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1037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共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测量人体成分的智能人体秤;比如:体脂秤;大多是基于自家app软件开发,用户需要下载相应的app软件,并且智能人体秤使用步骤比较复杂,使用体验不好。而且目前市面上的智能人体秤都采用“手机与智能人体秤”进行绑定识别,只能一部手机对应一台智能人体秤,然后在一部手机上通过添加不同用户来实现多人共同使用(通常一个手机账户允许添加的用户数限制在20人以内),从而限制了更多人共享使用智能人体秤的机会。导致智能人体秤的使用频次不高,利用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及系统,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通过微信获取智能人体秤的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推送公众号和测量链接给所述移动终端;

所述移动终端响应用户的测量请求;

所述智能人体秤获取测量用户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用户预留的个人信息推送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至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人体秤通过wifi或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身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述移动终端为基于android、windows、ios、windowsphone智能操作系统的电子终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改变了现有智能人体秤采用“手机物理地址与智能人体秤物理地址”绑定的现状,实现以“微信id”为识别对象,云服务器使用微信id与智能人体秤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数据的交换,从而使得同一微信id可以链接不同的智能人体秤,而同一台智能人体秤也可以连接不同的微信id,从而使得一台智能人体秤理论上可以为无限用户提供测量服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人体秤部署在公共场所供用户免费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用户预留的个人信息推送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至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历史测量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智能人体秤和云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通过微信获取智能人体秤的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还用于响应用户的测量请求;

所述智能人体秤用于获取测量用户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推送公众号和测量链接给所述移动终端;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预留的个人信息推送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至所述移动终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人体秤通过wifi或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身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述移动终端为基于android、windows、ios、windowsphone智能操作系统的电子终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人体秤部署在公共场所供用户免费使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人体秤选用蓝牙防丢技术。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用户不需要下载安装专门的app软件,直接使用移动终端上的微信就可以完成人体成分测量的所有操作。

(2)测量步骤简洁,用户体验更好。

(3)智能人体秤部署在公共场所供用户免费使用,用户不需要支付购买智能人体秤和测量费用等任何费用,就可以随时随地测量自身的人体成分,了解自己最新的身体状况信息。

(4)推广渠道(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商户)可以使用智能人体秤实现免费拓展客户,免费揽客,并能够获取一定的推广收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移动终端;20-智能人体秤;30-云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保护范围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指示不同用户设备,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设备。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方法,包括:

s101、移动终端通过微信获取智能人体秤的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首先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微信客户端,并且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移动终端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用户通过自己的微信id成功登入微信。

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

移动终端为基于android、windows、ios、windowsphone智能操作系统的电子终端。

用户通过微信客户端的扫一扫功能扫描智能人体秤上预留的二维码信息,智能人体秤上的二维码信息包括每个智能人体秤的物理地址信息,每个智能人体秤上预留的二维码信息各不相同。二维码信息可以印制在智能人体秤正面醒目的位置。移动终端获取到智能人体秤上的二维码信息,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智能人体秤部署在便利店、女装店、母婴店、美妆店、商场、健身房、酒店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以便用户更加方便的使用。

s102、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推送公众号和测量链接给所述移动终端。

用户第一次微信扫码使用该智能人体秤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上关注云服务器推送的公众号,以便将该公众号添加到用户的微信中。用户完成关注添加该微信公众号后,云服务器会直接推送相关的测量链接推送至公众号。如果用户不是首次使用微信扫码使用智能人体秤,表明用户已经关注过该公众号,用户扫码后,云服务器直接推送相关的测量链接推送至该公众号。首次使用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手动确认关注公众号。

云服务器收到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智能人体秤的二维码信息,将会在云服务器建立微信id与智能人体秤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这个对应关系随着同一微信id用户扫码不同的智能人体秤,以及同一智能人体秤被不同的微信用户扫码而不断的更新,以保证智能人体秤上送给云服务器的测量结果能够发送给正确的移动终端。

云服务器使用微信id与智能人体秤物理地址的对应关系,改变了现有智能人体秤采用“手机物理地址与智能人体秤物理地址”绑定的现状,实现以“微信id”为识别对象,从而使得同一微信id可以链接不同的智能人体秤,实现智能人体秤的“即扫即测,即测即走”。

s103、所述移动终端响应用户的测量请求。

用户在移动终端上点击测量链接后,才可以开始进行相关的人体成分测量。具体的,移动终端将用户的测量请求发送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收到该消息后,唤醒对应的智能人体秤,通知智能人体秤由待机状态切换为工作状态,为后续的人体成分测量做好准备。在进行人体成分测量之前智能人体秤可通过wifi或2g/3g/4g数据连接所述云服务器。

s104、所述智能人体秤获取测量用户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

智能人体秤获取测量用户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进行后续的分析。

智能人体秤采集的测量信息可以是人体的生物阻抗、体重等信息。

s105、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用户预留的个人信息推送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至所述移动终端。

用户预留的个人信息是用户在测量前预先预留在公众号的个人信息,

该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身高。云服务器根据测量信息对用户的人体成分信息作出评价是基于用户的年龄、性别和身高信息来进行的,这些信息是无法通过智能人体秤来直接获取的,只能通过用户间接获取。

云服务器根据用户预留的年龄、性别和身高信息,再加上智能人体秤获取的体重信息和人体的生物阻抗根据相应的模型可以计算出一些人体成分指标。例如:体重、bmi、肌肉量、基础代谢、内脏脂肪等级、骨量、水分、体脂率、体型和身体得分。云服务器还会根据用户的健康指标给出相应的健康解决方案。例如:用户的健康指标完全正常,云服务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给用户推送营养师服务,以使用户能够通过饮食调节保持住健康状态。当用户的健康指标异常时,云服务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给给用户推送饮食营养运动方案的建议;营养素的干预方案等。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都会被推送至移动终端的微信公众号。

用户的每一次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都保存在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历史记录信息。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系统,包括:

移动终端10;智能人体秤20;云服务器30。

移动终端10和智能人体秤20分别与云服务器3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智能人体秤20与云服务器30可通过wifi或2g/3g/4g数据建立连接。

移动终端10用于通过微信获取智能人体秤20的二维码信息并将所述二维码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30;还用于响应用户的测量请求。

智能人体秤20用于获取测量用户的测量信息并将所述测量信息发送给云服务器30。

云服务器30用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推送公众号和测量链接给移动终端10;还用于根据所述测量信息和预留的个人信息推送测量报告和对应的健康解决方案至移动终端10。

预留的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身高。

移动终端10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所述移动终端为基于android、windows、ios、windowsphone智能操作系统的电子终端。

智能人体秤20部署在公共场所供用户免费使用。

智能人体秤20选用蓝牙防丢技术。以解决公共空间设备容易丢失的问题。

智能人体秤20设置在商家,为了防止智能人体秤丢失,智能人体秤20内部设置有防丢失模块,所述防丢失模块可以为蓝牙防丢失模块。当智能人体秤不在预设的范围内时,智能人体秤可以发出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可以是蜂鸣器一直响起。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人体成分测量系统通过云服务器推送相应的健康解决方案给用户,用户根据所述解决方案进行消费后,从用户的消费金额中抽取一定的提成来实现盈利。

智能人体秤可被大规模部署在便利店、女装店、母婴店、美妆店、商场、健身房、酒店等公共场所,个人只需要使用带有微信的移动终端扫描智能人体秤上的二维码信息实现测量信息的测量。个人不需要单独购买测量智能人体秤,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并且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监控和管理的实时需求。并且对于用户的健康情况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每台智能人体秤都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通过后台系统匹配,可以选择将智能人体秤与推广渠道(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商户)进行唯一绑定,从而有效识别移动终端用户的准确来源,准确分配渠道推广收益,有助于智能人体秤的大规模投放和管理。推广渠道(公共场所、公共空间、商户)可以使用本智能人体秤技术实现吸引人气、免费拓客、获客,并能额外获取稳定的推广收益。

用户可以在不下载、安装app的情况下完成整个人体成分测量的过程。只需要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安装有微信程序即可。测量步骤更加简洁,用户体验更好。用户不需要任何费用(包括购买智能人体秤和测量的费用),即可在任何投放有该智能人体秤上体验人体成分测量,从而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基础健康状况。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将微信公众号更换为qq公众号或支付宝生活号的简单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设备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设备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