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2670发布日期:2018-12-14 23:0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零件出产后有时需要对零件的槽的槽位和端面的端面位置进行测量以判断是否合格。传统的对零件的槽和端面的测量需要人工采用测量工具分别对槽位和端面位置进行测量,然后结合测量信息判断是否合格,这种方法需要多次测量,耗时耗力,成本较大。

对于带有内孔的零件有时需要对孔壁的槽位进行测量。传统的测量工具例如高度尺、卡尺等均难以对该尺寸进行直接测量。在测量时,可能需要分别测出内槽相对于过渡面的距离和过渡面到基准面的距离。然后将两次测量结构进行计算从而间接获得槽位相对于基准面的位置,测量过程复杂,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对零件的槽和端面进行测量且能够一次完成精确测量的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包括:底架、滑动板、直线导轨、上槽位测量工装、下槽位测量工装、上端面测量工装和下端面测量工装;直线导轨固定至底架;滑动板沿直线导轨滑动连接至底架;上槽位测量工装和下槽位测量工装安装至滑动板;上端面测量工装和下端面测量工装安装至底架;上槽位测量工装包括:设有用于与零件接触定位零件位置的第一定位面的第一基座、部分伸入槽内接触槽的用于接触零件的上槽壁的第一活动测头、用于带动第一活动测头沿第一直线转动并沿第一直线滑动的第一活动轴、用于限制第一活动测头转动范围的第一限位件、用于固定第一限位件的第一固定板、供用户操作的第一操作件、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千分表;第一基座形成有供第一活动轴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压缩弹簧设置于第一通孔;第一活动轴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且与第一压缩弹簧接触;第一活动测头沿垂直于第一活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板形成有供第一操作件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一操作件穿过第二通孔固定至第一活动轴的另一端;第一活动测头固定至第一活动轴;第一千分表包括:第一测量杆和第一表体;第一测量杆相对于第一表体滑动;第一测量杆穿过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一活动轴相接触;第一测量杆相对于第一表体的滑动的方向平行于第一活动轴的轴线方向;第一基座定义有一第一中心轴线;第一活动测头的第一直线平行于基座的第一中心轴线并偏离第一中心轴线形成偏心结构;下槽位测量工装包括:设有用于与零件接触定位零件位置的第二定位面的第二基座、用于接触零件的下槽壁的部分伸入槽内接触槽壁的第二活动测头、用于带动第二活动测头沿第二直线转动并沿第二直线滑动的第二活动轴、用于限制第二活动测头转动范围的第二限位件、第二千分表、带动第二活动轴运动的第二操作件和对第二活动轴施加使第二活动轴向靠近第二千分表方向运动的作用力的第二压缩弹簧;第二基座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二活动轴和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二安装孔内;第二操作件穿过第二活动轴并固定至第二活动轴;第二操作件贯穿第二基座;第二活动测头沿垂直于第二活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活动测头固定至第二活动轴;第二千分表包括:第二测量杆和第二表体;第二测量杆相对于第二表体滑动;第二测量杆的一端与第二操作件接触;第二测量杆相对于第二表体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活动轴的轴线方向;第二表体固定至第二基座;第二基座定义有一第二中心轴线;第二活动测头的第二直线平行于第二基座的第二中心轴线并偏离第二中心轴线形成偏心结构;上端面测量工装包括:第三千分表;第三千分表包括:第三表体和用于与零件的上端面接触的第三测量杆;第三测量杆相对于第三表体滑动;下端面测量工装包括:第四压紧支架、用于与零件的下端面接触压紧零件的第四压紧钢球、第四千分表、第四加长杆和用于与零件的下端面接触的第四测头;第四压紧钢珠安装至第四压紧支架;第四压紧支架固定至底架;第四千分表包括:第四表体和第四测量杆;第四加长杆固定至第四测量杆;第四测头固定至第四加长杆。

进一步地,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还包括:表支架;第三千分表和第四千分表安装至表支架;表支架固定至底架。

进一步地,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还包括:供用户操作以带动滑动板相对于底架滑动的导杆;导杆固定至滑动板。

进一步地,上槽位测量工装还包括:第一表座;第一表座固定至第一基座;第一表体固定至第一表座;第一测量杆穿过第一表座。

进一步地,上槽位测量工装还包括:用于夹持第一千分表的第一表夹头;第一表夹头将第一表体固定至第一表座。

进一步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一表座相接触。

进一步地,下槽位测量工装还包括:供用户操作带动第二操作件运动的第二旋帽;第二旋帽固定至第二操作件;第二旋帽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球;第二基座的顶面形成有与第二定位球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进一步地,下槽位测量工装还包括:第二表座和用于夹持第二千分表的第二表夹头;第二表座固定至第二基座;第二表夹头将第二表体固定至第二表座;第二测量杆穿过第二表座与第二操作件相接触。

进一步地,第二压缩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轴接触;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接触;第二压缩弹簧套设在第二操作件的外周。

进一步地,二安装孔为阶梯孔;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接触第二活动轴;第二压缩弹簧的另一端接触第二安装孔的阶梯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能够同时对零件的槽和端面进行测量且不需要反复装夹能够一次完成精确测量以判断该零件是否合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上槽位测量工装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的下槽位测量工装的剖视图。

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10,底架11,滑动板12,直线导轨13,上槽位测量工装14,第一基座141,第一通孔142,第一定位面143,第一活动测头144,第一活动轴145,第一限位件146,第一固定板147,第二通孔148,第一操作件149,第一压缩弹簧150,第一千分表152,第一测量杆153,第一表体154,第一表座155,第一表夹头156,第一直线157,第一中心轴线158,下槽位测量工装16,第二基座161,第二安装孔162,第二定位面163,第二活动测头164,第二活动轴165,第二限位件166,第二千分表167,第二测量杆168,第二表体169,第二操作件170,第二压缩弹簧171,第二旋帽172,第二定位球173,第二定位孔174,第二表座175,第二表夹头176,第一直线177,第一中心轴线178,上端面测量工装18,第三千分表181,第三表体182,第三测量杆183,下端面测量工装19,第四压紧支架191,第四压紧钢球192,第四千分表193,第四加长杆194,第四测头195,表支架20,导杆21,零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10,包括:底架11、滑动板12、直线导轨13、上槽位测量工装14、下槽位测量工装16、上端面测量工装18和下端面测量工装19。上槽位测量工装14用于对零件200的上槽位进行测量。下槽位测量工装16用于对零件200的下槽位进行测量。上端面测量工装18用于对零件200的上端面的位置进行测量。下端面测量工装19用于对零件200的下端面位置进行测量。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直线导轨13固定至底架11。滑动板12沿直线导轨13滑动连接至底架11。上槽位测量工装14和下槽位测量工装16安装至滑动板12。上端面测量工装18和下端面测量工装19安装至底架11。

上槽位测量工装14,包括:第一基座141、第一活动测头144、第一活动轴145、第一限位件146、第一固定板147、第一操作件149、第一压缩弹簧150和第一千分表152。

具体而言,第一基座141用于定位零件200。第一基座141设有第一定位面143。第一定位面143与零件200接触从而定位零件200位置。第一活动测头144部分伸入零件200的槽内接触槽的槽壁。具体而言,第一活动测头144在测量时,伸入到零件200的内孔的侧壁的槽内并与槽的上壁面相接触。第一活动轴145用于带动第一活动测头144绕第一直线157转动并沿第一直线157滑动。第一限位件146用于限制第一活动测头144转动范围。第一固定板147用于固定第一限位件146。第一操作件149用于供用户操作。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基座141形成有供第一活动轴145穿过的第一通孔142。第一通孔142贯穿第一基座141。具体而言,第一通孔142沿第一直线157贯穿第一基座141。具体而言,第一活动轴145与第一基座141成小间隙配合,保证第一活动测头144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缩弹簧150设置于第一通孔142。第一活动轴145的一端伸入第一通孔142且与第一压缩弹簧150接触。第一活动测头144沿垂直于第一活动轴145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板147形成有供第一操作件149穿过的第二通孔148(未示出)。第一操作件149穿过第二通孔148固定至第一活动轴145的另一端。第一活动测头144固定至第一活动轴14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操作件149为螺栓。螺栓的杆部固定至第一活动轴145的一端。具体而言,用户直接操作螺栓,能够使螺栓带动第一活动轴145绕第一直线157转动并沿第一直线157滑动,进而能够带动第一活动测头144绕第一直线157转动和沿第一直线157滑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千分表152包括:第一测量杆153和第一表体15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测量杆153相对于第一表体154滑动。第一测量杆153穿过第一压缩弹簧150与第一活动轴145相接触。第一测量杆153相对于第一表体154的滑动的方向平行于第一活动轴145的轴线方向。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基座141定义有一第一中心轴线15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直线157平行于第一中心轴线158并偏离第一中心轴线158形成偏心结构。第一基座141至少部分为柱体。柱体的外表面为构成圆柱体的外表面。

具体而言,第一活动轴145带动第一活动测头144绕第一直线157转动时,第一活动测头144可以渐渐伸入槽内接触槽的槽壁。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槽位测量工装14还包括:第一表座155。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表座155固定至第一基座141。第一表体154固定至第一表座155。第一测量杆153穿过第一表座15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槽位测量工装14还包括:第一表夹头156。

具体而言,第一表夹头156用于夹持第一千分表152。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表夹头156将第一表体154固定至第一表座155。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压缩弹簧150的一端与第一表座155相接触。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固定板147固定至第一基座141。更具体而言,第一固定板147固定至第一基座141的一端。第一表座155固定至第一基座141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一限位件146为垫圈。

具体而言,垫圈的轴线偏离第一直线157和第一中心轴线158。第一限位件146的数目为2。第一活动测头144在两个第一限位件146所限定的区域内转动。当第一活动测头144转动至与一个第一限位件146接触时,此时的位置为测量位置,第一活动测头144部分伸入到槽内进行测量。当第一活动测头144转动至与另一个第一限位件146接触时,测试的位置为拆卸位置,第一活动测头144完全脱离槽,此时可以将零件200从第一基座141分离,拆卸零件20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活动测头144位于第一基座141的一端。第一表座155位于第一基座141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基座141位于第一操作件149和第一表座155之间。

具体而言,在进行测量前,将零件200精准定位到第一基座141上。用户克服第一压缩弹簧150的作用力按下螺栓,使螺栓带动第一活动轴145和第一活动测头144沿第一直线157向靠近第一千分表152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活动测头144接触到第一基座141的顶面。然后旋转螺栓,使第一活动轴145带动第一活动测头144绕第一直线157转动,直至第一活动测头144接触到垫圈。此时第一活动测头144部分伸入了零件200的槽内,正好处于测量点上。松开螺栓,第一压缩弹簧150向第一活动轴145施加作用力,使第一活动轴145带动第一活动测头144沿第一直线157向远离第一千分表152的方向运动,直至第一活动测头144接触到零件200的槽的上槽壁。观察第一千分表152的读数,若第一千分表152显示的结果不在预设的数值范围内,则该零件200不合格。

下槽位测量工装16包括:第二基座161、第二活动测头164、第二活动轴165、第二限位件166、第二千分表167、第二操作件170和第二压缩弹簧171。第二基座161的第二定位面163用于定位待测的零件200。第二活动测头164的部分伸入至零件200的下槽内并接触下槽壁以对下槽壁进行测量。第二活动轴165用于带动第二活动测头164沿第二直线177转动,且第二活动轴165可以沿第二直线177滑动。第二限位件166用于限制第二活动测头164转动范围使第二活动测头164位于零件200的下槽的一端以从该一端运动至另一端实现对曹的测量。第二千分表167能够显示测量结果。第二操作件170带动第二活动轴165转动或者上下滑动。第二压缩弹簧171对第二活动轴165施加作用力使第二活动轴165向靠近第二千分表167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活动测头向靠近第二千分表167的方向运动至接触零件200的下槽的槽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第二基座161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62。第二活动轴165和弹簧位于第二安装孔162内。第二操作件170穿过第二活动轴165并固定至第二活动轴165。第二操作件170贯穿第二基座161。第二活动测头164沿垂直于第二活动轴165的轴线方向延伸。第二活动测头164固定至第二活动轴165。

第二千分表167包括:第二测量杆168和第二表体169。第二测量杆168相对于第二表体169滑动。第二测量杆168的一端与第二操作件170接触以测量下槽的尺寸。第二测量杆168相对于第二表体169的滑动方向平行于第二活动轴165的轴线方向。第二表体169固定至第二基座161。第二基座161定义有一第二中心轴线178。第二活动测头164的第二直线177平行于第二基座161的第二中心轴线178并偏离第二中心轴线178形成偏心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槽位测量工装16还包括:供用户操作带动第二操作件170运动的第二旋帽172。第二旋帽172固定至第二操作件170。第二旋帽172的底部设有第二定位球173。第二基座161的顶面形成有与第二定位球173配合的第二定位孔174。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活动测头164的第二直线177偏离第二中心轴线178形成偏心结构,第二活动测头164旋转在预设位置时不会阻碍零件200向下运动套接在第二基座161上。当需要测量零件200的下槽位时,旋转第二旋帽172转动第二活动测头164使第二活动测头164位于不会阻碍零件200向下运动的预设位置,将零件200套装在第二基座161上。再反向旋转第二旋帽172,使旋转测头运动至零件200的下槽内并旋转至第二定位球173位于第二定位孔174内。第二定位球173位于第二定位孔174时,第二旋帽172与第二基座161接触并带动第二操作件170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活动测头164向下运动。同时,第二压缩弹簧171通过对第二活动轴165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第二活动轴165带动第二活动测头164向下运动,以保证第二活动测头164能够紧密接触下槽的槽壁以实现测量。第二千分表167的指针指向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时,表示该零件200的下槽位合格。若第二千分表167的指针偏离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表示该零件200的下槽位不合格。

测量完毕后,旋转第二旋帽172至第二定位球173脱离第二定位孔174。此时,第二定位球173位于第二旋帽172与第二基座161之间并克服第二压缩弹簧171对第二活动测头164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将第二旋帽172从第二基座161表面顶起,从而使第二活动测头164脱离槽壁。

进一步而言,第二活动轴165和第二基座161之间为小间隙配合,这样可以保证第二活动测头164活动时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槽位测量工装16还包括:第二表座175和用于夹持第二千分表167的第二表夹头176,通过第二表夹头176将第二千分表167夹持于第二表座175。具体而言,第二表座175固定至第二基座161。第二表夹头176将第二表体169固定至第二表座175。第二测量杆168穿过第二表座175与第二操作件170相接触。

具体而言,第二测量杆168与第二操作件170接触的面为光滑的平面,以减小测量误差保证测量精确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活动测头164和第二限位件166位于第二表座175和第二基座161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压缩弹簧171的一端与第二活动轴165接触。第二压缩弹簧171的另一端与第二基座161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压缩弹簧171套设在第二操作件170的外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安装孔162为阶梯孔。第二压缩弹簧171一端接触第二活动轴165。第二压缩弹簧171的另一端接触第二安装孔162的阶梯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活动轴165位于第二表座175和第二压缩弹簧171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操作件170为螺栓,第二测量杆168与螺栓的头部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螺栓的杆部贯穿第二活动轴165并固定至第二活动轴165。

上端面测量工装18包括:第三千分表181。第三千分表181包括:第三表体182和用于与零件200的上端面接触的第三测量杆183。第三测量杆183相对于第三表体182滑动。

具体而言,在零件200套装在下槽位测量工装16的第二基座161上进行下槽位测量时,将第三测量杆183放置在零件200的上端面并与零件200的上端面接触。此时第三千分表181的指针指向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时,表示该零件200的上端面位置合格。若第三千分表181的指针偏离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表示该零件200的上端面位置不合格。

下端面测量工装19包括:第四压紧支架191、用于与零件200的下端面接触压紧零件200的第四压紧钢球192、第四千分表193、第四加长杆194和用于与零件200的下端面接触的第四测头195。第四压紧钢珠安装至第四压紧支架191。第四压紧支架191固定至底架11。第四千分表193包括:第四表体和第四测量杆。第四加长杆194固定至第四测量杆。第四测头195固定至第四加长杆194。

具体而言,在零件200套装在上槽位测量工装14的第一基座141上进行上槽位测量时,将第四测量杆放置在零件200的下端面。第四压紧支架191带动第四压紧钢珠对零件200的上端面施加作用力使零件200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从而使零件200的下端面与第四测头195紧密接触,以实现对零件200下端面位置的精确测量。此时,第四千分表193的指针指向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时,表示该零件200的下端面位置合格。若第四千分表193的指针偏离预设读数范围内的位置,表示该零件200的下端面位置不合格。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10还包括:表支架20。第三千分表181和第四千分表193安装至表支架20。表支架20固定至底架1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零件的槽和端面组合测量工装10还包括:供用户操作以带动滑动板12相对于底架11滑动的导杆21。导杆21固定至滑动板12。用户可以将待测零件200套在第一基座141和第二基座161上。然后推动导杆21将滑动板12移动到测量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