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242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站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站仪。



背景技术: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如公告号为CN205426162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的智能全站仪,包括液晶显示器、操作按键、数据处理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右端安装有操作按键;所述操作按键设置在数据处理器表面上;所述数据处理器右侧面设有无线数据连接器;所述无线数据连接器右端安装有竖直微调旋钮;所述竖直微调旋钮位于光学对中器下端;所述光学对中器设置在双轴自动补偿器上;所述双轴自动补偿器上段设有提手;所述提手下端安装有望远镜调试器;所述望远镜调试器上设有同轴望远镜;所述同轴望远镜通过水平微调旋钮调整水平位置;所述水平微调旋钮下端设有整平脚螺旋。所述竖直微调旋钮位于所述望远镜调试器右端;所述竖直微调旋钮和所述水平微调旋钮配合调整同轴望远镜的角度和位置。

该专利的缺点在于:由于竖直微调旋钮和所述水平微调旋钮均为微调旋钮,当需调节较为多的角度或距离时,需人工旋钮好多圈,需消耗较多的人工劳动,使测量前的调节时间变长,降低了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站仪,通过设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只需旋钮一圈第二齿轮就可带动第一齿轮至少三圈的转动,从加快了调节速度,提高了测量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站仪,包括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望远镜座和安装于所述望远镜座上的望远镜,所述壳体上设有水平微调旋钮和竖直微调旋钮,所述水平微调旋钮外壁和竖直微调旋钮外壁均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半径至少为第一齿轮半径的3倍,所述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第二齿轮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驱动水平微调旋钮或竖直微调旋钮转动。即本来需要转动水平微调旋钮或竖直微调旋钮3圈以上,现在只需转动第二齿轮一圈即可,加快了调节速度,提高了测量效率。且第二齿轮不会影响第一齿轮的转动,可在通过第二齿轮粗调后再通过第一齿轮进行微调,保证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齿轮背对壳体一端端面固设有驱动旋钮,所述驱动旋钮与第二齿轮呈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转动驱动旋钮来转动第二齿轮,从而方便了驱动第二齿轮转动,提高了调节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旋钮外设有用于锁定驱动旋钮防止驱动旋钮旋转的锁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旋钮被锁定后,第二齿轮被固定,即第一齿轮不能转动。从而防止在调节完毕后,由于在测量过程中的外力误操作,导致水平微调旋钮或竖直微调旋钮转动,从而导致测量出现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套设于驱动旋钮外的环形套和螺纹连接于环形套外的调节套,所述驱动旋钮转动连接于环形套,所述环形套固定连接于壳体且环形套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补偿槽,所述补偿槽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所述调节套内壁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拧调节套,从而使环形套向内变形压紧驱动旋钮,来使驱动旋钮固定,从而锁定驱动旋钮。当需调节望远镜座位置时,再反向转动调节套,使环形套向外张开,不压紧固定驱动旋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相对第二齿轮一侧开设有呈倒T型设置的转动槽,所述第二齿轮相对壳体一端同轴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呈倒T型,所述转动轴相对壳体一端嵌设于转动槽内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第二齿轮转动连接于壳体,且转动槽对转动轴有一个沿其轴向的限位,使转动轴稳定连接于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杆外且定位滑动连接于第二杆,所述第二杆背对第一杆一端嵌设于转动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转动轴呈可伸缩。在粗调完毕后,使第一杆朝向背对第二杆一端移动,使第二齿轮离开第一齿轮,从而减小了水平微调旋钮或竖直微调旋钮转动时受到的阻力,使微调更加轻松方便。需粗调时再将第一杆朝向第二杆滑动,使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杆外壁设有第二弹簧跳豆,所述第一杆内壁沿轴向开设有两个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限位孔分别对应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的位置,以及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分离的位置,实现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定位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一齿轮时,所述第一杆相对壳体一端抵接于壳体外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时,直接将第一杆朝向第二杆推到底即可,方便了第一杆的滑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外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长度小于第一杆长度,所述第二杆相对第一杆一端设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嵌设于限位滑槽内且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槽对限位凸块有一个限位力,可防止在第一杆朝背对第二杆一端滑动的过程中脱离第二杆,使第一杆更稳定的连接在第二杆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通过转动驱动旋钮来粗调望远镜座的位置和角度,通过转动水平微调旋钮和竖直微调旋钮来细调望远镜座的位置和角度,从而提高了调节效率;可在调节完毕后锁定驱动旋钮,来防止在测量过程中的由于外力误操作,导致水平微调旋钮或竖直微调旋钮转动,从而导致测量出现误差,使测量更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观测盖的主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观测盖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等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的局部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底板);

图9为实施例中底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提把;2、壳体;3、三角基座;4、底板;5、整平脚螺旋;6、望远镜座;7、望远镜;7.1、目镜;7.2、调焦螺旋;8、瞄准器;9、水准器;10、控制面板;11、观测盖;12、第一环槽;13、第二环槽;14、第一限位槽;15、调节孔;16、连通槽;17、限位板;18、限位滑块;19、第一弹簧跳豆;20、水平微调旋钮;21、竖直微调旋钮;22、第一齿轮;23、第二齿轮;24、转动轴;24.1、第一杆;24.2、第二杆;24.3、第二弹簧跳豆;24.4、限位孔;25、转动槽;26、限位滑槽;27、限位凸块;28、驱动旋钮;29、锁定组件;29.1、环形套;29.1.1、补偿槽;29.2、调节套;30、滑槽;31、滑动块;32、挡板;33、第二限位槽;34、齿条;35、限位杆;35.1、腰型槽;36、容纳槽;37、弧形槽;38、柔性垫;39、限位螺栓;40、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全站仪,包括提把1、壳体2、三角基座3和底板4,提把1、壳体2、三角基座3和底板4依次从上至下设置。提把1、壳体2和三角基座3之间呈固定连接。三角基座3与底板4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三角基座3水平度的整平脚螺旋5。

如图1所示,壳体2上设有望远镜座6。望远镜座6上同轴安装有望远镜7。望远镜7一端为目镜7.1。望远镜7相对目镜7.1一端外壁设置有用于调焦的调焦螺旋7.2。望远镜座6上端面设置有瞄准器8,望远镜座6下方设有水准器9和控制面板10,水准器9和控制面板10均固定安装于壳体2。

如图1和图2所示,望远镜7相对目镜7.1一端固定安装有观测盖11。目镜7.1穿设过观测盖11,目镜7.1圆心位于观测盖11沿水平方向的中心线上,目镜7.1圆心位于观测盖11圆心左侧。如图2和图3所示,观测盖11相对目镜7.1一端端面沿观测盖11周向开设有第一环槽12和第二环槽13。第一环槽12、第二环槽13均与观测盖11呈同轴设置,且第二环槽13半径大于第一环槽12半径,第二环槽13宽度等于第一环槽12宽度。第一环槽12两侧侧壁和第二环槽13两侧侧壁均沿周向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4。第一限位槽14底面开设有调节孔15,调节孔15沿第一限位槽14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观测盖11背对望远镜7一端端面沿径向开设有连通槽16,连通槽16连通第一环槽12和第二环槽13。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环槽12内嵌设有限位板17,限位板17设有两块且分别位于目镜7.1上侧和目镜7.1下侧。限位板17呈圆弧形设置。限位板17相对第一环槽12两侧侧壁沿其周向设有限位滑块18,限位滑块18嵌设于第一限位槽14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一限位槽14。限位板17宽度和限位滑块18宽度均与连通槽16宽度相等。限位滑块18相对限位槽底面一侧设有第一弹簧跳豆19,第一弹簧跳豆19嵌设于调节孔15内从而使限位板17固定在观测盖11上。第一弹簧跳豆19沿限位滑块18周向设有若干个,第一弹簧跳豆19数量小于调节孔15数量。

如图4所示,壳体2上还设有水平微调旋钮20和竖直微调旋钮21。水平微调旋钮20位于望远镜座6左侧,竖直微调旋钮21位于望远镜座6右侧。通过竖直微调旋钮21和水平微调旋钮20配合可调整望远镜7的角度和位置。

如图4所示,水平微调旋钮20外壁和竖直微调旋钮21外壁均同轴固设有第一齿轮22,第一齿轮22一侧设有第二齿轮23,第二齿轮23模数与第一齿轮22模数相等。第二齿轮23的半径为第一齿轮22的3倍。

如图6所示,第二齿轮23相对壳体2一侧设有转动轴24,转动轴24包括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第一杆24.1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齿轮23且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杆24.2外且滑动连接于第二杆24.2。第一杆24.1内壁沿轴向开设有限位孔24.4,限位孔24.4沿第一杆24.1轴向设有两个。第二杆24.2外壁设有第二弹簧跳豆24.3。第二弹簧跳豆24.3嵌设于限位孔24.4内,使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固定连接。

第二杆24.2纵截面呈倒T型设置。壳体2相对第二齿轮23一侧开设有转动槽25,转动槽25呈倒T型设置。第二杆24.2背对第一杆24.1一端嵌设于转动槽25内,且转动连接于转动槽25。

第一杆24.1内壁沿其轴向开设有限位滑槽26,限位滑槽26长度小于第一杆24.1长度。第二杆24.2相对第一杆24.1一端设有限位凸块27,限位凸块27嵌设于限位滑槽26内且滑动连接于限位滑槽26。限位滑槽26可防止限位凸块27滑出限位滑槽26,从而防止第一杆24.1和第二杆24.2脱离。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齿轮23背对壳体2一端端面固设有驱动旋钮28,驱动旋钮28与第二齿轮23呈同轴设置。驱动旋钮28外设有锁定组件29。锁定组件29包括环形套29.1和调节套29.2。环形套29.1套设于驱动旋钮28外且固定连接于壳体2。驱动旋钮28转动连接于环形套29.1,且滑动连接于环形套29.1。环形套29.1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补偿槽29.1.1,补偿槽29.1.1沿周向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套29.2套设于环形套29.1外且螺纹连接于环形套29.1,调节套29.2内壁呈倾斜设置。通过拧紧调节套29.2,使环形套29.1在调节套29.2的压力下朝内变形,压紧驱动旋钮28,从而防止驱动旋钮28转动。需转动驱动旋钮28时再反向拧调节套29.2即可。

如图8所示,底板4背对壳体2一侧设有滑槽30,滑槽30从底板4中心朝向底板4外壁开设,滑槽30设有四个且相互呈垂直设置。如图9所示,所有滑槽30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31。滑槽30侧壁沿滑槽30长度方向设有挡板32,挡板32位于滑槽30相对限位杆35一端,挡板32相对限位杆35一侧与底板4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滑动块31外壁相对挡板32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槽33,第二限位槽33连通滑动块31背对底板4一侧,挡板32嵌设于第二限位槽33内且滑动连接于第二限位槽33。

滑槽30侧壁沿滑槽30长度方向固设有齿条34,齿条34相对挡板32一侧抵接于挡板32,齿条34宽度小于挡板32宽度。滑动块31为可与齿条34啮合的齿轮,滑动块31沿高度方向滑动连接于底板4。齿条34高度和挡板32高度之和等于第二限位槽33高度,滑动高度等于滑槽30高度。

当需在滑槽30内滑动或转动滑动块31时,向上推动滑动块31,使滑动块31抵接于滑槽30底面,使滑动块31与齿条34呈分离状态。在滑槽30内将滑动块31滑动和转动至合适角度,向下拉动滑动块31,使滑动块31和齿条34啮合,从而使滑动块31固定连接于底板4。此时第二限位槽33相对底板4一侧端面抵接于挡板32相对底板4一侧端面。

如图10所示,滑动块31背对滑槽30一端固设有限位杆35,限位杆35和底板4形成供三脚架基座嵌设的容纳槽36。限位杆35呈透明设置。限位杆35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开设有弧形槽37,弧形槽37内嵌设有柔性垫38,柔性垫38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与限位杆35相对底板4中心一侧位于同一平面。

限位杆35高度大于三脚架基座高度,限位杆35背对底板4中心一侧侧壁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腰型槽35.1,腰型槽35.1内滑动连接有限位螺栓39,限位螺栓39一端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40。

在将全站仪安装到三脚架上的安装步骤如下:

1、根据三脚架基座的外型,向上推动限位杆35,使滑动块31向上运动抵接于滑槽30底部,然后在滑动槽内滑动和转动滑动块31,直至限位杆35抵紧三脚架基座外壁;

2、向下拉动滑动块31,使滑动块31和齿条34啮合,使滑动块31固定连接于底板4;

3、依次调节每一个限位杆35,使三脚架基座稳定的嵌设在由限位杆35形成的容纳槽36内,如图8、11和图8分别显示了和基座呈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三角架相配合的容纳槽36;

4、在腰型槽35.1内滑动限位螺栓39,当限位螺栓39抵紧三角架基座底面时,拧紧紧固螺母40,使限位螺栓39固连于限位杆35。

限位杆35对三脚架基座有一个径向的限位,限位螺栓39对三脚架基座有一个轴向的限位,从而使全站仪稳定安装在三脚架上。

在使用该全站仪观测时的调节步骤如下:

1、通过整平脚螺旋5将三角基座3调整至水平状态;

2、通过旋转驱动旋钮28对望远镜座6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粗调,此时第二齿轮23与第一齿轮22呈啮合状态,第二弹簧跳豆24.3嵌设于其中一个限位孔24.4内;

3、使第一杆24.1朝向背对第二杆24.2一端移动,使第二弹簧跳豆24.3嵌设于另一个限位孔24.4内,使第二齿轮23和第一齿轮22分离,然后通过旋转水平微调旋钮20和竖直微调旋钮21,对望远镜座6的位置和角度进行细调;

4、调节完毕后,使第一杆24.1朝向第二杆24.2一端移动,使第二齿轮23与第一齿轮22呈啮合状态,然后拧紧调节套29.2;

5、根据操作者的脸部骨骼位置,在第一环槽12或第二环槽13内滑动限位板17,使限位板17至合适位置。然后通过目镜7.1观测望远镜7即可。在观测时限位板17可限位人眼和目镜7.1之间的位置,使观测更轻松清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