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406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器测试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装卸简便的电器测试支架。



背景技术:

重合闸、断路器等电器装备在出场前均需要测试是否合格,现有技术中,其具体做法是提供如图1所示的支架,该支架包括:一支撑座10’、二支撑杆20’及四个电源母线30’,二支撑杆20’竖直设置在支撑座10’上,四个电源母线30’有间距的设置在二支撑杆20’上,支撑杆20’与电源母线30’之间通过一两端分别带有螺栓的绝缘件40’(如陶瓷件)固定在支撑杆20’上。现有支架的缺陷在于:1.支撑杆20’与电源母线30’之间通过螺栓(未示出)固定,支撑杆20’与电源母线30’均需要开设通孔(如电源母线上开通的通孔31’),且电源母线30’上通孔31’的要符合二支撑杆20’之间的具体距离,单一配对,适用性不广;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或拆卸时,均需要分别旋转绝缘件两端的螺栓,操作繁琐,浪费时间;3. 绝缘件40’的两端分别带有螺栓,为防止二螺栓之间导通,需额外增加绝缘件40’的厚度,增加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卸简便的电器测试支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器测试支架,包括一支撑座、二支撑杆及多个电源母线,二支撑杆竖直设置在支撑座上,多个电源母线有间距的设置在二支撑杆上,还包括多个绝缘连接件,电源母线通过绝缘连接件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绝缘本体的一相对端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呈U型结构且二者的U型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至少一个夹持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卡槽,所述支撑杆沿其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朝上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还凸起设有一第一凸起部,绝缘连接件的第一夹持部的U型开口朝下卡接在支撑杆的卡接部上,所述卡接部的第一凸起部卡设在第一夹持部的卡槽内;所述电源母线上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电源母线卡接在绝缘连接件的第二夹持部内,且第二凸起部卡设在第二夹持部的卡槽内,进而将电源母线固定在支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连接件为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连接件的绝缘本体、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为组装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均为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一相对端的金属材质的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的材质具体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的材质为橡胶或陶瓷。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绝缘本体的有效绝缘厚度为5cm-10cm。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绝缘本体的一相对端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呈U型结构且二者的U型开口朝向相反,需要安装时,只要将绝缘连接件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别夹持住支撑杆及电源母线,即可实现固定安装,结构简单、装卸简便,可适用于不同支架与电源母线之间的安装,适用性广,且绝缘本体的厚度即为有效绝缘厚度,材料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电器测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测试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测试支架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测试支架的卡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器测试支架的绝缘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器测试支架,包括一支撑座10、二支撑杆20、四个电源母线30及八个绝缘连接件40,二支撑杆20竖直设置在支撑座10上,四个电源母线30分别连接三相电源中的A、B、C、N线。所述支撑杆20沿其长度方向上均间隔设有多个卡接部21,所述卡接部21为截面呈U型的U型卡接件21,该U型卡接件21具有一个朝上设置的开口端212。所述卡接部21的一外侧壁上还凸起设有一第一凸起部211,该第一凸起部211为凸起的筋条结构。

所述绝缘连接件40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包括绝缘本体41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绝缘本体41的一相对端上的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3,其材质为硬质的塑胶。所述第一夹持部42与第二夹持部43均呈U型结构且二者的U型开口朝向相反,所述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3的一个夹持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卡槽(421及431)。绝缘连接件40的第一夹持部42的U型开口朝下分别卡接在具有第一凸起部211的卡接部21的侧壁上,所述卡接部21的第一凸起部211卡设在第一夹持部42的卡槽421内,设置在二支撑杆20的绝缘连接件40之间一一对应。

所述电源母线30呈长条板状结构,且沿该电源母线30的长度方向上设有第二凸起部31,该第二凸起部31为凸起的筋条结构,所述电源母线30分别卡接在二支撑杆20上一一对应的绝缘连接件40的第二夹持部43内,且第二凸起部31卡设在第二夹持部43的卡槽431内,进而使四个电源母线30有间距的设置在二支撑杆20上。

本实施例中,绝缘连接件40为一体成型结构,其材质为硬质的塑胶等,以保证第一夹持部42及第二夹持部43的夹持力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连接件40的绝缘本体41、第一夹持部42及第二夹持部43也可以为组装结构,所述第一夹持部42及第二夹持部43均为固定在绝缘本体41的一相对端的金属材质的夹持部,具体的,所述第一夹持部42及第二夹持部43的材质具体为不锈钢,应力好,夹持力度大。所述绝缘本体41的材质为陶瓷或绝缘橡胶等,第一夹持部42、第二夹持部43分别与绝缘本体41的固定方式是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方式,如套设、嵌设或用螺丝旋接固定等,在此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夹持部42的固定方式为例:当第一夹持部42卡接在二支撑杆20的卡接部21上,直至第一凸起部211卡接在第一夹持部42的卡槽421内,使得第一夹持部42被限制于卡接部21上,进而形成稳固的连接。第二夹持部43与电源母线30的固定原理与之相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42和第二夹持部43的一个夹持面向内凹陷形成一卡槽(421及431)。在其他实施例中,若卡接部21的外侧壁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凸起部421,或电源母线30的两侧均设有第二凸起部31;则第一夹持部42或第二夹持部43的两个夹持面均可向内凹陷形成卡槽。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绝缘连接件的绝缘效果,其绝缘本体41的厚度需要设置在5cm-10cm之间,即该绝缘本体的有效绝缘厚度为5cm-10cm。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连接件包括一绝缘本体以及分别设置在该绝缘本体的一相对端上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均呈U型结构且二者的U型开口朝向相反,需要安装时,只要将绝缘连接件的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分别夹持住支撑杆及电源母线,即可实现固定安装,结构简单、装卸简便,可适用于不同支架与电源母线之间的安装,适用性广,且绝缘本体的厚度即为有效绝缘厚度,材料成本降低。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