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4502发布日期:2018-06-12 21: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缆接头压力测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的用电量和和用电负荷逐年升高,新增电力设备是保障供电需求的一个办法,但城市的空间和地下资源往往很有限,导致新增设备比较困难;提升现有线路的输送能力,可以更好的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载流量是关乎电力电缆的输送能力的一个性能参数,导体允许的长期最高的工作温度可以影响额定载流量的大小。电缆线路的载流量取决于电缆自身的损耗和电缆对外部的散热能力。其中,电缆的损耗包括电缆导体、电缆绝缘层和金属套、铠装的损耗;电缆对外部的散热能力受外部环境参数,如环境温度、电缆邻近区域内介质热阻系数等的影响。

在通道内多回路电缆密集敷设、海底电缆登陆段敷设等特定的敷设方式和电缆线路负荷接近设计值等运行工况条件下,受材料性能和邻近线路的影响,电缆金属套、铠装中会产生较大的损耗,对电缆载流量形成显著地影响;同时,电缆线路的散热条件恶化,进一步地削弱了电缆线路的载流能力,并且对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电缆载流损耗大致使电缆载流量低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该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包括:导体管,用于与电缆并联,所述导体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流动流体的流动通道,用于在所述电缆周围形成温度低于所述电缆的低温区。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导体管包括:与所述电缆并联的中空导体;涂设于所述中空导体内壁的绝缘层,用于隔离所述中空壳体与其内部的流动流体。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中空导体的两端开口,用于输入或输出流动流体。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中空导体与所述电缆并列设置,用于形成一个与所述电缆并列设置的低温区。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中空导体的外壁设置有防护层,用于对所述中空壳体进行防护。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导体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导体连接件与所述电缆并联。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导体连接件的电缆端连接于所述电缆的电缆金属护套或铠装层。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所述流动通道容纳的流动流体为预设温度且以预设速率循环流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与电缆并联的导体管,以便减小电缆所在线路的电阻,进而减小电缆上流通的电流,从而降低电缆载流量的损耗,以便提高电缆的载流量;通过导体管内设置的流动通道容纳流动流体,以便降低导体管的温度且在电缆的周围形成一个温度低于电缆的低温区,进而更大程度地吸收电缆发散的热量以改善电缆的散热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电缆的载流量损耗即提高电缆的载流量。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导体连接件实现导体管与电缆的并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只需通过导体连接件将导体管并联至电缆上,不需要改变电缆所在线路的结构,便于施工,亦可在已投运的电缆线路中进行实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是,电缆3包括:电缆导体31及依次包覆于电缆导体31外的电缆绝缘层32、电缆金属护套33和电缆外护层34;为便于电缆3的固定敷设,优选地,电缆金属护套33和电缆外护层34之间设置有铠装层(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是,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包括电缆导体31、电缆绝缘层32和电缆金属护套33、铠装层的电流量损耗。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包括:导体管1和两个导体连接件2;其中,导体管1用于与电缆3并联,导体管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流动流体的流动通道11,用于在电缆3周围形成温度低于电缆4的低温区。

具体而言,导体管1与电缆3并联,以便减小电缆3所在线路的电阻,进而减小电缆3上流通的电流,从而降低电缆3载流量的损耗,以便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为均匀导体管1的降温,流动通道11设置于导体管1的中心位置且沿导体管1的长度方向开设;流动通道11内容纳有循环流动的流动流体,以便降低导体管1的温度且在电缆3的周围形成一个比电缆3温度低的低温区,进而更大程度地吸收电缆3发散的热量以改善电缆3的散热能力,从而减小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即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优选地,流动通道11容纳的流动流体为预设温度且以预设速率循环流动,以便确保低温区的温度低于电缆3的温度;为节省成本,进一步优选地,流动流体为水流;其中,流动流体的预设速率和预设温度可以实际情况确定,且可通过外部输入流体的设备进行调节。

继续参见图1,导体管1的两端分别通过导体连接件2与电缆3并联。

具体而言,导体连接件2为金属连接线;导体连接件2的导体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均连接于导体管1上,导体连接件2的电缆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用于连接至电缆3上;由于电缆金属护套33、铠装层和电缆导体31、电缆绝缘层32四者之间相连通,优选地,导体连接件2的电缆端与电缆金属护套33或铠装层相连接,以便实现电缆导体31与导体管1的并联,从而降低电缆3载流量的损耗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

显然可以得到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与电缆3并联的导体管1,以便减小电缆3所在线路的电阻,进而减小电缆3上流通的电流,从而降低电缆3载流量的损耗,以便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通过导体管1内设置的流动通道11容纳流动流体,以便降低导体管1的温度且在电缆3的周围形成一个温度低于电缆3的低温区,进而更大程度地吸收电缆3发散的热量以改善电缆3的散热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即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导体连接件2实现导体管1与电缆3的并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只需通过导体连接件2将导体管1并联至电缆3上,不需要改变电缆3所在线路的结构,便于施工,亦可在已投运的电缆线路中进行实施。

继续参见图1,导体管1包括:中空导体12、绝缘层13和防护层14;其中,中空导体12与电缆3并联。

具体而言,中空导体12为中空金属管,其两端开口,以便输入或输出流动流体,进而实现中空导体12内流动流体的循环流动性,以实现在电缆3的周围形成一个温度低于电缆3的恒温的低温区,从而进一步改善电缆3的散热能力以便进一步减小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为进一步减小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中空导体12与电缆3并列设置即与电缆3平行敷设,用于形成一个与电缆3平行设置的低温区,以便均匀地吸收电缆3所在线路发散的热量,进而进一步改善电缆3的散热能力。

继续参见图1,绝缘层13涂设于中空导体12的内壁,用于隔离中空壳体11与中空壳体11内部的流动流体。

具体而言,中空导体12的内壁整周涂覆有一层绝缘层13,以便将中空导体12与中空导体12内的流动流体在电气上隔离,同时防止流动流体向中空导体12的管壁渗漏,进而避免了中空导体12渗漏;其中,绝缘层13可以为聚乙烯层。

继续参见图1,防护层14设置于中空导体12的外壁,用于对中空壳体进行防护,进而使得中空导体12与中空导体12外的外部环境在电气上隔离,从而防止中空导体12的锈蚀。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导体管1,通过中空导体12并联于电缆3上,实现减小电缆3所在线路电阻的目的,且中空导体12内部中空可容纳流动流体,以便实现在电缆3的周围形成一个温度低于电缆3的低温区;通过中空导体12内壁的绝缘层13,将中空导体12与中空导体12内的流动流体在电气上隔离,同时防止流动流体向中空导体12的管壁渗漏,进而避免了中空导体12渗漏;通过中空导体12外壁的防护层14,使得中空导体12与中空导体12外的外部环境在电气上隔离,从而防止中空导体12的锈蚀,以便进一步避免中空导体12的渗漏提高中空导体12的使用寿命;同时,绝缘层13和防护层14的设置将中空导体12在电气上隔离,可防止触电的危险。

综上,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与电缆3并联的导体管1,以便减小电缆3所在线路的电阻,进而减小电缆3上流通的电流,从而降低电缆3载流量的损耗,以便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通过导体管1内设置的流动通道11容纳流动流体,以便降低导体管1的温度且在电缆3的周围形成一个温度低于电缆3的低温区,进而更大程度地吸收电缆3发散的热量以改善电缆3的散热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小电缆3的载流量损耗即提高电缆3的载流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提高电缆载流量的装置,通过导体连接件2实现导体管1与电缆3的并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同时,只需通过导体连接件2将导体管1并联至电缆3上,不需要改变电缆3所在线路的结构,便于施工,亦可在已投运的电缆线路中进行实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