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01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圈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线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线圈的通断情况基本都是通过万用表进行测试检验,对于批量大的产品一一检验需要将万用表和线圈的针脚逐一的对应,对于产品此项数据的全检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这种检测方式的缺陷在于:

用万用表继进行检测,针脚需要对应上,且产品没有固定。万用表需要两手控制,找测试点相对而言较浪费时间,操作缓慢,无法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线圈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线圈测试装置,包括固定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平台上的测试模块、蜂鸣器、电源和电线;

所述测试模块包括测试模具,在所述测试模具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待测试线圈的凹槽,在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待测试线圈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的紧贴,待测试线圈的一侧侧面与挡块的侧面紧贴,在所述挡块的顶部开设有若干开口槽,在开口槽内贴有铜片,所述铜片用于与待测试线圈的针脚连接;

所述电线分别与铜片电连接,所述蜂鸣器和电源设置在测试模块一侧的固定平台上,电源用于为所述测试模块和待测试线圈提供电能,蜂鸣器用于根据测试模块和待测试线圈的连接情况发出警报声。

进一步的,在所述固定平台上开设有螺丝孔,在所述测试模具的两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上开设有与螺丝孔配合的通孔,通孔用于通过螺丝将测试模具安装在固定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将测试的一方进行固定,产品只要放置在对应的模具上,蜂鸣器就会告知产品电路的通断,简单,便捷,且操作上易于掌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效率提高;

2、易于上手,操作方便;

3、增大了产品针脚的测试接触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圈测试装置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平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测试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圈测试装置,主要包括由固定平台(1)、测试模块(2、3)、蜂鸣器(6)、电源(5)和电线(4)。

测试模块(2、3)固定在固定平台(1)上,测试模具(3)通过螺丝和固定平台(1)相固定,上部凹槽中贴有铜片(2),用于和线圈相导通,电线(4)焊接在铜片(2)上;电源(5)和蜂鸣器(6)都固定在固定平台(1)上,电源(5)用于供给此电路,蜂鸣器(6)会在测得铜片(2)和产品的针脚接触之后电路闭合开始作用,用声音告知测试者此线圈的电路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过程如下:

1)如图2所示的固定平台固定着所有需要的元器件,其可放置于任何需要用到此测试装置的地方。

2)待检测线圈被放置于如图3所示的测试模具上,待检测线圈的底部和测试模具凹槽(9)的底面相贴,待检测线圈的另一面和挡板(8)的侧面贴合;测试模具的顶板的顶部开设有三个开口槽(7),在开口槽内贴有铜片,待检测线圈的三个针脚会贴在此三个铜片上,此电路将闭合;

为了不和产品的其他部位有所冲撞;测试模具的两边有凸块,上有通孔,用于将测试模具安装在固定平台上;

4)当电路相通,蜂鸣器开始运作,发出声音,表明线圈是通过测试的;当产品的针脚和铜片相接触,但是蜂鸣器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表明此线圈不能通过测试,需要放置于不良品盒中。

5)测试完成之后将产品取下,放置于指定的吸塑盒中,再取下一个待测试产品进行测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