形端头,其后端向后延伸出所述内套管,推杆后端固设有推板;在所述内、外套管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推拉通槽,在所述推杆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推拉通槽滑动的推块,所述推块延伸出所述外套管,所述推拉通槽的前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推块卡槽;在所述外套管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标有刻度标识,外套管后端设置有表面包覆防滑橡胶层的握柄。

本发明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无需使用多种医疗器具(如弯钳、手术刀、手术剪等)进行繁杂的切开、钳夹、切割、分段、装管、冻存等过程,简化操作过程,使操作更加简便,节约操作时间;无需使用手术刀、手术剪等尖锐器具切割标本,不会误伤操作者的同时保证了标本的完整性;手部不与标本(病变组织)接触,不会感染操作者,增大标本取材操作的安全性;手术中切下的标本可直接进行取材,无需等到手术做完后再进行,避免标本搁置,防止标本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内、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下推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柔性挡片的展开图。

图6是图2中a-a向剖视放大图。

图7是图2的仰视图。

图8是图7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标本取材器,包括间隙套装的长度一致的内套管1和外套管2,内套管1两端与外套管2内壁的两端固连形成中部的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内通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隔板3分割出一组相互对称的弧形结构上腔室4和弧形结构下腔室5(参见图6),上腔室4和下腔室5的弦长与内套管1内径一致。

在上腔室4中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设置有上推拉杆6,在下腔室5中部水平设置有与上推拉杆6平行的下推拉杆7,上推拉杆6和下推拉杆7均沿内套管1轴向前后移动,上推拉杆6后端通过拉簧8与内套管1后端固连,其前端固连有与上腔室4宽度(上腔室4宽度为其弧长的长度)一致的柔性挡片9,由于上腔室4和下腔室5的弦长一致,且都是环形空腔上的一部分,因此柔性挡片9的宽度也会与下腔室5宽度一致;柔性挡片9的前端向前延伸穿出上腔室4,并向下延伸跨过内套管1前端口后回穿至下腔室5内与下推拉杆7前端固连(上推拉杆6和下推拉杆7的连接参见图4)。

在柔性挡片9上与内套管1前端口位置对应处开设有切割刃口10,即切割刃口10的直径与内套管1内径一致,位于切割刃口10上方的柔性挡片9长度大于切割刃口10的直径(参见图5);在下推拉杆7后端固连有滑块11,在外套管2底部沿下推拉杆7轴向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后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滑块卡槽13,滑块卡槽13的大小与滑块11相适配,滑块11滑动设置于滑槽12内。

在内套管1内穿设有推杆14,推杆14前端固设有自所述切割刃口10内穿出的锥形端头15,其后端向后延伸出内套管1,推杆14后端固设有推板16,推板16呈弧面向前的弧形片状结构,方便推、拉推杆14(参见图3);在内套管1和外套管2侧壁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推拉通槽17,在推杆14侧壁上设置有沿推拉通槽17滑动的推块18,推块18延伸出外套管2,推拉通槽17的前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推块卡槽19,推块卡槽19的大小与推块18相适配。

在外套管2外壁上沿其长度方向标有刻度标识20,方便判断插入标本内的深度;外套管2后端设置有表面包覆防滑橡胶层的握柄21,方便手握握柄21插入标本。

本发明所述的标本取材器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手握握柄21将标本取材器前端插入标本内至待取材部位上方,插入深度根据标本的具体情况而定,通过刻度标识20能够准确判断插入深度及是否插入到位;当插入到位后将推块18推出推块卡槽19并向后拉动推杆14,使推块18移动至推拉通槽17最后端,此时内套管1前端形成用于盛装标本的空腔,再向内插入标本取材器,使内套管1前端空腔充满标本(即充填于内套管1内的标本顶压推杆14前端),此时为标本取材器插入到位。

然后,快速向后搬动滑块11并卡固于滑块卡槽13内,下推拉杆7在滑块11的带动下向后移动,并带动前端连接的柔性挡片9向下腔室5内移动,此时柔性挡片9上的切割刃口10会自上而下将标本切断,同时位于切割刃口10上方的那段柔性挡片9会卡挡内套管1前端口,防止内套管1内的标本掉出,(柔性挡片9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使上推拉杆6向前移动,上推拉杆6再牵拉拉簧8使其伸展开),此时便可取出标本取材器。

最后,待标本取材器取出之后将滑块11退出滑块卡槽13,此时在拉簧8的回位拉力作用下,上推拉杆6带动柔性挡片9退回上腔室4内,使切割刃口10还原至与内套管1前端口对齐位置处;然后向前推动推杆14,位于内套管1内的标本被推出,便可放于冻存管内长期冻存;当然也可推出一小段标本,再次操作滑块11,将位于内套管1外部的标本切下,形成片状,方便直接进行病理检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