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4470发布日期:2018-12-28 21:5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属于便携式检测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不断壮大,由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生活排放垃圾越发增加,空气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有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且空气质量不佳会给人体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例如肺结核、支气管炎等等病症,因此空气质量检测以及空气净化的改进以及普及刻不容缓。

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检测过后的数据值打印出,使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数据进行抄写,操作性较差且不方便进行汇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检测过后的数据值打印出,使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数据进行抄写,操作性较差且不方便进行汇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其结构包括提把、检测头、检测打印装置、打印盖板、数值表、操作框、操作按钮,所述检测打印装置前端的中部设有操作框,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数值表为正方形结构且安装在操作框的中部,所述提把为u型结构且开口两端分别与检测打印装置上方的中部焊接,所述检测头设于提把的后端与检测打印装置垂直连接,所述打印盖板安装在检测打印装置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操作按钮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操作框的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检测打印装置包括防护主体、啮合轴轮、螺杆架、锥形齿轮、螺杆套筒、传动拉绳、打印装置、移动锁定装置、驱动电机、传动杆套装置、啮合转盘、一号导轮、传接拉绳、二号导轮、啮合拖拉装置、弹簧锁定装置,所述防护主体上方的右侧与弹簧锁定装置垂直焊接,所述啮合轴轮与螺杆架下方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螺杆架与防护主体上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锥形齿轮设于螺杆架的左侧与防护主体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螺杆套筒设于锥形齿轮的左侧且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拉绳的两端分别与螺杆套筒的左侧和打印装置的左侧相互锁接,所述打印装置设于锥形齿轮的下方,所述移动锁定装置与防护主体左侧的中部垂直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防护主体的左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传动杆套装置设于防护主体下方的中部且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啮合转盘为圆形结构且设于传动杆套装置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一号导轮位于啮合转盘的右侧与防护主体焊接,所述传接拉绳的一端与啮合转盘的中部锁接,所述传接拉绳的另一端通过一号导轮和二号导轮与啮合拖拉装置相互啮合,所述二号导轮设于一号导轮的右上方与防护主体焊接,所述啮合拖拉装置安装在防护主体右侧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弹簧锁定装置与啮合轴轮的中部锁接,采用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打印装置包括啮合螺杆、锁接筒、传动转盘、转动接杆、转轮筒、印墨转筒、安装外壳,所述啮合螺杆与传动转盘左侧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锁接筒右侧的中部与啮合螺杆垂直连接,所述传动转盘安装在安装外壳左侧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转动接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转动接杆分别安装在转轮筒的左右两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转轮筒设于印墨转筒的下方,所述印墨转筒设于安装外壳的中部且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外壳为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锁定装置包括固定外壳、滑动槽、套块、复位弹簧、滑动块、垂直接杆、啮合齿杆,所述固定外壳内部的上方设有滑动槽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有滑动块,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块设于固定外壳的左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套块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垂直接杆相连接,所述滑动块设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垂直接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垂直接杆分别与啮合齿杆上方的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所述啮合齿杆下方的右侧与啮合拖拉装置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套装置包括套接杆、套筒、传动接绳、卷绳筒套、垂直套柱、锥形啮合螺杆,所述套接杆的右侧与套筒左侧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套筒设于卷绳筒套的上方,所述传动接绳的一端与套筒锁接,所述传动接绳的另一端与卷绳筒套锁接,所述卷绳筒套右侧的中部与锥形啮合螺杆垂直连接,所述垂直套柱的内部设有锥形啮合螺杆且与防护主体垂直焊接,所述锥形啮合螺杆的右侧与啮合转盘左侧的中部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啮合拖拉装置包括焊接横杆、连动轴芯、轮盘、镂空杆、移动板、u型套杆、啮合接尺,所述焊接横杆的右侧与防护主体垂直焊接,所述连动轴芯为圆形结构且设于轮盘上,所述轮盘与焊接横杆左侧的下方相连接,所述镂空杆嵌套在轮盘前端的中部,所述移动板设于轮盘的下方,所述u型套杆与镂空杆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啮合接尺设于移动板左侧的下方且与啮合齿杆相互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锁定装置包括传导转轮、焊接壳、固定接杆、弹簧、锁接杆、锁接拉绳,所述传导转轮安装在焊接壳上方的中部,所述焊接壳与防护主体垂直焊接,所述固定接杆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接杆分别嵌套在焊接壳的中部,所述弹簧嵌套在锁接杆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锁接杆嵌套在焊接壳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首先通过防护主体左下方的驱动电机与传动杆套装置上的套接杆连接,通过转动可带动着套接杆转动,并且将嵌套在其右侧的套筒与传动接绳锁接,将其与卷绳筒套锁接,使得卷绳筒套可带动锥形啮合螺杆的右侧与啮合转盘啮合,使传接拉绳通过一号导轮和二号导轮与啮合拖拉装置上的转盘转动,转动的同时可以将嵌套在转盘中部的镂空杆进行摇摆,使下方的u型套杆带动着移动板进行左右移动,使得啮合接尺可与移动锁定装置右侧的下方啮合、通过移动锁定装置上的啮合齿杆进行啮合,可以拉动垂直接杆与滑动块沿着滑动槽进行移动,使得啮合齿杆移开弹簧锁定装置下方的锁接杆,使得锁接杆通过上方的锁接拉绳连动,将锁接杆上弹,并且锁接拉绳沿着传导转轮与啮合轴轮锁接,使得啮合轴轮可以与螺杆架进行啮合转动,且与锥形齿轮和螺杆套筒啮合,并且通过传动拉绳将打印装置驱动、通过打印装置上的锁接筒与啮合螺杆啮合,将传动转盘转动,并且将印墨转筒转动的同时,可以与转轮筒配合,将检测数值打印出,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设有检测打印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装置检测过后的数据值打印出,使操作人员无需手动将检测数据进行抄写,操作简单且方便进行汇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检测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打印装置详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检测打印装置中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检测打印装置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把-1、检测头-2、检测打印装置-3、打印盖板-4、数值表-5、操作框-6、操作按钮-7、防护主体-301、啮合轴轮-302、螺杆架-303、锥形齿轮-304、螺杆套筒-305、传动拉绳-306、打印装置-307、移动锁定装置-308、驱动电机-309、传动杆套装置-310、啮合转盘-311、一号导轮-312、传接拉绳-313、二号导轮-314、啮合拖拉装置-315、弹簧锁定装置-316、啮合螺杆-30701、锁接筒-30702、传动转盘-30703、转动接杆-30704、转轮筒-30705、印墨转筒-30706、安装外壳-30707、固定外壳-30801、滑动槽-30802、套块-30803、复位弹簧-30804、滑动块-30805、垂直接杆-30806、啮合齿杆-30807、套接杆-31001、套筒-31002、传动接绳-31003、卷绳筒套-31004、垂直套柱-31005、锥形啮合螺杆-31006、焊接横杆-31501、连动轴芯-31502、轮盘-31503、镂空杆-31504、移动板-31505、u型套杆-31506、啮合接尺-31507、传导转轮-31601、焊接壳-31602、固定接杆-31603、弹簧-31604、锁接杆-31605、锁接拉绳-316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间环境空气检测的便携式检测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提把1、检测头2、检测打印装置3、打印盖板4、数值表5、操作框6、操作按钮7,所述检测打印装置3前端的中部设有操作框6,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数值表5为正方形结构且安装在操作框6的中部,所述提把1为u型结构且开口两端分别与检测打印装置3上方的中部焊接,所述检测头2设于提把1的后端与检测打印装置3垂直连接,所述打印盖板4安装在检测打印装置3的左侧,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操作按钮7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的安装在操作框6的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检测打印装置3包括防护主体301、啮合轴轮302、螺杆架303、锥形齿轮304、螺杆套筒305、传动拉绳306、打印装置307、移动锁定装置308、驱动电机309、传动杆套装置310、啮合转盘311、一号导轮312、传接拉绳313、二号导轮314、啮合拖拉装置315、弹簧锁定装置316,所述防护主体301上方的右侧与弹簧锁定装置316垂直焊接,所述啮合轴轮302与螺杆架303下方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螺杆架303与防护主体301上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锥形齿轮304设于螺杆架303的左侧与防护主体301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螺杆套筒305设于锥形齿轮304的左侧且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拉绳306的两端分别与螺杆套筒305的左侧和打印装置307的左侧相互锁接,所述打印装置307设于锥形齿轮304的下方,所述移动锁定装置308与防护主体301左侧的中部垂直连接,采用过盈配合,所述驱动电机309安装在防护主体301的左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所述传动杆套装置310设于防护主体301下方的中部且与驱动电机309相连接,所述啮合转盘311为圆形结构且设于传动杆套装置310的右侧相互啮合,所述一号导轮312位于啮合转盘311的右侧与防护主体301焊接,所述传接拉绳313的一端与啮合转盘311的中部锁接,所述传接拉绳313的另一端通过一号导轮312和二号导轮314与啮合拖拉装置315相互啮合,所述二号导轮314设于一号导轮312的右上方与防护主体301焊接,所述啮合拖拉装置315安装在防护主体301右侧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弹簧锁定装置316与啮合轴轮302的中部锁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打印装置307包括啮合螺杆30701、锁接筒30702、传动转盘30703、转动接杆30704、转轮筒30705、印墨转筒30706、安装外壳30707,所述啮合螺杆30701与传动转盘30703左侧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锁接筒30702右侧的中部与啮合螺杆30701垂直连接,所述传动转盘30703安装在安装外壳30707左侧的中部,采用过盈配合,所述转动接杆30704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转动接杆30704分别安装在转轮筒30705的左右两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转轮筒30705设于印墨转筒30706的下方,所述印墨转筒30706设于安装外壳30707的中部且垂直连接,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安装外壳30707为长方形结构,所述移动锁定装置308包括固定外壳30801、滑动槽30802、套块30803、复位弹簧30804、滑动块30805、垂直接杆30806、啮合齿杆30807,所述固定外壳30801内部的上方设有滑动槽30802为一体结构,所述滑动槽30802的内部设有滑动块3080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套块30803设于固定外壳30801的左侧,所述复位弹簧30804的一端与套块30803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30804的另一端与垂直接杆30806相连接,所述滑动块30805设有两个且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垂直接杆30806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垂直接杆30806分别与啮合齿杆30807上方的左右两端垂直焊接,所述啮合齿杆30807下方的右侧与啮合拖拉装置315相互啮合,所述传动杆套装置310包括套接杆31001、套筒31002、传动接绳31003、卷绳筒套31004、垂直套柱31005、锥形啮合螺杆31006,所述套接杆31001的右侧与套筒31002左侧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套筒31002设于卷绳筒套31004的上方,所述传动接绳31003的一端与套筒31002锁接,所述传动接绳31003的另一端与卷绳筒套31004锁接,所述卷绳筒套31004右侧的中部与锥形啮合螺杆31006垂直连接,所述垂直套柱31005的内部设有锥形啮合螺杆31006且与防护主体301垂直焊接,所述锥形啮合螺杆31006的右侧与啮合转盘311左侧的中部相互啮合,所述啮合拖拉装置315包括焊接横杆31501、连动轴芯31502、轮盘31503、镂空杆31504、移动板31505、u型套杆31506、啮合接尺31507,所述焊接横杆31501的右侧与防护主体301垂直焊接,所述连动轴芯31502为圆形结构且设于轮盘31503上,所述轮盘31503与焊接横杆31501左侧的下方相连接,所述镂空杆31504嵌套在轮盘31503前端的中部,所述移动板31505设于轮盘31503的下方,所述u型套杆31506与镂空杆31504下方的中部垂直焊接,所述啮合接尺31507设于移动板31505左侧的下方且与啮合齿杆30807相互啮合,所述弹簧锁定装置316包括传导转轮31601、焊接壳31602、固定接杆31603、弹簧31604、锁接杆31605、锁接拉绳31606,所述传导转轮31601安装在焊接壳31602上方的中部,所述焊接壳31602与防护主体301垂直焊接,所述固定接杆31603设有两个且相互平行,所述固定接杆31603分别嵌套在焊接壳31602的中部,所述弹簧31604嵌套在锁接杆31605的上方,采用间隙配合,所述锁接杆31605嵌套在焊接壳31602的中部,采用间隙配合。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首先通过防护主体301左下方的驱动电机309与传动杆套装置310上的套接杆31001连接,通过转动可带动着套接杆31001转动,并且将嵌套在其右侧的套筒31002与传动接绳31003锁接,将其与卷绳筒套31004锁接,使得卷绳筒套31004可带动锥形啮合螺杆31006的右侧与啮合转盘311啮合,使传接拉绳313通过一号导轮312和二号导轮314与啮合拖拉装置315上的转盘31503转动,转动的同时可以将嵌套在转盘31503中部的镂空杆31504进行摇摆,使下方的u型套杆31506带动着移动板31505进行左右移动,使得啮合接尺31507可与移动锁定装置308右侧的下方啮合。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通过移动锁定装置308上的啮合齿杆30807进行啮合,可以拉动垂直接杆30806与滑动块30805沿着滑动槽30802进行移动,使得啮合齿杆30807移开弹簧锁定装置316下方的锁接杆31605,使得锁接杆31605通过上方的锁接拉绳31606连动,将锁接杆31605上弹,并且锁接拉绳31606沿着传导转轮31601与啮合轴轮302锁接,使得啮合轴轮302可以与螺杆架303进行啮合转动,且与锥形齿轮304和螺杆套筒305啮合,并且通过传动拉绳306将打印装置307驱动。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是:通过打印装置307上的锁接筒30702与啮合螺杆30701啮合,将传动转盘30703转动,并且将印墨转筒30706转动的同时,可以与转轮筒30705配合,将检测数值打印出。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无法将装置检测过后的数据值打印出,使操作人员需要手动对数据进行抄写,操作性较差且不方便进行汇报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使用时,可以将装置检测过后的数据值打印出,使操作人员无需手动将检测数据进行抄写,操作简单且方便进行汇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