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9226发布日期:2018-06-05 23:50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监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



背景技术:

在烧烤的时候,需要对烤制的食物的生熟程度进行把控,目前主要全凭经验感觉,往往导致外焦里生,或者错过最佳的熟度。为了控制食物能够完全烤熟,一种专门用于烧烤时测量食物的温度计应运而生,这种温度计包括具有温度显示的主机,以及一端连接在主机上另一端插入烧烤食物内的探针,这种探针包括持手部,持手部连有金属制成的导热管,导热管的末端为锥形封闭结构的穿刺部,穿刺部的内部设有用于检测温度的感应器,感应器与信号线连接,而信号线埋设于导热管和持手部内并与主机电信号连接。

传统的探针的缺点是:

1.感应器与导热管管壁之间容易产生间隙,影响了热信号的准确采集;

2.导热管会渗入水汽,最终导致应头与导热管管壁之间形成蒸汽层,影响了热信号的准确采集;

3.只有导热管的末端穿刺部部位设有感应器,温度计对热信号的采集位置过于单一,只能检测穿刺部部位的温度,不能形成统计样本;

4.在装配时,通常实用长杆将感应器推送至导热管的穿刺部部位,其缺点是不容易准确安装到穿刺部部位,并且信号线容易堆叠在导热管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结构布局合理、感应器装配准确,并具有热信号监测准确的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包括前端设有穿刺部的导热管,以及设于穿刺部内的前端感应器,导热管内设有连接前端感应器的信号线单元,导热管后端连有持手部,导热管内分段设有若干侧方感应器,持手部设有裸露于空气的导热罩,导热罩内设有环温感应器,前端感应器、侧方感应器和环温感应器分别连有各自独立的信号线单元。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信号线单元聚拢有信号线组,导热管内部设有套置于信号线组外周的定位管,定位管的侧壁设有用于穿过侧方感应器的侧孔。

上述的定位管纵向开有纵槽。

上述的导热管、定位管和导热罩的内部分别灌注有耐热胶。

实施例1的侧孔仅仅只在定位管的管壁设置的孔。

实施例2的定位管外壁设有连通于侧孔的侧导管,侧导管向定位管的后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3的定位管外壁设有侧导架,侧导架连于侧孔的前方边缘,且侧导架向定位管的后端倾斜设置置。

实施例4的定位管内壁设有侧导槽,侧导槽连于侧孔的后方边缘,且侧导槽向定位管的前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5的侧孔为长条形,且开口于纵槽。

实施例5的侧孔在纵槽中的开口是朝着定位管的前端倾斜设置。

实施例1至5的侧方感应器的数目为1-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包括前端设有穿刺部的导热管,以及设于穿刺部内的前端感应器,导热管内设有连接前端感应器的信号线单元,导热管后端连有持手部,导热管内分段设有若干侧方感应器,持手部设有裸露于空气的导热罩,导热罩内设有环温感应器,前端感应器、侧方感应器和环温感应器分别连有各自独立的信号线单元。本实用新型在导热管内壁增设了若干个侧方感应器,又在持手部增设了用来监测环境温度的环温感应器,前端感应器、侧方感应器和环温感应器能彼此独立监测温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实现对食物内部不同深度的温度采集,同时能与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增强了对食物温度监控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持手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5中定位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侧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侧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侧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侧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侧孔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侧方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侧方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侧方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侧方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侧方感应器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导热管、11穿刺部、2持手部、2a尾臼、3信号线组、31信号线单元、41前端感应器、42侧方感应器、43环温感应器、5定位管、5a侧孔、5b纵槽、51侧导管、52侧导架、53侧导槽、6导热罩。

图1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示,一种用于监测食物温度的探针,包括前端设有穿刺部11的导热管1,以及设于穿刺部11内的前端感应器41,导热管1内设有连接前端感应器41的信号线单元31,导热管1后端连有持手部2,导热管1内分段设有若干侧方感应器42,持手部2设有裸露于空气的导热罩6,导热罩6内设有环温感应器43,前端感应器41、侧方感应器42和环温感应器43分别连有各自独立的信号线单元31。导热管1内壁增设了若干个侧方感应器42,又在持手部2增设了用来监测环境温度的环温感应器43,前端感应器41、侧方感应器42和环温感应器43能彼此独立监测温度。优点是能实现对食物内部不同深度的温度采集,同时能与环境温度进行对比,增强了对食物温度监控的准确度。前端感应器41、侧方感应器42和环温感应器43应为传感器安装在不同位置的称谓,能使用同一种传感器,也能使用不同的传感器,各自的传感器分别连有各自独立的信号线单元31。持手部2设有尾臼2a,导热罩6设置在尾臼2a内,从而防止人体误触导热罩6。

实施例1中,如图2和5所示,信号线单元31聚拢有信号线组3,导热管1内部设有套置于信号线组3外周的定位管5,定位管5的侧壁设有用于穿过侧方感应器42的侧孔5a。侧孔5a纵向排列设置于定位管5的管壁,多个侧孔5a为同侧排列设置或异侧交叉设置。侧孔5a的作用是控制每个侧方感应器42之间的间距,而定位管5的作用是迫使侧方感应器42与导热管1内壁贴合。信号线组3也穿过持手部2。

实施例1中,如图2和5所示,定位管5纵向开有纵槽5b。纵槽5b是为了方便工具深入定位管5内部,以便将侧方感应器42准确地从侧孔5a穿出。

实施例1中,导热管1、定位管5和导热罩6的内部分别灌注有耐热胶。耐热胶一方面能将导热管1、定位管5和导热罩6的内部空气排出,防止水汽渗入降低各感应器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耐热胶能防止各感应器的松动。

实施例1,如图5所示,侧孔5a仅仅只在定位管5的管壁设置的孔。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化方案,如图7和12所示,定位管5外壁设有连通于侧孔5a的侧导管51,侧导管51向定位管5的后端倾斜设置,即侧导管51的末端朝向持手部2。当定位管5从导热管1后方塞入时,侧导管51能引导侧方感应器42往定位管5的外后方移动,从而防止侧方感应器42反弹回定位管5。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化方案,如图8和13所示,定位管5外壁设有侧导架52,侧导架52连于侧孔5a的前方边缘,且侧导架52向定位管5的后端倾斜设置,即侧导架52的末端朝向持手部2。当定位管5从导热管1后方塞入时,侧导架52能引导侧方感应器42往定位管5的外后方移动,从而防止侧方感应器42反弹回定位管5。

实施例4,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化方案,如图9和14所示,定位管5内壁设有侧导槽53,侧导槽53连于侧孔5a的后方边缘,且侧导槽53向定位管5的前端倾斜设置。侧导槽53的制作方法为:在定位管5侧壁横向开一切口,再将切口一侧内陷,就形成了侧导槽53。当定位管5从导热管1后方塞入时,侧导槽53能引导侧方感应器42往定位管5的外后方移动,从而防止侧方感应器42反弹回定位管5。

实施例5,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变化方案,如图10和15所示,侧孔5a为长条形,且开口于纵槽5b,即在纵槽5b两侧横向划开切口作为侧孔5a。

实施例5,如图10和15所示,侧孔5a在纵槽5b中的开口是朝着定位管5的前端倾斜设置。当定位管5从导热管1后方塞入时,倾斜设置的侧孔5a能引导侧方感应器42往定位管5的外后方移动,从而防止侧方感应器42反弹回定位管5。

实施例1至5的侧方感应器42的数目为1-5个,最优的选择是5个。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