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振器示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983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减振器示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测试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减振器示功特性检测的汽车减振器示功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大力提倡,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越来越多。悬挂系统是新能源汽车重要总成之一,悬挂系统的技术状况和工作性能,对汽车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悬挂系统通常由弹性元件、导向装置、减振器、缓冲块和横向稳定器等部分组成,因而,减振器是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可以迅速衰减车架与车身的振动,改善新能源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而减震器是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震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因此,应使减震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减振器示功机是在减振器的生产过程中,对减振器进行示功试验,并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的设备之一,特别是减振器在封口或焊接前,通过减振器示功机检测其性能是否达到技术规范所要求的指标,才能保证封口或焊接后的减振器质量合格、性能可靠,这样才能保证可靠、批量地投入到生产车间。目前应用的减振器示功机多为弹簧扭杆检测、手动锁紧,检测错误率高、生产效率低、人工操作强度大,且只能在一个速度点检测,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且能够检测不同速度、不同行程条件下减振器示功特性的汽车减振器示功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振器示功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驱动装置和紧固装置;所述机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面设置有两导柱,所述基座的两侧分别设置一滚珠丝杠升降机,两所述滚珠丝杠升降机的输出端共同连接一滑动设置在两所述导柱上的移动梁;所述移动梁底面设置有一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的底端设置有一用于安装减振器连杆的上卡具;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丝杠,所述丝杠上螺接一滑套,所述滑套的顶部穿出所述基座连接一用于安装减振器外筒的下卡具;所述紧固装置包括两块底板,每一所述底板套设在一所述导柱上,每一所述底板与所述移动梁之间设置有一对连接瓦,且所述底板、连接瓦和移动梁固定连接成一体;两所述连接瓦内对称地设置有一前紧固瓦座和一后紧固瓦座,所述前紧固瓦座和后紧固瓦座的内圆弧壁上设置有一紧固瓦,所述前紧固瓦座和后紧固瓦座的两侧分别穿设有一拉杆;两所述拉杆的前端凸缘定位在所述前紧固瓦座上,两所述拉杆的后端共同连接一作用板;在每一所述底板上支承有一带轮,两所述带轮通过齿形带连接;每一所述带轮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一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通过螺纹穿过所述作用板中心的螺孔,顶在所述后紧固瓦座上;在其中一块所述底板上固定连接一锁紧电机,所述锁紧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装置连接位于该块所述底板上的所述带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测控系统,所述测控系统分别电连接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滚珠丝杠升降机、伺服电机和锁紧电机的启停控制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导柱的顶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导柱直径的限位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为两所述导柱顶端共同连接的固定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后紧固瓦座与所述螺杆的接触面为一平面。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紧固瓦座与所述螺杆的接触面上设置一具有平面的受力块。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一机架,机架上部的移动梁底面设置了一安装减振器连杆的上卡具,机架下部的基座上设置了由伺服电机通过带传动装置带动的一丝杠,在丝杠上部通过螺纹连接有一滑套,在滑套顶端连接了一安装减振器外筒的下卡具,因此通过伺服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便会带动滑套上下运动,从而带动下卡具和减振器外筒上下运动,以实现对减振器示功特性的检测。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伺服电机通过丝杠和滑套机构带动减振器外筒上下运动,而伺服电机电连接测控系统,通过测控系统可以对伺服电机每一次运转时的转速和转动圈数进行设定,即对减振器外筒的运动速度和行程进行设定,因此本实用新型一次装卡可以对多个速度点、多个行程进行检测,并在测控系统中绘出示功图、标注出相应的最大与最小阻尼力值,还可以根据测控系统中预先设定的上、下极限阻尼力值自动判断其测量值是否合格。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移动梁底面设置了一套设在导柱上的紧固装置,紧固装置由一锁紧电机通过带传动装置驱动,因此在移动梁的高度调整好后,可以通过锁紧电机驱动紧固装置将移动梁锁紧在导柱上,使其不能向下滑动,从而保证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且提高了检测精度。4、本实用新型的紧固装置设置了一对紧固瓦座和顶在后部的紧固瓦座外壁的一螺杆,且在后部的紧固瓦座外壁与螺杆的接触处设置了一具有平面的受力块,因此可以避免螺杆直接挤压紧固瓦座而造成紧固瓦座受损,有效地延长了紧固装置的使用寿命。5、本实用新型由结合国内减振器行业的具体情况而研制生产的减振器专用检测设备,采用电脑、数据采集及工控系统等检测工具,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检测精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减振器的示功特性检测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应当理解,附图的提供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它们不应该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0、驱动装置20、紧固装置30和测控系统(图中未示出)。

其中,机架10包括基座11,基座11顶面间隔固定连接两导柱12;基座1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滚珠丝杠升降机13,滚珠丝杠升降机13的输出端14共同连接一滑动设置在两导柱12上的移动梁15。移动梁15底面设置有电连接测控系统的一拉压力传感器16,拉压力传感器16的底端固定连接一用于安装减振器连杆51的上卡具17。

如图1、图3所示,驱动装置20包括固定连接在基座11上的一伺服电机21,伺服电机21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装置22连接一丝杠23,丝杠23通过外螺纹连接一滑套24,滑套24的顶部穿出基座11连接一用于安装减振器外筒52的下卡具25。

如图1、图4所示,紧固装置30包括两块底板31,每一底板31套设在一个导柱12上。每一底板31与移动梁15之间左、右对称地设置有一对连接瓦32,且通过螺栓33将底板31、连接瓦32和移动梁15连接成一体。两连接瓦32内对称地设置有一前紧固瓦座34和一后紧固瓦座35,前紧固瓦座34和后紧固瓦座35的内圆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与其配合的紧固瓦36,前紧固瓦座34和后紧固瓦座35的两侧分别穿设有一拉杆37。两拉杆37的前端凸缘38定位在前紧固瓦座34上,两拉杆37的后端共同连接一作用板39。在每一底板31后部通过一支撑座40连接一带轮41,带轮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42连接一螺杆43,螺杆43的前端通过螺纹穿过作用板39中心的螺孔,顶在后紧固瓦座35外壁上。

如图1、图2所示,在紧固装置30的其中一块底板31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锁紧电机44,锁紧电机44的输出端通过带传动装置45带动该侧底板31上设置的带轮41,该带轮41通过齿形带连接另一侧底板31上的带轮41。

本实用新型的测控系统采用常规设计,测控系统分别电连接滚珠丝杠升降机13、伺服电机21和锁紧电机44的启停控制装置,测控系统还可以根据检测需要预先设定每一次测试时伺服电机21的转速和所转动的圈数,从而实现对滑套24上升速度和上升高度的调节,即,实现对示功机激振速度和激振振幅的调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移动梁15在高度调解的过程中脱离导柱12,可以在导柱12的顶端设置一直径大于导柱12直径的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可以是在两导柱1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的一固定梁18。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螺杆43与后紧固瓦座35之间发生侧滑,可以在后紧固瓦座35的外壁与螺杆43的接触处设置一平面,还可以在后紧固瓦座35的接触面设置一具有平面的受力块(图中未示出),以避免后紧固瓦座35长期受力而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测控系统调试控制过程如下:

1)伺服电机21启动,通过带传动装置22带动丝杠23转动,进而通过滑套24带动下卡具25运行至最低位置,伺服电机21停止,将待检测的减振器外筒52固定在下卡具25上;

2)滚珠丝杠升降机13启动,通过其伸出端14带动移动梁15向上或向下移,当移动梁15底部的上卡具17移动到与减振器连杆51的连接位置时,滚珠丝杠升降机13停止,将上卡具17与连杆51连接;

3)锁紧电机44启动,通过带传动装置45带动两个带轮41同时转动,进而通过两带轮41带动两螺杆43转动,每一螺杆43的转动带动一侧的作用板39拉动该作用板39上的两拉杆37向后运动,使该侧的前部紧固瓦座34向后部紧固瓦座35合拢,迫使两紧固瓦座34、35上的紧固瓦36抱紧该侧的导柱12,锁紧电机44停止,移动梁15被固定在两个导柱12上;

4)根据待检测的减振器50的长度和测试要求,设定伺服电机21每一次测试的转速和所转动的圈数,以设定滑套24的激振速度和激振行程,同时在测控系统中预先设定被测减振器的上、下极限阻尼力值;

5)启动伺服电机21,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测试,测试的过程中,拉压力传感器16将每次测试所获取的阻尼力值传输给测控系统;

6)测试完成后,测控系统根据预先设定的上、下极限阻尼力值自动判断拉压力传感器16获取的阻尼力值是否合格,并画出待检测的减振器50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

上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结构、连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等同变换和改进,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