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9370发布日期:2018-08-21 17:1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称重计量器,尤其是涉及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料罐、料仓等场景中所用到的称重模块传感器大都采用传统的悬臂梁、双悬臂梁、S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对安装高度的要求较高,而对于室内环境往往都需要做到高度尽可能低,以保证建筑物高度尽可能地降低,同时在一些特殊场合中往往对安装要求和精度也有较高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称重传感器,如图1所示,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和底板,弹性体和底板之间通过中间设置的螺栓相连接,弹性体和底板之间设置圆弧垫片。虽然该称重传感器已经将传感器的高度降低到比较低的值,但其是一个静不定的设计,受到受力状态的影响非常大,导致精度很低,且每次秤量由于受力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重复性很难保证。并且传感器略微倾斜就无法正确秤量。

同时还存在另一种称重传感器,如图2所示,所述称重传感器包含弹性体、垫块和底板,垫块与弹性体直接设置O形圈,弹性体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来配合。虽然该称重传感器高度能降到较低值且精度较高,但其安装复杂且对实际安装工况有很高要求,在工厂内精确制造的部件在现场中往往组装困难,导致方案实际实施会有较大难度,给加工和施工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且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安装在弹性体上的螺栓极易与底板接触造成传感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便于安装、称量准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超低称重传感器模块,包括弹性体、底板,所述弹性体设置在底板上方,所述弹性体与底板之间设置支撑垫块,所述弹性体设置孔口朝下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支撑垫块具有中心顶端,所述中心顶端和中心孔孔底为点接触支撑或小面积接触支撑;所述中心孔的孔壁和支撑垫块之间有间隙,所述支撑垫块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支撑垫块的头部被封装在中心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沿其轴向具有顶部的支撑连接段和下部的卡位段,所述支撑垫块沿其轴向也分为上部的支撑连接头、中部、下部的安装连接部分;支撑连接头处在支撑连接段中,两者之间具有间隙;卡位段固定有防拉环,并由所述防拉环将所述支撑连接头封装在支撑连接段中,所述防拉环和支撑垫块的中部之间具有间隙并由柔性圈或弹性圈垫紧。

进一步地,所述卡位段通过螺纹连接并焊接的方式设置所述防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垫块与底板为螺纹连接,然后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处在弹性体下方的部位设置成以与支撑垫块连接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的总体趋势为高度逐渐降低,以此保证弹性体有一定角度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为台阶孔,靠近孔口部位的直径更大;所述支撑垫块的支撑连接头较其下方的部位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孔的卡位段较支撑连接段的直径大,所述支撑垫块的支撑连接头比所述支撑垫块的中部直径大,所述支撑垫块的中部比所述支撑垫块的安装连接部分的直径大。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顶端和中心孔孔底的小面积接触支撑由中心孔底和中心底端两个弧度不同的曲面或半径不同的球面接触形成。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便于安装、称量准确,并能将高度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图1、图2分别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称重传感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超低模块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1,弹性体1呈圆板形,弹性体 1处在在底板4上方,所述弹性体1与底板4之间设置支撑垫块3;所述弹性体 1设置孔口朝下的中心孔100,支撑垫块具有中心顶端311,中心顶端311和中心孔孔底10为点接触支撑或小面积接触支撑。所述中心孔100的孔壁和支撑垫块之间有间隙101,使弹性体1必要时能相对于支撑垫块3有一定角度的活动,所述支撑垫块3安装在所述底板4上而不能活动。形成允许弹性体1相对于支撑垫块3有一定活动角度的上下摆动和以支撑垫块为中心360°旋转的模块化结构,这有效地提升了安装可行性,且对传感器现场使用性能起到了有效保障。

支撑垫块3的顶部基本呈中心对称的光滑凸弧面,其中心顶端311与孔底 10形成所述点接触支撑或小面积接触。优选地,中心孔100的孔底10也呈中心对称的光滑凸弧面,只是两者的弧度不同,孔底10的弧面更加平坦,或者优选为,所述光滑凸弧面均为球形面,只是中心孔孔底10的球径大于中心顶端311 的球径,这样,不仅形成上述点接触或小面积接触,且支撑更平稳,称量更准确

为了更便于加工、安装和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所述中心孔100为台阶孔,靠近孔口部位的直径更大;所述支撑垫块的支撑连接头较其下方的部位直径大。

所述中心孔100沿其轴向具有顶部的支撑连接段11和下部的卡位段12,所述支撑垫块3沿其轴向也分为上部的支撑连接头31、中部32、下部的安装连接部分33;支撑连接头31处在支撑连接段11中,两者之间具有间隙101;卡位段 12固定有防拉环2,并由所述防拉环将所述支撑连接头31封装在支撑连接段11 中,所述防拉环2和支撑垫块的中部32之间具有间隙并由柔性圈或弹性圈5垫紧,所述圈5可采用硅胶圈,可有效确保支撑垫块与弹性体中心孔接触位置保持稳定,防止沙尘进入,同时硅胶的弹性能保证弹性体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且硅胶具有韧性,能使弹性体1自复位,起到保证受力点位置一致和缓冲作用。这些都有效保证了传感器实际安装时的测试精度。

所述卡位段12优选通过螺纹连接并焊接放松的方式设置所述防拉环2,起到防止极端情况发生时弹性体1侧翻被拉起,加强使用安全性。所述支撑垫块3 与底板4优选为螺纹连接固定,然后焊接放松。防拉环2与弹性体1的固定连接和支撑垫块3与底板4的固定连接,当传感器被拉起时,防拉环2通过支撑垫块 3有效阻止了弹性体1被拉起,使支撑垫块3起到防止弹性体1被拉起的作用,这点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起到的安全性作用尤为重要。

为便于模块化的安装,优选地,所述底板4上端处在弹性体1下方的部位设置成以与支撑垫块连接的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的总体趋势为高度逐渐降低,比如全部或某个径向段设置为由内向外逐渐降低的斜面41,以此保证弹性体有一定角度的活动范围,并且,又能将弹性体和底板更加地接近,使整个称重传感器模块的高度降到最低,且设计应力分布最合理,因为如果受到极端侧向外力时,底板中心的垫块安装部位周围所受形变最大,而通过所述斜面,能有效保证底板中心处的厚度也是最厚;同时这样的设计还能减轻重量,降低运输成本。并且,该结构结合以上述的支撑垫块3与底板4固定和弹性体1与支撑垫块3顶部有间隙的结构,在弹性体1的四周无需再用螺栓和底板限位,保证了现场安装的简单,避免以往工厂内预装的结构在现场无法实施的窘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超低称重传感器模块通过弹性体、底板、防拉环、支撑垫块和柔性圈五者之间的配合,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将称重传感器的高度降低到最低。

附图标号40为底板的安装孔。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