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574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池制造行业中,电池在做好后,需要打包或包装,但是,在此之前检测电池的正负极,而现有的检测电池正负极都是靠人工,人工检测一方面效率非常低,另一方面成本非常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能够自动检测电池的正负极,效率非常高,而且,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制造成本低,大大节省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设有导轨、伺服电机一和控制器,在导轨上设有托盘,在所述托盘上设有用于装载电池的夹具,在所述导轨的上方设有“冂”字形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设有滑轨和伺服电机二,在所述滑轨上设有CCD相机,所述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和CCD相机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轨有两条,且两条所述导轨平行设置。设置两条导轨可以保持托盘更加平稳,不过一条导轨,设置相对宽一些也可以。

优选的,所述滑轨上设有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调节圆柱,所述CCD相机和调节圆柱活动连接。通过调节圆柱调节CCD相机的高度,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池检测。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高度和宽度都可调节。通过调节支架的高度,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池检测,使其适用范围更广泛。

优选的,所述夹具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凹槽,所述凹槽均匀排列。

优选的,所述夹具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矩形、菱形或其他多边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 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能够自动检测电池的正负极,效率非常高,而且,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制造成本低,大大节省了企业人工成本投入。

2.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设有CCD相机,CCD相机直接拍摄电池的极向,通过控制器分析,快速筛选出装反的电池,效率非常高。

3.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CCD相机的高度、支架的高度和宽度都可调节。这样使得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池检测,使其适用范围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立体图三。

图中的数字或字母代表的相应部件的名称或流程名称:1. 基座,2. 导轨, 3. 伺服电机一, 4. 控制器, 5. 托盘, 6. 夹具,61.凹槽,7.支架, 8. 滑轨,9. 伺服电机二,10. CCD相机,11. 固定板,12. 调节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附图所示,一种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包括基座1,在基座上设有导轨2、伺服电机一3和控制器4,在导轨上设有托盘5,在托盘上设有用于装载电池的夹具6,在导轨的上方设有“冂”字形的支架7,在支架上设有滑轨8和伺服电机二9,在滑轨上设有CCD相机10,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和CCD相机都与控制器连接。CCD相机直接拍摄电池的极向,通过控制器分析,快速筛选出装反的电池,效率非常高。本实施例控制器采用电脑,伺服电机一、伺服电机二和CCD相机都直接和电脑电脑连接,通过相应的图像分析软件直接分析CCD相机拍摄的图像。

具体的,导轨有两条,且两条导轨平行设置。设置两条导轨可以保持托盘更加平稳,不过一条导轨,设置相对宽一些也可以。本实施例设置的导轨有两条。

具体的,滑轨上设有固定板11,在固定板上设有调节圆柱12,CCD相机和调节圆柱活动连接。通过调节圆柱调节CCD相机的高度,使其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池检测。

具体的,支架的高度和宽度都可调节。这样使得本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电池检测,使其适用范围更广泛。

具体的,夹具上设有用于放置电池的凹槽61,凹槽均匀排列。夹具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椭圆形、矩形、菱形或其他多边形。当然可以是其他不规则的形状。本实施例采用的是矩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中的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CCD相机设置有两个,其他的部件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设置有两个是为了实现高效率的作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三中的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夹具是月牙形状的,如图2所示,其他的部件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四中的电池正负极识别设备的夹具是矩形的,和实施例一矩形的形状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其他的部件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

以上是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