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6637发布日期:2018-07-07 07:2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监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



背景技术:

地质雷达探测仪是利用无线电波的反射原理来探测地下或隧道前方未掘进处不同介质分布及位置的勘探仪器,它可以对隧道实施超前探测,也可以对公路、铁路的边坡及路面的整体质量进行检测,还可以探测地下的金属和非金属。

一般地质雷达探测仪都需要贴近地面进行探测,导致地质雷达一般都设置的很低,在地质雷达探测仪移动的时候,由于地面的起伏,容易使地质雷达和地面之间发生刮蹭,导致地质雷达的损坏,不仅如此,一般地质雷达探测仪上都设置有显示屏来显示探测结果,由于显示屏固定设置在地质雷达探测仪上,导致不同身高的人在使用仪器的过程中,可能有一部分人会因为反光无法看清显示屏,从而导致误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包括显示屏、第一支撑杆、底座、至少两个移动轮、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下方,至少两个移动轮均设置在底座的下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底座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杆的上方,所述显示屏设置在调节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和调节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杆、驱动组件、第三支撑杆和两个开槽,两个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两端,两个开槽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杆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两个传动组件与第三支撑杆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限位块、第二传动杆和移动块,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移动块套设在第二支撑杆上,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块上,所述限位块设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铰接处,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开槽内;

其中,在地质雷达探测仪在地面移动的时候,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两个丝杆转动,从而驱动移动块沿着第二支撑杆的方向左右移动,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开槽驱动第三支撑杆上下移动,通过第三支撑杆驱动地质雷达的升降,使地质雷达探测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地面凸起,可以将车上的地质雷达升起,避免了地质雷达和地面的刮蹭,降低了由于地质雷达损坏造成的损失;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电机、驱动轮、连接块、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支撑杆和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四支撑杆的下方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在驱动轮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杆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接杆铰接在第四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铰接在显示屏上;

其中,当显示屏因角度不对而无法看清时,通过第二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从而通过连接块和第二连接杆的作用驱动第三连接杆左右移动,在第三连接杆的作用下使第五连接杆绕着与第四支撑杆的铰接点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推拉显示屏,使显示屏绕着与第四支撑杆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显示屏的角度调节,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显示屏的数据,降低了误操作发生的几率。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推动地质雷达探测车,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上端还设有扶手。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移动块的左右移动,实现地质雷达的升降,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丝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与两个丝杆均传动连接,两个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三连接杆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方还设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下方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套设在第三连接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移动块的左右移动,实现地质雷达的升降,所述移动块还套设在丝杆上,所述移动块的内部设有与丝杆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地质雷达探测车对隧道结构的监测,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方还设有地质雷达。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显示屏的角度调节,所述连接块设置在驱动轮上靠近驱动轮圆周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显示屏和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工作电源模块、显示控制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屏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与电机控制模块电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是用来控制的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不仅可以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对地质雷达探测仪各部件的控制,提高了地质雷达探测仪的智能化程度,显示控制模块是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屏显示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工作状态,无线通讯模块是用来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天线来接收远程控制信号,工作电源模块是用来控制电源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蓄电池给地质雷达探测仪各部件供电,电机控制模块是用来控制电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启停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工作时间,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地质雷达探测仪的远程控制,所述底座的内部还设有天线,所述天线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中,通过升降组件使地质雷达探测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地质雷达的升降,避免地质雷达因为与地面凸起之间的刮蹭而造成的损坏,降低了损失,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自由调节显示屏的角度,使工作人员在操作显示屏的时候,不会因为显示屏的角度不对而看不清显示屏,降低了误操作的几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图中:1.扶手,2.显示屏,3.第一支撑杆,4.底座,5.移动轮,6.地质雷达,7.第一传动杆,8.第二支撑杆,9.丝杆,10.第二传动杆,11.移动块,12.第一电机,13.限位块,14.开槽,15.第三支撑杆,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电机,18.驱动轮,19.连接块,20.第二连接杆,21.第三连接杆,22.导向块,23.第四连接杆,24.第四支撑杆,25.第五连接杆,26.天线,27.无线通讯模块,28.中央控制模块,29.显示控制模块,30.蓄电池,31.工作电源模块,32.电机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包括显示屏2、第一支撑杆3、底座4、至少两个移动轮5、升降机构、调节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4的下方,至少两个移动轮5均设置在底座4的下方两侧,所述第一支撑杆3设置在底座4的一侧,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杆3的上方,所述显示屏2设置在调节机构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和调节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杆8、驱动组件、第三支撑杆15和两个开槽14,两个传动组件分别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的两端,两个开槽14分别设置在第三支撑杆15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的上方,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两个传动组件与第三支撑杆15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杆7、限位块13、第二传动杆10和移动块11,所述第一传动杆7的一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杆8上,所述第一传动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10的一端铰接,所述移动块11套设在第二支撑杆8上,所述第二传动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移动块11上,所述限位块13设置第一传动杆7和第二传动杆10的铰接处,所述限位块13设置在开槽14内;

其中,在地质雷达探测仪在地面移动的时候,通过第一电机12驱动两个丝杆9转动,从而驱动移动块11沿着第二支撑杆8的方向左右移动,在第一传动杆7和第二传动杆10的作用下,驱动限位块13上下移动,从而通过开槽14驱动第三支撑杆15上下移动,通过第三支撑杆15驱动地质雷达6的升降,使地质雷达探测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地面凸起,可以将车上的地质雷达6升起,避免了地质雷达6和地面的刮蹭,降低了由于地质雷达6损坏造成的损失;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16、第二电机17、驱动轮18、连接块19、第二连接杆20、第三连接杆21、第四支撑杆24和第五连接杆25,所述第二电机17设置在第四支撑杆24的下方一侧,所述第二电机17与驱动轮18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块19设置在驱动轮18上,所述第二连接杆20的一端铰接在连接块19上,所述第二连接杆20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接杆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21的另一端与第五连接杆25的下端铰接,所述第五连接杆25铰接在第四支撑杆24的另一端,所述第五连接杆25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16铰接在显示屏2上;

其中,当显示屏2因角度不对而无法看清时,通过第二电机17驱动驱动轮18转动,从而通过连接块19和第二连接杆20的作用驱动第三连接杆21左右移动,在第三连接杆21的作用下使第五连接杆25绕着与第四支撑杆24的铰接点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连接杆16推拉显示屏2,使显示屏2绕着与第四支撑杆24的铰接点转动,从而实现了显示屏2的角度调节,使人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显示屏的数据,降低了误操作发生的几率。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推动地质雷达探测车,所述第一支撑杆3的一侧上端还设有扶手1。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移动块11的左右移动,实现地质雷达6的升降,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丝杆9和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设置在第二支撑杆8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12与两个丝杆9均传动连接,两个丝杆9的螺纹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为了使第三连接杆21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所述第四支撑杆24的下方还设有第四连接杆23,所述第四连接杆23的下方设有导向块22,所述导向块22套设在第三连接杆21上。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移动块11的左右移动,实现地质雷达6的升降,所述移动块11还套设在丝杆9上,所述移动块11的内部设有与丝杆9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地质雷达探测车对隧道结构的监测,所述第三支撑杆15的下方还设有地质雷达6。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显示屏2的角度调节,所述连接块19设置在驱动轮18上靠近驱动轮18圆周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机构包括显示屏2和设置在底座4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28,与中央控制模块28电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27、工作电源模块31、显示控制模块29和电机控制模块32,所述显示屏2与显示控制模块29电连接,所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7均与电机控制模块32电连接。

其中,中央控制模块28是用来控制的模块,中央控制模块28不仅可以是PLC,还可以是单片机,通过中央控制模28块对地质雷达探测仪各部件的控制,提高了地质雷达探测仪的智能化程度,显示控制模块29是用来控制显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显示屏2显示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工作状态,无线通讯模块27是用来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天线26来接收远程控制信号,工作电源模块31是用来控制电源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蓄电池30给地质雷达探测仪各部件供电,电机控制模块32是用来控制电机的模块,在这里,用来控制第一电机12和第二电机17的启停

作为优选,为了延长地质雷达探测仪的工作时间,所述底座4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30,所述蓄电池30与工作电源模块31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地质雷达探测仪的远程控制,所述底座4的内部还设有天线26,所述天线26与无线通讯模块27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隧道结构检测的地质雷达探测仪中,通过升降组件使地质雷达探测车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现地质雷达6的升降,避免地质雷达6因为与地面凸起之间的刮蹭而造成的损坏,降低了损失,不仅如此,通过调节机构可以自由调节显示屏2的角度,使工作人员在操作显示屏2的时候,不会因为显示屏2的角度不对而看不清显示屏,降低了误操作的几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