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29479阅读:1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称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年轻一代,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成家立业后很多人开始尝试着自己做饭,但是由于缺乏烹饪经验,总是掌握不了佐料量,或咸或淡;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饭菜的口味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习做菜谱上的菜,参考大众菜谱时,由于大众菜谱上的规定量,有时候一个西红柿只用了半个西红柿的量,剩下的半个就白白浪费掉了;目前现有的厨房秤和菜谱是分开的,厨房秤只是称重,菜谱只是大众菜谱,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不能依据现有食材量订制;并且大多数人在家里有食材的情况下不知道吃什么菜。因此,针对目前厨房秤存在的这些问题,研究一种智能化程度高,不仅能精准称重还能根据现有食材的种类和重量给出定制化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及其使用方法,能利用家里现有食材的种类和重量,在手机app端定制菜谱,这样就能依据重量配置菜谱量,避免了大众食谱的定量性产生的浪费,既能节约食材,也能在现有食材的情况下,帮助年轻人做出适合家庭口味的饭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包括分别由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的一对称重底座、卡槽、显示屏、托盘、由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的厨房秤主体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的一端通过转接件连接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上,对称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的后端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分别通过所述的转接件向两侧转动展开;所述的卡槽向下凹陷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上,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的中部;所述的显示屏嵌装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上端面上,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的前部;所述的托盘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的厨房秤主体与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连接成与所述的托盘相适配的椭圆形结构,使所述的一对合拢的称重底座及厨房秤主体分别扣合在所述的托盘内;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上分别设有称重点,所述的托盘置于所述的一对展开的称重底座的称重点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显示屏连接。

上述的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其中,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板、一对重量传感器、功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及供电电池;所述的控制主板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一对重量传感器、功能传感器、无线通讯器及供电电池连接;所述的一对重量传感器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内,位于所述的称重点处;所述的功能传感器嵌装在所述的托盘内,所述的无线通讯器及供电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内;所述的控制主板通过所述的无线通讯器外接移动智能设备。

上述的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其中,还包括语音识别装置,所述的语音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内,所述的语音识别装置与所述的控制主板连接。

上述的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其中,还包括计时提醒器,所述的计时提醒器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内,所述的计时器与所述的控制主板连接。

上述的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其中,所述的移动智能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

上述的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其中,所述的移动智能设备上设有app软件,所述的app软件与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配套。

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使用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骤1:取下扣合的托盘,将一对称重底座通过转接件展开,并将托盘置于一对称重底座的称重点上。

步骤2:将移动智能设备通过卡槽置于厨房秤主体上,打开app软件并通过无线通讯器与智能控制系统无线连接。

步骤3:将食材置于托盘上,通过一对重量传感器称重食材,并将重量信息显示在显示屏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4:通过功能传感器识别食材的种类,并将种类信息显示在显示屏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5:无线通讯器根据食材的种类搜索对应的菜谱,并将菜谱显示在显示屏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6:用户在移动智能设备上选择所需菜谱并点击进入,数据库会根据算法计算出当前食材的重量的需要配比其他材料和佐料的量,并在移动智能设备界面直接显示出配料及佐料的具体数字。

步骤7:用户在移动智能设备上选择菜谱的口味,系统根据口味调整其他材料及佐料的量,并追踪显示在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8:用户按照菜谱烹饪,烹饪过程中通过计时提醒器计时提醒。

本发明能利用家里现有食材的种类和重量做出菜谱上可口的饭菜,解决了“今天吃什么”的问题,避免了食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长期在外吃饭产生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食材搭配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收纳,菜谱操作的安全提示,具有计时提醒功能,有效防止厨房安全事故发生,使厨房新手也能吃到美味可口饭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使用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请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包括分别由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的一对称重底座1、卡槽2、显示屏3、托盘4、由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的厨房秤主体5及智能控制系统;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1的一端通过转接件连接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上,对称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的后端两侧,且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1分别通过所述的转接件向两侧转动展开;所述的卡槽2向下凹陷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上,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的中部;所述的显示屏3嵌装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上端面上,位于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的前部;所述的托盘为椭圆形结构,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与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1连接成与所述的托盘4相适配的椭圆形结构,使所述的一对合拢的称重底座1及厨房秤主体5分别扣合在所述的托盘4内;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1上分别设有称重点,所述的托盘4置于所述的一对展开的称重底座1的称重点上;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所述的显示屏3连接。

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板6、一对重量传感器7、功能传感器8、无线通讯器9及供电电池10;所述的控制主板6分别与所述的显示屏3、一对重量传感器7、功能传感器8、无线通讯器9及供电电池10连接;所述的一对重量传感器7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的一对称重底座1内,位于所述的称重点处;所述的功能传感器8嵌装在所述的托盘4内,所述的无线通讯器9及供电电池10分别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内;所述的控制主板6通过所述的无线通讯器9外接移动智能设备。

还包括语音识别装置11,所述的语音识别装置11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内,所述的语音识别装置11与所述的控制主板6连接,可通过语音输入食材的种类,避免功能传感器8识别错误或无法识别的情况发生。

还包括计时提醒器12,所述的计时提醒器12设置在所述的厨房秤主体5内,所述的计时器12与所述的控制主板6连接,计时提醒功能能有效避免厨房事故的发生。

所述的移动智能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所述的移动智能设备上设有app软件,所述的app软件与所述的智能控制系统配套。

请参见附图4所示,一种可订制菜谱的智能厨房秤的使用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下扣合的托盘4,将一对称重底座1通过转接件展开,并将托盘4置于一对称重底座1的称重点上。

步骤2:将移动智能设备通过卡槽2置于厨房秤主体5上,打开app软件并通过无线通讯器9与智能控制系统无线连接。

步骤3:将食材置于托盘4上,通过一对重量传感器7称重食材,并将重量信息显示在显示屏3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4:通过功能传感器8识别食材的种类,并将种类信息显示在显示屏3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5:无线通讯器9根据食材的种类搜索对应的菜谱,并将菜谱显示在显示屏3和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6:用户在移动智能设备上选择所需菜谱并点击进入,数据库会根据算法计算出当前食材的重量的需要配比其他材料和佐料的量,并在移动智能设备界面直接显示出配料及佐料的具体数字。

步骤7:用户在移动智能设备上选择菜谱的口味,系统根据口味调整其他材料及佐料的量,并追踪显示在移动智能设备上。

步骤8:用户按照菜谱烹饪,烹饪过程中通过计时提醒器12计时提醒。

本发明具有高精度的称重功能,可采用现有技术的重量传感器7,它还具备食材分辨功能,可采用现有技术的功能传感器8,从而能主动识别食材种类和食材的重量,本发明不再赘述;通过专属app与任何移动智能设备进行无线互联,进行实时交互;专属app里可以搜寻数据,显示出相关的菜谱,使用者可以通过的喜好筛选,通过对食材重量的精准把控,自动去配比其他食材及放佐料的克数。本发明可以指导使用者利用家里现有食材种类和重量做出符合菜谱口味的菜。

移动智能设备上安装的专属app是与厨房秤主体5相配套的应用软件,使厨房秤主体5与移动智能设备实时交互,实时交互是在厨房秤主体5上改变食材种类或者重量时,专属app软件界面会同步显示厨房秤主体5上的改变,显示屏3上显示的重量同时显示在移动智能设备上。

在本发明中,搜寻的数据为根据当前食材种类搜寻与之相关的菜谱数据库。可根据特殊喜好设置搜索范围,喜好特殊人群比如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等,也可以根据口味偏甜、偏咸等配置菜谱佐料。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利用家里现有食材的种类和重量做出菜谱上可口的饭菜,解决了“今天吃什么”的问题,避免了食材的浪费,同时也避免了长期在外吃饭产生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和食材搭配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收纳,菜谱操作的安全提示,具有计时提醒功能,有效防止厨房安全事故发生,使厨房新手也能吃到美味可口饭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附属在其他相关产品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