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793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设备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不同的材料在化学变化时会产生不同的电动势;材料用尽,电动势就没有了。但在材料用尽之前,其纯度就发生变化:极板会极化,电解质杂质会增加等等。这些都会使电池内部有电阻存在,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电阻会越来越大,从而影响电池的电流输出能力。

在经常使用电池,且电池易存放混乱的场合,比如实验室中经常能用到大量电池。如果存放电池不规律很有可能将各种已用电量不同的电池存放在一起,也可能混进已耗尽电量的电池。如果一个实验设备需要五块五号电池,其中的一块没电也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通用的电量测量方法都是测量电压,但这种方法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根据电路理论,任何电源包括电池,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和一个与之串联的电阻,电压源就是电池的电动势。测量电池电压时,由于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很大,测量到的基本上是电动势。电池内阻大或内阻小都反映不出来。只有当电池用到很旧时,电池内阻明显增加,电压才明显下降。因而通用方法测出的旧电池的电压都是虚高,一旦外接负载就会掉落。

而测电池的短路电流时,万用表的内阻几乎为零,电流值就是电动势除以电池内阻的值。电流值大,表示电动势高,内阻小,电池质量好或电池电量足;电流小,表示内阻大或不但内阻大而且电动势低,电池电量不足了。这样就可以把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大小同时反映出来。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旨在通过直接测量待测电池两端的电流来判断待测电池剩余电量,快速选择自己用电设施所需电池,淘汰掉已不能再使用的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本体和万用电表,所述测试本体与万用电表通过测试接口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测试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一端设置有测试电阻,另一端内部设有测试弹簧;待测电池置于壳体内部时,其正极连接测试电阻,负极连接测试弹簧;所述测试电阻和测试弹簧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测试接口。

所述测试电阻阻值为0.1Ω。

所述测试电阻采用内阻为0.1欧姆的铁片。

所述测试弹簧采用铜制弹簧。

所述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适用于各个型号的电池,所述壳体的尺寸规格与相应型号的电池的尺寸规格相适应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结构简单,连接方便,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电池电量的剩余电量,不仅能够避免误用电量用尽的电池造成的损失,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万用电表,3测试接口,4测试电阻,5测试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本体和万用电表2,所述测试本体与万用电表2通过测试接口3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测试本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一端设置有测试电阻4,另一端内部设有测试弹簧5;待测电池置于壳体1内部时,其正极连接测试电阻4,负极连接测试弹簧5;所述测试电阻4和测试弹簧5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测试接口3。

所述测试电阻4阻值为0.1Ω。

所述测试电阻4采用内阻为0.1欧姆的铁片。

所述测试弹簧5采用铜制弹簧。

所述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适用于各个型号的电池,所述壳体1的尺寸规格与相应型号的电池的尺寸规格相适应即可。

使用该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测量的新的五号干电池电流大概在3-5A,低于0.3A左右的就可以淘汰掉了,相关参数可以事先测量新电池与废弃电池得到。

该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通过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电池两端电流,而用万用表进行短路测量时要做到量程合适,测试时间要短,尽量保证在1-3秒能读出数据即可,万用表的表笔需要与测试点接触紧密,以保证电池不会因为短路掉电。

例如,测5号电池的短路电流,可先将万用表置10A挡,然后将该电池剩余电量测试装置的负表笔接好,迅速将正表笔压紧到正极测试点,同时观察表针或万用表读数。若读数能停在某值上0.5~1秒,读出此值,即刻将正表笔离开,测试就完成。若发现有可能过量程,也立即断开表笔,放到更大一些的电流挡位上,直到测出具体电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