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内轮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4698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内轮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的内轮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测量装置由弹簧钢片、弹簧钢固定片、拉簧调节杆、拉簧、测量位调节螺杆、上测头支杆、配重块、传感器、上测头、下测头以及固定座等组成。缺点是:1:配件太多,安装不便;2:弹簧钢片容易损坏;3:测量精度低,一致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质量稳定、可靠性高且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的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测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内轮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座、上测头、下测头、气缸以及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座由上座体和下座体构成,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一端固定相连,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另一端由一变形缝相间隔,所述上测头固定在所述上座体上,所述下侧头固定在所述下座体上,所述气缸固定在所述上座体上,气缸的活动端连接在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上座体上,所述传感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座体接触;在所述上座体上固定有一拉簧调节杆,在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一拉簧固定座,一拉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拉簧调节杆上,所述拉簧下端固定在所述拉簧固定座上。

在所述下座体上设置有一钨钢块,所述传感器的下端与所述钨钢块接触。

在所述下座体内设置有变形腔。

所述变形腔由水平方向的多道变形槽首尾连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内轮测量装置结构简单,部件少,安装方便,弹簧钢为整个测量座,不会损坏。同时,测量取值精度高,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量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测量座;11、上座体;12、下座体;13、变形缝;14、变形腔;2、气缸;3、拉簧调节杆;4、传感器;5、上测头;6、下测头;7、钨钢块;8、拉簧,9、拉簧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特微型轴承钢球选配内轮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座1、上测头5、下测头6、气缸2以及传感器4。其中测量座由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构成,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由一变形缝13相间隔。上测头5固定在上座体11上,下侧头6固定在下座体12上,气缸2固定在上座体11上,气缸的活动端连接在下座体12上,通过气缸2的作用调整上座体11和下座体12的距离。传感器4固定在上座体11上,在下座体12上设置有一钨钢块7,传感器的下端与钨钢块接触。

在上座体11上固定有拉簧调节杆3,在下座体上设置有拉拉簧固定座9。拉簧8上端固定在拉簧调节杆3上,拉簧8下端固定在拉簧固定座9上。通过调节拉簧调节杆3的高度,调节拉簧8的拉力。

参见图2,在下座体12内设置有变形腔14。在本实施例中,变形腔14由水平方向的多道变形槽首尾连接成S形或蛇形。

本实用新型内轮测量装置的测量原理是:

将轴承的内轮(内圈)放在上测头5和下测头6之间,气缸2开始动作,带动下座体12上的下测头6开始动作,通过传感器4读取数据,然后气缸2带动下测头6回复到原来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