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电泳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416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电泳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实验器材,特别是一体式电泳仪。



背景技术:

电泳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手段,而电泳仪是电泳技术得以实现的重要设备工具。所谓电泳,就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不同物质由于所带电量及分子量的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的运动速度也不同,根据这一特征,应用电泳法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或者将一定混合物组份分析或单个组份提取制备,这在临床检验或者实验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电泳仪一般由可调电源、通过引线与可调电源相连的电泳槽构成。实验操作时,在电泳槽内设置好样品后盖好电泳槽上盖,将可调电源的正负引线插头接插到电泳槽上盖上。在实验完毕后如果忘记关闭电源的情况下易发生触电危险,而且插头经常插拔易造成接触不良。可调电源的正、负引线插头和电泳槽上盖上正、负插孔形状一样,即使正负极有颜色的区别,但还是容易插错,造成电泳方向相反,致使电泳实验失败。在公告号为CN205092340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泳仪和配套电源的接合装置,通过连接一提示转接装置来防止正、负极的误插。但实验室中需要使用的电泳槽及电泳仪很多,接线过多,这样占据了大量的实验空间,易造成实验室的凌乱,影响实验室整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电泳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电泳仪,包括:集成为一体的电源单元、底座、至少一个电泳槽、电泳槽托盘、上盖,所述电泳槽设置在所述电泳槽托盘上,所述电泳槽托盘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电泳槽托盘与所述电源单元间设有第一电源连接部,所述电泳槽与电泳槽托盘间设有第二电源连接部,电泳槽内正负电极经过所述第二电源连接部、第一电源连接部与所述电源单元的输出端正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电泳槽直接放置在电泳槽托盘上即可接通电源,盖好上盖即可进行电泳实验,安全方便;电泳槽托盘上可以放置多个电泳槽同时进行实验,减少了仪器设备和各种连接线路,节约了空间,使整个实验室更为整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源连接部包括设在所述电泳槽托盘边部的第一插头、设在电源单元上的第一插口,所述电泳槽托盘与所述底座间设有导向机构,所述电泳槽托盘可沿导向机构在所述底座上作前后移动。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电泳槽托盘,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泳槽托盘在靠电源单元的端部设有导向轴,所述电源单元上设有位置与所述导向轴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导向轴上设有圆周向的弧状凹槽,所述定位孔内壁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尾部设有压簧,限位销头部与所述弧状凹槽相匹配。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导向轴与定位孔配合提高了电泳槽托盘移动的位置精度,确保第一插头与第一插口顺利稳定接合;限位销与弧状凹槽配合,限定了电泳槽托盘位置,提高装置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源连接部包括:设在所述电泳槽托盘上表面的至少一组正定位导柱、负定位导柱,设在所述电泳槽底面的正定位槽、负定位槽;所述正定位导柱与所述正定位槽相匹配,所述正定位导柱、正定位槽内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导电触片、第一导电触点;所述负定位导柱与所述负定位槽相匹配,所述负定位导柱、负定位槽内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导电触片、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一导电触片、第二导电触片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部的正负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触点、第二导电触点分别与所述电泳槽内正负电极电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确保电泳槽与电泳槽托盘之间的稳定接合导通,提高电泳槽的稳定性和安装便利性。

进一步地,所述正定位导柱与负定位导柱的外形尺寸不同,所述正定位槽与负定位槽的外形尺寸不同。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泳槽的不正当安装,防止正负电极反向。

进一步地,所述电泳槽托盘上设有对应每个电泳槽的、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导电触片与第一电源连接部连接回路的开关按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单独控制每一个电泳槽电路的通断,提高实验操作便利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除雾降温循环系统,所述除雾降温循环系统包括风扇、散热片、制冷片、循环风道,所述循环风道的进风口设在底座的前端,出风口设在底座的后端,在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端依次设置风扇、制冷片、散热片,所述循环风道的出风口朝向电泳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电泳仪箱体内前后形成冷却气流循环,使电泳仪内部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可以防止电泳产生热量导致的上盖结雾,便于实验人员观察。

进一步地,所述电泳槽托盘上设有漏液孔,所述循环风道设于底座内,所述漏液孔经管路与循环风道连通,所述循环风道底部设有过滤吸附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使电泳仪始终保持干净卫生,减少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水平度指示装置,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调节水平度的高度调节机构。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方便调节底座水平度,使电泳槽内电泳液保持平衡,提升实验结果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电泳槽托盘为拼接式结构,可由至少一块托盘小块组合而成;所述底座上设有两道横向滑槽、两道纵向滑槽,两道横向滑槽间连接有可移动的纵向规制板,两道纵向滑槽间连接有可移动的横向规制板;其中一道横向滑槽、一道纵向滑槽内分别设有正、负导电条,所述正、负导电条分别与所述电源单元中输出端正负极电连接;所述托盘小块内横向、纵向均设有定位导通机构,所述定位导通机构包括顶杆、伸缩定位杆、导电触杆,所述顶杆尾部设有弹簧,顶杆杆身上设有两处斜面结构,所述伸缩定位杆、导电触杆杆身上套设有回位弹簧,所述伸缩定位杆、导电触杆尾端抵触在所述顶杆上的斜面结构处,自由状态下,顶杆头部露出托盘小块外侧壁;顶杆头部受力收缩后,所述斜面结构带动所述伸缩定位杆、导电触杆伸出所述托盘小块的外侧壁;与所述伸缩定位杆、导电触杆同轴线位置的托盘小块对立侧面上设有定位侧孔、触片侧孔;在横向侧面的所述触片侧孔内设有第三导电触片,所述第三导电触片与第一导电触片、横向侧面的导电触杆电连接,在纵向侧面的所述触片侧孔内设有第四导电触片,所述第四导电触片与第二导电触片、纵向侧面的导电触杆电连接。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托盘小块间位置稳定,连接方便快速,可以根据需要拼接合适规格和数量的托盘小块,以适应不同实验需求,提高电泳仪的通用性,降低客户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轴与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托盘小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托盘小块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水平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垂直电泳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电源单元;2-底座;21-导向机构;22-水平度指示装置;23-横向滑槽;231-正导电条;24-纵向滑槽;241-负导电条;25-横向规制板;26-纵向规制板;3-电泳槽托盘;31-正定位导柱;311-第一导电触片;32-负定位导柱;321-第二导电触片;33-开关按钮;34-漏液孔;35-托盘小块;351-定位侧孔;352-触片侧孔;353-第三导电触片;354-第四导电触片;4-电泳槽;41-正定位槽;411-第一导电触点;42-负定位槽;421-第二导电触点;43-水平电泳槽;431-缓冲液腔;432-置胶平台;433-电泳槽正电极;434-电泳槽负电极;44-垂直电泳槽;441-电泳槽体;442-紧固组件;443-支架;444-玻璃片;445-紧固旋钮;446-正中继触片;447-负中继触片;448-正中继触点;449-正中继触点;5-上盖;6-第一电源连接部;61-第一插头;62-第一插口;63-导向轴;631-弧状凹槽;64-定位孔;641-限位销;7-第二电源连接部;8-所述除雾降温循环系统;81-风扇;82-散热片;83-制冷片;84-循环风道;841-过滤吸附层;9-定位导通机构;91-顶杆;911-斜面结构;92-伸缩定位杆;93-导电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体式电泳仪,包括:集成为一体的电源单元1、底座2、至少一个电泳槽4、电泳槽托盘3、上盖5,电泳槽4设置在电泳槽托盘3上,电泳槽托盘3设置在底座2上,电泳槽托盘3与电源单元1间设有第一电源连接部6,电泳槽4与电泳槽托盘3间设有第二电源连接部7,电泳槽4内正负电极经过所述第二电源连接部7、第一电源连接部6与电源单元1的输出端正负极电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泳槽4直接放置在电泳槽托盘3上即可接通电源,盖好上盖5即可进行电泳实验,安全方便;电泳槽托盘上可以放置多个电泳槽同时进行实验,减少了仪器设备和各种连接线路,节约了空间,使整个实验室更为整洁。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快速稳定接合第一电源连接部的目的,第一电源连接部6包括设在电泳槽托盘3边部的第一插头61、设在电源单元1上的第一插口62,电泳槽托盘3与底座2间设有导向机构21,电泳槽托盘3可沿导向机构21在底座2上作前后移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更换不同型号的电泳槽托盘,安装方便,结构稳定。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提高位置精度的目的,电泳槽托盘3在靠电源单元1的端部设有导向轴63,电源单元1上设有位置与导向轴63相匹配的定位孔64,导向轴63上设有圆周向的弧状凹槽631,定位孔64内壁上设有限位销641,限位销641尾部设有压簧,限位销641头部与弧状凹槽631相匹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导向轴63与定位孔64配合提高了电泳槽托盘3移动的位置精度,确保第一插头61与第一插口62顺利稳定接合;限位销641与弧状凹槽631配合,限定了电泳槽托盘3位置,提高电泳仪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快速稳定接合第二电源连接部的目的,第二电源连接部7包括:设在电泳槽托盘3上表面的至少一组正定位导柱31、负定位导柱32,设在电泳槽4底面的正定位槽41、负定位槽42;正定位导柱31与正定位槽41相匹配,正定位导柱31、正定位槽41内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一导电触片311、第一导电触点411;负定位导柱32与负定位槽42相匹配,负定位导柱32、负定位槽42内分别设有相匹配的第二导电触片321、第二导电触点421;第一导电触片311、第二导电触片321分别与第一电源连接部6的正负电极电连接,第一导电触点411、第二导电触点421分别与电泳槽4内正负电极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确保电泳槽4与电泳槽托盘3之间的稳定接合导通,提高电泳槽4的稳定性和安装便利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防止误装的目的,正定位导柱31与负定位导柱32的外形尺寸不同,正定位槽41与负定位槽42的外形尺寸不同。例如,正定位导柱31/正定位槽41的外径设为15mm,负定位导柱32/负定位槽42的外径则设为20mm。例如,正定位导柱31/正定位槽41的外形设为圆形,负定位导柱32/负定位槽42的外形则设为方形或三角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进一步防止电泳槽4的不正当安装,防止正负电极反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防止误装的目的,第二电源连接部7包括设在电泳槽托盘3上表面的一个定位导柱、设在电泳槽4底面的一个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设有与电泳槽4内正负电极电连接的正负两触点,两触点相互绝缘隔离,一个设置在定位槽中心位置,另一个设置在定位槽边部位置;所述定位导柱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内正负触点相匹配的正负触点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可以防止电泳槽4的不正当安装,防止正负电极反向。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独立控制每个电泳槽安装位的目的,电泳槽托盘3上设有对应每个电泳槽4的、用于导通或断开所述第一导电触片311与第一电源连接部6连接回路的开关按钮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单独控制每一个电泳槽电路的通断,提高实验操作便利性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除雾冷却的目的,还包括除雾降温循环系统8,除雾降温循环系统8包括风扇81、散热片82、制冷片83、循环风道84,循环风道84的进风口设在底座2的前端,出风口设在底座2的后端,在循环风道84的出风端依次设置风扇81、制冷片83、散热片82,循环风道84的出风口朝向电泳槽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泳仪箱体内前后形成冷却气流循环,使电泳仪内部温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可以防止电泳产生热量导致的上盖结雾,便于实验人员观察。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疏导漏液的目的,电泳槽托盘3上设有漏液孔34,循环风道84设于底座2内,漏液孔34经管路与循环风道84连通,循环风道84底部设有过滤吸附层84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电泳仪始终保持干净卫生,减少对实验人员的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稳定电泳液液面的目的,底座2上设有水平度指示装置22,底座2上还设有调节水平度的高度调节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调节底座水平度,使电泳槽内电泳液保持平衡,提升实验结果准确度。

如图7-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达到提高电泳仪通用性的目的,电泳槽托盘3为拼接式结构,可由至少一块托盘小块35组合而成;底座2上设有两道横向滑槽23、两道纵向滑槽24,两道横向滑槽23间连接有可移动的纵向规制板26,两道纵向滑槽24间连接有可移动的横向规制板25;其中一道横向滑槽23、一道纵向滑槽24内分别设有正导电条231、负导电条241,正、负导电条231/241分别与电源单元1中输出端正负极电连接;托盘小块35内横向、纵向均设有定位导通机构9,定位导通机构9包括顶杆91、伸缩定位杆92、导电触杆93,顶杆91尾部设有弹簧,顶杆91杆身上设有两处斜面结构911,伸缩定位杆92、导电触杆93杆身上套设有回位弹簧,伸缩定位杆92、导电触杆93尾端抵触在顶杆91上的斜面结构911处,自由状态下,顶杆91头部露出托盘小块35外侧壁;顶杆91头部受力收缩后,斜面结构911带动伸缩定位杆92、导电触杆93伸出托盘小块35的外侧壁;与伸缩定位杆92、导电触杆93同轴线位置的托盘小块35对立侧面上设有定位侧孔351、触片侧孔352;在横向侧面的触片侧孔352内设有第三导电触片353,第三导电触片353与第一导电触片311、横向侧面的导电触杆93电连接,在纵向侧面的触片侧孔352内设有第四导电触片354,第四导电触片354与第二导电触片321、纵向侧面的导电触杆93电连接。如图10所示,拼接托盘小块35时,只需要将合适数量的托盘小块35整齐平放在底座2内,靠上横向规制板25、纵向规制板26,顶杆91被压下,伸缩定位杆92进入到相邻托盘小块35的定位侧孔351内,托盘小块35各方向均有定位,连接可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托盘小块35间位置稳定,连接方便快速,可以根据需要拼接合适规格和数量的托盘小块,以适应不同实验需求,提高电泳仪的通用性,降低客户使用成本。

如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泳槽4为水平电泳槽43,其两端为缓冲液腔431,中间为置胶平台432,两端缓冲液腔431边部分别设置电泳槽正、负电极433/434,电泳槽正、负电极433/434通过导线与电泳槽底部的第一导电触点411、第二导电触点421连接。

如图12-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电泳槽4为垂直电泳槽44,包括电泳槽体441、多个紧固组件442;紧固组件442包括支架443、玻璃片444、紧固旋钮445,玻璃片444放置在支架443的安装槽内,由紧固旋钮445紧固,安装槽槽壁上还设有减震条;电泳槽体441两边部分别设有多组正、负中继触片446/447,支架443上设有与正、负中继触片446/447相匹配的正、负中继触点448/449,正、负中继触片446/447通过导线与电泳槽底部的第一导电触点411、第二导电触点421连接,正、负中继触点448/449分别与支架443上的电泳槽正、负电极433/434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胶料置于玻璃片444中,再安装到紧固组件442中,直接放入电泳槽体441内,关闭电泳仪上盖即可进行实验,不需要额外的连接电源线的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