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7941发布日期:2018-12-22 10:2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

背景技术

取材刀是用于病理取材的刀具。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取材刀,包括弹簧,其特征是:取材刀刀体内设有取材刀刀杆,取材刀刀杆一端连接取材刀刀头,取材刀刀杆另一端设有取材刀刀仓,取材刀刀仓内设有取材刀刀片转杆;所述取材刀刀杆上还设有弹簧挡板,弹簧挡板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取材刀刀体上设有取材刀防滑手柄,取材刀防滑手柄上设有若干个防滑胶贴。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病理组织取材刀,包括取材刀管,取材刀管的管体内腔中设置为空心结构,取材刀管的管体内腔中设置有小型抽液泵,小型抽液泵的抽液口连接有l形抽液弯管,l形抽液弯管的管体端部一体连接有抽液吸头,充电电池块的电量输出端电性连接至led照明灯头上,取材刀管的管体左端面上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有刀片夹,刀片夹的夹体与取材刀片的刀片之间通过两侧的紧固螺丝相互固定在一起,刀片夹的夹板顶侧壁边上还设置有锯齿齿条。

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标本病理学检查要求不同于粘膜活检标本,不仅需确定病变的组织学类型,更要明确:1病变距水平周切缘的距离;2病变的面积和浸润深度;3是否有血管及淋巴管侵犯。为此手术剥离完整粘膜组织(esd标本)送到病理科后,由病理科初步评估及描述标本(包括病变面积,距切缘情况等),采用取材刀对组织进行取材以进行下一步处理。具体取材方法如下:1、先找出切缘距肉眼病灶最近的点,在该点和病灶之间画一条连线;2、以该连线为基准,平行于该连线进行切割,第一刀在该连线旁1mm处下刀,然后以该切割线为基准,接着按2~3mm的宽度平行地切割组织。

现有取材方法是用取材刀水平逐一切割,易导致每条组织宽窄不一,也不能保证完全平行,导致病变定位不准确,也无法准确测量病变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用以提高病变定位的准确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所述病理取材刀包括沿轴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多个刀片、把柄、以及多个螺栓;所述刀片的两端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开口,多个螺栓螺旋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外周,且每个刀片开口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栓以将刀片固定在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上,多个刀片平行设置,多个刀片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螺杆且刀刃朝向相同,所述把柄与所述第二螺杆相连。

可选的,所述病理取材刀还包括设置有刻度的刻度杆,所述刻度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平行且间隔地相连以用于查看相邻刀片的间距大小,所述刻度杆与所述把柄相连。

可选的,所述刀片为等间距设置,且相连刀片的间距为2-3mm。

可选的,所述刀片的数量为2-20个。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间距为10-60mm。

可选的,所述病理取材刀还包括对准标尺,所述对准标尺包括固定杆、连接杆和标尺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固定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标尺杆的一端,所述标尺杆上设置有与刻度杆上刻度相对其的刻度;所述刻度杆沿轴向设置有插入固定杆的通孔。

可选的,所述通孔和固定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

可选的,所述标尺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杆的开口以使标尺杆能够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止标尺杆滑脱的防脱段。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的病理取材刀设置有多个平行刀片,且每个刀片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为相同,从而保证所切割的每条组织平行和宽窄相同,并能准确测量标本面积和病变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理取材刀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理取材刀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病理取材刀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作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病理取材刀,所述病理取材刀包括沿轴向平行设置的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多个刀片3、把柄4、以及多个螺栓5;所述刀片3的两端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的开口31,多个螺栓5螺旋连接在所述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外周,且每个刀片3开口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螺栓5以将刀片3固定在第一螺杆1或第二螺杆2上,多个刀片3平行设置,多个刀片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螺杆1且刀刃朝向相同,所述把柄4与所述第二螺杆2相连。

本发明的病理取材刀使用方式如下:首先根据待切割组织确定所需切下组织的宽度,然后通过调整螺栓在螺杆上的位置调整相邻刀片的间距,使相邻刀片间距相同,然后找出切缘距肉眼病灶最近的点,在该点和病灶之间画一条连线,接着以该连线为基准,平行于该连线进行切割,最外侧的刀片在该连线旁1mm处下刀即可,方便快捷,所切割的组织宽度相同。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病理取材刀还可以包括设置有刻度的刻度杆6,所述刻度杆6与所述第二螺杆2平行且间隔地相连以用于查看相邻刀片3的间距大小,所述刻度杆6与所述把柄4相连,该刻度杆上的刻度单位值可以为mm,且刻度为平行刀片的长线型,通过目测刻度是否与刀片共线即可方便调整相邻刀片3的间距相同。通过螺栓固定刀片,使刀片间距可调的同时,也可以使刀片可拆卸更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所述刀片3为等间距设置,且相连刀片3的间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为2-3mm,所述刀片3的数量可以为2-20个,所述第一螺杆1和第二螺杆2的间距可以为10-60m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病理取材刀。如图3所示,所述病理取材刀还包括对准标尺,所述对准标尺包括固定杆71、连接杆72和标尺杆73,所述连接杆72的一端垂直连接于固定杆71的一端,所述连接杆72的另一端垂直连接于标尺杆73的一端,所述标尺杆73上设置有与刻度杆6上刻度相对其的刻度;所述刻度杆6沿轴向设置有插入固定杆71的通孔61。本实施例通过标准尺可以使标尺杆上的刻度与刻度杆上的刻度相对应,从而更加方便检查刀片两端是否在同一刻度位置上,使用时将固定杆插入刻度杆的通孔中即可。

对于不同的标本大小需要不同的刀片长度,因此,所述通孔61和固定杆71的横截面可以均为圆形,从而使固定杆可以在通孔内转动,而由于固定杆在转动时标尺杆上的刻度始终与刻度杆上的刻度在同一平面上,从而方便观察刀片两端是否在同一刻度位置上。

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标尺杆73的一端可以设置有用于插入连接杆72的开口以使标尺杆73能够沿所述连接杆72的轴向移动,所述连接杆72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止标尺杆73滑脱的防脱段74,从而使标尺杆与刻度杆的距离可以根据刀片的长度而随时进行调整,标尺杆的开口于连接杆外周之间优选具有一定摩擦力,以便于使标尺杆与连接杆的相对位置能够固定。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