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型水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759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加工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充电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会有不同颜色、产品进入水中自动工作的充电型水温计。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温度计有电子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但是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显示,除受到温度影响外,还会受到使用时间以及电池电量等影响因素,经常测量不准确,所以经常使用的还是水银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是由水银头和体温显示臂组成,在测量体温时,直接置于腋下,但是由于体温计本身玻璃交凉,儿童会因为好动或恐惧无法积极配合,而水银温度计需要达到测量时间,才会准确,因此测量很难顺利进行,并且体温计很容易跌落而摔碎,可能会伤到儿童,并且造成汞污染。目前在儿童泡澡时,一般都是靠父母用手探量水温,或者是一次性电池的水温计,用一段时间需要更换电池,不利于环保及用户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充电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会有不同颜色、产品进入水中自动工作的充电型水温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充电型水温计,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将采集的温度信息发送给一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还电性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至少二种颜色的背光灯,所述主控板控制不同颜色的背光灯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工作,所述温度传感器、主控板、显示屏和背光灯由一充电电池供电;所述主控板受控一水浸传感器,当水温计放入水中时,所述水浸传感器检测到水时使主控板保持工作,否则控制主控板停止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显示屏为LCD屏。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显示屏上设置有一转换开关,利用转换开关能将显示屏上显示的温度数据在华氏度和摄氏度之间进行转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背光灯有橙色、绿色和红色三种;其中当被测水温小于35摄氏度时,显示屏的背光为橙色;被测水温介于35摄氏度至39摄氏度时,显示屏的背光为绿色;被测水温大于39摄氏度时,显示屏的背光为红色。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当被测水温小于35摄氏度时或被测水温大于39摄氏度时,显示屏上还同时具有不同的图标显示。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主控板还电性连接有一报警喇叭,所述当被测水温小于35摄氏度时或被测水温大于39摄氏度时,报警喇叭还同时进行声音报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充电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在测试出不同的水温范围时会有不同颜色的背光指示,产品进入水中即工作,离开水即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充电型水温计,参考图1,包括温度传感器2,所述温度传感器2将采集的温度信息发送给一主控板4,所述主控板4还电性连接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上设置有至少二种颜色的背光灯,所述主控板4控制不同颜色的背光灯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工作,所述温度传感器2、主控板4、显示屏3和背光灯由一充电电池5供电;所述主控板4受控一水浸传感器1,当水温计放入水中时,所述水浸传感器1检测到水时使主控板4保持工作,否则控制主控板4停止工作。

本水温计结构简单,充电电池5可反复充电使用,在测试出不同的水温范围时会有不同颜色的背光指示,产品进入水中即工作,离开水即停止工作。

在一实施例的充电型水温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显示屏3为LCD屏。

在一实施例的充电型水温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显示屏3上设置有一转换开关,利用转换开关能将显示屏3上显示的温度数据在华氏度和摄氏度之间进行转换。

在一实施例的充电型水温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背光灯有橙色(或蓝色)、绿色和红色三种;当被测水温小于35摄氏度(或95华氏度)时,LCD显示屏背光为橙色(或蓝色);LCD显示屏的雪花图标会闪动;被测水温介于35摄氏度(或95华氏度)至39摄氏度(102.2华氏度)时,LCD显示屏背光为绿色;被测水温大于39摄氏度(102.2华氏度)时,LCD显示屏背光为红色,LCD显示屏的太阳图标会闪动;当超出有效测试范围大于100摄氏时,LCD显示屏将显示HH.H(华氏度最大显示199.9华氏度,超出则显示HH.H),当低于有效测试范围小于0摄氏度(或32华氏度)时,显示屏将显示LL.L。

在一实施例的充电型水温计,请参考图1,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还可以是,主控板4还电性连接有一报警喇叭6,所述当被测水温小于35摄氏度时或被测水温大于39摄氏度时,报警喇叭6还同时进行声音报警,从而提示长辈注意水温。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充电型水温计进行了阐述,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