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554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检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铁路高速发展,大量列车高速、高密度的处于运行状态,列车运行安全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可以对车辆部件进行实时监测,保障铁路列车运行安全。随着技术的发展,激光光源模块以方向性强、亮度高等特点取代了LED作为铁路故障动态检测系统中的补光光源。该激光光源模块主要包括激光器和控制电路板组成,这两部分为发热器件,尤其激光器是高散热器件,所以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还配有由风扇,散热片,热沉,制冷片等组成的散热系统。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中的光纤头凸出于机壳外表面,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将光纤头损坏。

2.现有铁路激光光源模块散热效果差,激光器温度升温速度快,导致激光输出时间短。

3.激光器发光器件光路部分由多个微透镜组成,透镜是通过胶粘的形式固定到激光器内部,由于激光器模块置于铁轨两旁列车运行时的长期震动会对影响激光器内部光路,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用以解决现有激光模块的光纤头容易损坏、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该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后半部分包括:散热片、风道板、风扇;前半部分包括:热沉、制冷片、激光器、电路板;

风扇共2个,且并排放置,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内部的左端;散热片设置在风扇的右边,且延伸至壳体的右端,且上下两面均与机壳通过螺钉固连;风道板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片的前侧;

激光器安装在前半部分的右端,与热沉通过螺钉固连;热沉与散热片通过螺钉固连;制冷片共2个,设置在热沉与散热片之间,并被二者压紧;

电路板共3个,安装在前半部分的中部,并通过螺钉与铜柱固连;铜柱至少1个,并且固定在散热片上。

散热片上设有加热片,且加热片通过加热片固定片固定在散热片上,并被加热片固定片和散热片压紧。

热沉上设有热敏电阻,且安装在激光器的后侧;

当热敏电阻检测到温度低于10℃时,加热片开始制热;

当热敏电阻检测到温度高于30℃时,制冷片开始制冷,并且两个风扇开始运转。

机壳的顶面偏向风扇的位置设有六芯航插,且六芯航插与机壳通过螺钉固连;

顶面的两端设有阶梯安装翼,且阶梯安装翼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为椭圆孔,焦点之间的距离为5mm,圆弧的半径为2.5mm;

右端的安装孔位于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中心面上,另一端的安装孔偏向后侧24mm,两个安装孔沿中心面方向的左右距离为237mm;

阶梯安装翼的高度为16.5mm,两个阶梯安装翼的端部的左右距离为277mm。

机壳的右端面采用凹槽形式,且激光器的上下分别设有防撞挡板。

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底部设有两个脚垫。

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尺寸长宽高为:212mm×85mm×137.5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敏电阻检测激光器的温度,控制制冷片和风扇的启停,通过散热通道将热量排出,保证激光器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温度恒定,从而解决了现有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激光输出时间短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机壳右面板采用凹槽且带有防撞挡板,解决了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在安装工程中容易损害光纤头的问题,降低了产品损耗,提高了安装效率;模块底部装有脚垫,起到了防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特征和优点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主视图;

图3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左视图;

图4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右视图;

图5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俯视图;

图6为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片、2-六芯航插、3-机壳、4-脚垫、5-风扇、6-风道板、7-电路板、8-热沉、10-制冷片、11-激光器、12-加热片固定片、13-加热片、14-铜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该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后半部分包括:散热片1、风道板6、风扇5;前半部分包括:热沉8、制冷片10、激光器11、电路板7;

风扇5共2个,且并排放置,并通过螺钉固定在机壳3内部的左端,两个风扇5为吹风风扇,将激光器11和电路板7产生的热量沿着散热通道吹出,保证激光器11的散热效果;散热片1设置在风扇5的右边,且延伸至壳体3的右端,且上下两面均与机壳3通过螺钉固连;风道板6通过螺钉固定在散热片1的前侧,形成了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散热通道;

激光器11安装在前半部分的右端,与热沉8通过螺钉固连;热沉8与散热片1通过螺钉固连;制冷片10共2个,设置在热沉8与散热片1之间,并被二者压紧,从而保证了激光器11散热效果;

电路板7共3个,安装在前半部分的中部,并通过螺钉与铜柱14固连;铜柱14至少1个,并且固定在散热片1上。

散热片1上设有加热片13,且加热片13通过加热片固定片12固定在散热片1上,并被加热片固定片12和散热片1压紧。

热沉8上设有热敏电阻,且安装在激光器11的后侧;

当热敏电阻检测到温度低于10℃时,加热片13开始制热;

当热敏电阻检测到温度高于30℃时,制冷片10开始制冷,并且两个风扇5开始运转,将热量从散热片1的风道吹走;

保证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内部温度恒定,满足了激光器11对温度的要求,保证激光长时间、稳定的输出。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机壳3的顶面偏向风扇5的位置设有六芯航插2,且六芯航插2与机壳3通过螺钉固连,供电通过六芯航插2提供;

顶面的两端设有阶梯安装翼,且阶梯安装翼上均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为椭圆孔,焦点之间的距离为5mm,圆弧的半径为2.5mm;

前端的安装孔位于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中心面上,另一端的安装孔偏向右侧24mm,两个安装孔沿中心面方向的左右距离为237mm;

阶梯安装翼的高度为16.5mm,两个阶梯安装翼的端部的左右距离为277mm。

机壳3的右端面采用凹槽形式,且激光器11的上下分别设有防撞挡板,保护激光器11的光纤头,降低了产品损耗,提高了安装效率。

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底部设有两个脚垫4,该模块与外部设备安装时,脚垫4卡入外部设备的脚垫4孔中,从而起到防震效果,保护激光器11的正常工作。

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的尺寸长宽高为:212mm×85mm×137.5mm。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本实用新型利用热敏电阻检测激光器的温度,控制制冷片和风扇的启停,通过散热通道将热量排出,保证激光器在长时间的工作状态下温度恒定,从而解决了现有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激光输出时间短的技术问题;机壳右面板采用凹槽且带有防撞挡板,解决了铁路故障动态图像检测系统激光光源模块在安装工程中容易损害光纤头的问题,降低了产品损耗,提高了安装效率;模块底部装有脚垫,起到了防震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