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7417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实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



背景技术:

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是用聚丙烯酰氨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中,为保证结果中条带形状规则、灰度均一,上样位置应尽量在每个孔的正中间;并且为防止上样量不准确、不均一及上样孔间交叉污染的问题,应避免样本溢出孔外。因此,上样位置及防止样本溢出在实验过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实结果验。目前,上样过程是采用微量上样针将不同蛋白的样品一格一格注射到凝胶顶部梳状齿槽中。然而,在使用时常出现以下问题:上样位置不易控制,上样量较大或上样速度太快致使样品溢出梳状齿槽,影响实验结果的美观性及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样位置不易控制及样品易溢出梳状齿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包括设置于聚丙烯酰氨凝胶上方的挡块,所述挡块底部与聚丙烯酰氨凝胶顶部的梳齿状齿槽相应位置设置有封堵住梳齿状齿槽的突起,在所述挡块上表面与所述梳齿状齿槽中心位置相应位置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挡块底部突起下表面的加样孔。

优选的,所述挡块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将所述挡块固定于其电泳装置上的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向下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内侧包覆于电泳装置上。

优选的,所述挡块由橡胶或硬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挡块底部突起,防止蛋白样品溢出;当蛋白样品充满挡块底部的突起与梳齿结构构成的封闭空间时,对加样枪头造成压力,使得加样枪头无法继续加样,且上样孔位置对应于梳齿结构中心位置,可实现加样枪头的定位,可实现精准上样,且加样枪头不会刺破凝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的A-A剖视图。

图中:1-前夹板、2-后夹板、3-聚丙烯酰氨凝胶、4-梳齿状齿槽、5-挡块、6-加样孔、7-固定部、8-加样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上样前,先准备电泳装置:包括平行设置且不相贴合的前夹板1、后夹板2;在所述前夹板1和后夹板2围成的腔体内注入聚丙烯酰氨溶液,然后插入电泳梳子,待聚丙烯酰氨凝固后拔出电泳梳子,电泳梳子采用通用的型号,最终形成聚丙烯酰氨凝胶3;所述聚丙烯酰氨凝胶3顶部形成梳齿状齿槽4。后夹板2高度大于所述聚丙烯酰氨凝胶3高度。

一种可定位防溢出的蛋白跑胶电泳上样器:包括在聚丙烯酰氨凝胶3上方设置橡胶制成的挡块5,所述挡块5底部与梳齿状齿槽4相应位置设置有封堵住梳齿状齿槽4的突起,在所述挡块5上表面与所述梳齿状齿槽4中心位置相应位置竖直开设有贯穿所述挡块5底部突起下表面的上样孔6。在所述挡块5靠后夹板2一侧设置有将所述挡块固定于其邻近夹板顶部的固定部7。所述固定部7为向下开口结构,开口结构内侧包覆于夹板前、后及顶部外表面。按上述连接方法将上样器固定在电泳装置上。

使用时,将加样枪8的枪头(注射针)插入加样孔6内向梳齿状齿槽4内注入样品,待样品充满梳齿状齿槽4后,蛋白样品对加样枪头(注射针)产生压力,使得样品无法继续注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