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311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



背景技术:

在混凝土竖向构件超声波检测过程中,为了保证点位准确,一般都采用木模板打孔用作混凝土部位超声波检测点定位,该种画点方式一个测区需要画点30次,两人操作,模板重量较大,操作人员工作量大。为此,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点定位工具,包括人字尺身和海绵筒,所述尺身为铝合金型材,样式为人字形,所述海绵筒为塑料材质,海绵筒后端设有调整螺丝。方便海绵筒磨损更换,通过海绵加入墨汁,可以实现超声波点位一次定位成功。但是,上述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给海绵加入墨汁,造成工作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包括架体以及设置在架体上的多个用于标记超声波点的标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装置包括一端封闭的外筒体和套装在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背离所述外筒体的一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内筒体的外径与所述外筒体的内径相一致,使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墨汁的密闭空腔;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挤出墨汁的小孔,且背离所述内筒体的一侧铺设有一层海绵;所述外筒体的端盖和内筒体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外筒体和所述内筒体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长度。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墨汁储存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密闭空腔内,又由于内筒体和外筒体的长度均小于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时的长度,使得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时,推动内筒体朝外移动,使其端盖位于外筒体外。使用时,挤压内筒体,使得密闭空腔内的墨汁从端盖上的小孔挤出,并在海绵内的毛细管作用下,浸润海绵。如此,每次定位时,只需要挤压就可以将墨汁挤出,使用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密闭空腔内的墨汁量,便于及时补充墨汁。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上设置有用于补充墨汁的空口,所述空口上具有密闭设置的橡胶。

这样,开口上的橡胶即具有自密封功能,还能够允许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方便使用注射器等进行墨汁的加注,使用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检测用超声波点定位工具,包括架体1以及设置在架体1上的多个用于标记超声波点的标记装置2,所述标记装置2包括一端封闭的外筒体21和套装在所述外筒体21内的内筒体22,所述内筒体22背离所述外筒体21的一端设置有端盖23;所述内筒体22 的外径与所述外筒体21的内径相一致,使所述内筒体22与所述外筒体2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墨汁的密闭空腔;所述端盖23上设置有用于挤出墨汁的小孔,且背离所述内筒体22的一侧铺设有一层海绵;所述外筒体21的端盖和内筒体2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外筒体21和所述内筒体22的长度均小于所述复位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的长度。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将墨汁储存在内筒体和外筒体之间的密闭空腔内,又由于内筒体和外筒体的长度均小于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时的长度,使得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时,推动内筒体朝外移动,使其端盖位于外筒体外。使用时,挤压内筒体,使得密闭空腔内的墨汁从端盖上的小孔挤出,并在海绵内的毛细管作用下,浸润海绵。如此,每次定位时,只需要挤压就可以将墨汁挤出,使用方便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

实施时,所述外筒体21采用透明材料制作。

这样,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观察密闭空腔内的墨汁量,便于及时补充墨汁。

实施时,所述外筒体21上设置有用于补充墨汁的空口,所述空口上具有密闭设置的橡胶。

这样,开口上的橡胶即具有自密封功能,还能够允许注射器的针头穿过,方便使用注射器等进行墨汁的加注,使用更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