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4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电芯模组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清洁能源的持续开发,锂电池在各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装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船舶、轨道交通,太阳能、风力发电系统等,尤其是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锂电池电芯模组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芯模组上的电极进行检测内阻,由于锂电池电芯模组的型号不同,模组上设置的电极位置也有差别,那么在进行电极内阻检测时就需要及时调整检测探针的位置。现有的锂电池电芯模组内阻检测设备的探针一般采用固定设置,便于调整位置,只能针对单一型号的电芯模组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适用的范围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锂电池电芯模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进而提供一种便于及时调整探针位置,并能适应各种型号电芯模组电极检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竖向导轨,所述竖向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竖向导轨上下滑动的滑板,所述滑板由升降调节装置上下调节位置,所述滑板上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沿所述水平导轨滑动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由水平调节装置驱动沿所述水平导轨移动;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顶出端连接有检测板,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电芯模组上电极内阻的探针,所述检测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长条形安装孔,所述探针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条形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长条形安装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导轨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探针的位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的上下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紧固螺母,上下两个所述紧固螺母相向旋拧以将所述探针固定在所述长条形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上沿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上套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一手摇轮。

优选的,所述水平调节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滑板上的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上套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手摇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支架设置的滑台气缸,所述升降气缸连接在所述滑台气缸的顶出端的端部,所述滑台气缸顶出或收缩时所述检测板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架。

优选的,所述升降气缸的顶出端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远离所述升降气缸的一侧连接有象鼻支撑杆,所述检测板与所述象鼻支撑杆和所述竖板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板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升降气缸的一侧设置有下凹的垂直台阶,所述竖板的下端面抵触在所述垂直台阶的台阶面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连接有向所述检测板一侧延伸的扫码安装板,所述扫码安装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扫描电芯模组上条形码或二维码的扫码头。

优选的,所述扫码安装板的端部连接有扫码头升降气缸,所述扫码头连接在所述扫码头升降气缸的顶出端。

优选的,所述扫码安装板为L型板,所述扫码安装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贴合,所述扫码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上下间隔布置的腰型孔和圆形孔,所述圆形孔内和所述腰型孔内分别设置有紧固螺钉以将所述扫码安装板安装到所述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通过升降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能够快速调节检测板的水平高度和水平位移,进而使检测板快速调整至流水线上检测电芯模组上电极的最佳位置,而通过调整探针在长条形安装孔内的具体位置,则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电芯模组来调整相邻两个探针之间的间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具有较宽的应用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芯模组电极检测,且便于调整至与流水线上电芯模组实际位置对应,进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上的滑台气缸与检测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支架;2-竖向导轨;3-滑板;4-升降调节装置;41-第一丝杆;42-第一手摇轮;5-水平导轨;6-支撑板;7-水平调节装置;71-第二丝杆;72-第二丝杆螺母;73-第二手摇轮;8-升降气缸;9-检测板;10-探针;11-长条形安装孔;12-滑台气缸;13-竖板;14-象鼻支撑杆;15-垂直台阶;16-扫码安装板;17-扫码头;18-扫码头升降气缸;19-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一种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其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竖向导轨2,所述竖向导轨2上设置有沿所述竖向导轨2上下滑动的滑板3,所述滑板3由升降调节装置4上下调节位置,所述滑板3上设置有水平导轨5,所述水平导轨5上设置有沿所述水平导轨5滑动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由水平调节装置7驱动沿所述水平导轨5移动;所述支撑板6的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竖向设置的升降气缸8,所述升降气缸8的顶出端连接有检测板9,所述检测板9水平设置,所述升降气缸8顶出时使检测板上的探针与电芯模组上的电极接触,进行检测内阻,所述升降气缸8收缩时使检测板上的探针与电芯模组上的电极分离,所述检测板9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检测电芯模组上电极内阻的探针10,所述检测板9上设置有两条平行间隔设置两个长条形安装孔11,所述探针10通过两个螺母固定设置在所述长条形安装孔11内,且探针10可以沿着长条孔的延伸方向通过旋拧螺母进行调整位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通过升降调节装置、水平调节装置能够快速调节检测板的水平高度和水平位移,进而使检测板快速调整至流水线上检测电芯模组上电极的最佳位置,而通过调整探针在长条形安装孔内的具体位置,则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电芯模组来调整相邻两个探针之间的间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模组终检机构具有较宽的应用范围,能够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芯模组电极检测,且便于调整至与流水线上电芯模组实际位置对应,进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条形安装孔1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水平导轨5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探针10的位于所述长条形安装孔11的上下两侧分别套设有一个紧固螺母,上下两个所述紧固螺母相向(相互靠近)旋拧以将所述探针10固定在所述长条形安装孔11内;反之,当将两个螺母反向旋拧时,探针可在长条形安装孔内进行位置调整,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在将两个螺母相向旋拧以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调节装置4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沿竖向设置的第一丝杆41,所述第一丝杆41上套设有第一丝杆螺母(图1中第一丝杆螺母被支撑板6遮挡,故未示出),所述第一丝杆螺母与所述滑板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4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丝杆41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一手摇轮42,通过正向或反向耀摇动第一手摇轮42带动第一丝杆转动,可驱动安装板6沿着竖向导轨2上升或下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装置7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滑板3上的第二丝杆71,所述第二丝杆71上套设有第二丝杆螺母72,所述第二丝杆7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丝杆71正向或反向转动的第二手摇轮73。正向或反向摇动第二摇轮73时,带动第二丝杆71转动,同时带动第二丝杆螺母72沿着水平导轨移动。

参见图1、图2,所述支撑板6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支架1设置的滑台气缸12,所述升降气缸8连接在所述滑台气缸12的顶出端的端部,所述滑台气缸12顶出或收缩时所述检测板9远离或靠近所述支架1,进而使检测板可根据实际流水线上的实际情况进行伸出或收缩一定量。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气缸8的顶出端连接有竖板13,所述竖板13的远离所述升降气缸8的一侧连接有象鼻支撑杆14,所述检测板9与所述象鼻支撑杆14和所述竖板13通过螺钉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定位装配,所述检测板9的上表面靠近所述升降气缸8的一侧设置有下凹的垂直台阶15,所述竖板13的下端面抵触在所述垂直台阶15的台阶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6上连接有向所述检测板9一侧延伸的扫码安装板16,所述扫码安装板16的端部设置有用于扫描电芯模组上条形码或二维码的扫码头17,以便于在检测的同时迅速读取该电芯模组的新型。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安装板16的端部连接有扫码头升降气缸18,所述扫码头17连接在所述扫码头升降气缸18的顶出端,通过调整扫码头升降气缸18的顶出长度,可将扫码头调整至与距离被检测的电芯模组保持最佳的扫码距离,以提高扫码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扫码安装板16为L型板,所述扫码安装板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板6贴合,所述扫码安装板16的底部设置有上下间隔布置的腰型孔19和圆形孔(图1中该圆形孔被滑板遮挡,故未示出),所述圆形孔内和所述腰型孔19内分别设置有紧固螺钉以将所述扫码安装板16安装到所述支撑板6上。通过设置腰型孔19,能够将扫码安装板在腰型孔的限位范围内转动一定角度,继而将扫码头调整至正对电芯模组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并有效避免了流水线上电芯模组因位置偏差导致扫描不成功的情况发生。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