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蟑螂引诱剂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5983发布日期:2019-01-05 09:3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蟑螂引诱剂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属于家用卫生杀虫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体是集购物、休闲、娱乐、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建筑体或建筑群,结构复杂,人流及物流来往较为频繁。主体结构分为地上、地下,由各种水体系统、线路系统、绿化系统、仓储、店面、停车场、垃圾房组成,容易发生蟑螂繁殖活动,因此城市环境的复杂性为蟑螂提供了多种适宜生存繁殖的空间,致使城市蟑螂严重且防制困难,给人民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很大隐患和侵扰。

对蟑螂而言,城市里有充足的食源,也有隐蔽的栖身之地,建筑楼层、室内厨房、下水管道、仓库等,都是它们的活动区域。城市蟑螂繁殖力强、数量多、适应性强,主要有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其主要的食源又以餐馆、食堂、家庭为主。

长期实践,使人们认识到防治蟑螂也必须进行综合治理;目前中国专利cn206024962u、中国专利cn205962441u、中国专利cn205962443u中公开了多种蟑螂屋,将蟑螂粘住进行杀灭的捕蟑屋即是一种符合环境保护观点的灭蟑工具,具有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因此,发明一种与捕蟑屋配套使用、专门引诱蟑螂的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就是大家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标gb/t13917.10《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10部分:模拟现场》只有对含有农药成分的杀蟑胶饵有试验方法,没有对用于捕蟑粘板等装置的蟑螂引诱剂进行试验的方法,因此亦无法对产品设计和配方筛选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与捕蟑装置配套使用、专门引诱蟑螂的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解决这类蟑螂引诱剂产品模拟现场药效的测试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蟑螂引诱剂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其特征是利用模拟现场测试蟑螂引诱剂对蜚蠊的引诱效果,所述的模拟现场是:近似正方形房间,面积10m2,四周墙高50cm处涂抹10cm宽的凡士林带。利用该模拟现场测试蟑螂引诱剂药效的试验方法如下:

(1)模拟现场中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释放100只蜚蠊于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模拟现场对角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待测样品放置于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本发明所述的供试蜚蠊为,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标准试虫,德国小蠊(blattellagermanica),10日龄~15日龄成虫,雌、雄各半。

本发明所述的试验的一般条件为(26±1)℃,相对湿度(65±10)%。

本发明所述的捕蟑粘板,其为尺寸22cm×34cm的厚纸板,纸板上有18cm×30cm的区域涂有粘胶,涂胶量应大于等于25g。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产品药效试验的模拟现场,其结构简单、利于建设;

(2)本发明的试验方法简单实用,满足蟑螂引诱剂产品模拟现场药效试验的要求,可以直接测定各种空间驱避产品的捕获率,所得数据能重复验证;

(3)通过本发明的试验方法,可以用于对比多种配方的捕获率数据,能对此类产品设计和配方筛选提供依据。

下面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未特别说明的技术手段,均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中使用的产品、设备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测试样品a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模拟现场中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释放100只蜚蠊于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模拟现场对角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测试样品a放置于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测试样品a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测试数据见表1。

表1:测试样品a蟑螂引诱剂的试验数据。

实施例二:

测试样品b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模拟现场中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释放100只蜚蠊于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模拟现场对角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测试样品b放置于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测试样品b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试验测试数据见表2。

表2:测试样品b蟑螂引诱剂的试验数据。

实施例三:

测试样品c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建立两个大小尺寸一致的模拟现场,并在两个模拟现场中均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各释放100只蜚蠊于两个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两个模拟现场对角均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测试样品c、市售蟑螂引诱剂分别放置于两个模拟现场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测试样品c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测试数据见表3。

表3:测试样品c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试验数据。

实施例四:

测试样品d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建立两个大小尺寸一致的模拟现场,并在两个模拟现场中均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各释放100只蜚蠊于两个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两个模拟现场对角均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测试样品d、市售蟑螂引诱剂分别放置于两个模拟现场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测试样品d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测试数据见表4。

表4:测试样品d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试验数据。

实施例五:

测试样品e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建立两个大小尺寸一致的模拟现场,并在两个模拟现场中均设置蜚蠊藏匿场所;

(2)各释放100只蜚蠊于两个模拟现场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在两个模拟现场对角均放置两个捕蟑粘板,并将测试样品e、市售蟑螂引诱剂分别放置于两个模拟现场捕蟑粘板中间。另一对角放置盛蜚蠊饲料的培养皿,各角落均应平行放置一个盛有浸水棉球的培养皿;

(3)关闭房门,并计时。每天检查并记录捕蟑粘板内捕获的虫数,并补充蜚蠊饲料和水,连续观察至投饵后12d;

(4)捕获率的计算,单次时间点捕获率pt(%)按公式计算,式中:nt代表单次时间点捕蟑粘板的试虫捕获总数;n代表释放试虫总数。

测试样品e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模拟现场药效对比试验测试数据见表5。

表5:测试样品e与市售蟑螂引诱剂的试验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作为技术创新的较佳实施测试方法,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实质对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修饰或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