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厚度汽车板的在线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42031发布日期:2019-01-28 13:06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变厚度汽车板的在线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用钢材的加工制作,尤其涉及一种变厚度汽车板的在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制造中,对于汽车板的检测是一项必要的工作,传统的在线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等厚度汽车板的,这种方法不需要寻找拐点,直接测量等厚度板的两端长度以及板上任意点的厚度即可,但是由于变厚度汽车板的厚度是变化的,每种厚度区域和过渡区的板长也是不同的,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变厚板厚度及长度的测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厚度汽车板的在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厚度汽车板的在线检测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变厚度汽车板的表面沿变厚度汽车板的长度方向确定若干等厚区,相邻两个所述等厚区之间自然形成一个过渡区;

s2、以所述过渡区的两个端点各标记为一个拐点;

s3、测量相邻两个拐点之间的距离,若相邻两个拐点之间距离的长度公差为±2mm,则说明该变厚度汽车板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个所述拐点的确定方法为:

在变厚度汽车板的表面沿变厚度汽车板的长度方向随机标记两个点,分别记为第一点和第二点,在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随机取一点,测量该点的厚度公差,若该点的厚度公差为+0.02mm,则标记该点为b,继续向b点的右侧测量厚度公差,若测量值连续增加,则说明b点为拐点,若测量值保持稳定,且各个点的厚度公差均大于0.02mm,但出现各个点的厚度公差为增减不定的等差数列的现象,则继续向第二点方向测量厚度,直至出现各个点的厚度公差呈递增的等差数列时,标记该点位置b’,继续向b’右侧测量,测量值连续增加,则说明b’点为拐点。

作为优选方案,第二个所述拐点的确定方法为:

沿变厚度汽车板的厚度方向在第一个拐点的右侧随机标记两个点,分别记为第三点和第四点,在第三点和第四点之间随机取一点,测量该点的厚度公差,若该点的厚度公差为+0.02mm,则标记该点为c,继续向c点的右侧测量厚度公差,若测量值连续减少,则说明c点为拐点,若测量值保持稳定,且各个点的厚度公差均小于0.02mm,但出现各个点的厚度公差为增减不定的等差数列的现象,则继续向第三点方向测量厚度,直至出现各个点的厚度公差呈递减的等差数列时,标记该点位置c’,继续向c’点左侧测量,测量值连续减少,则说明c’点为拐点。

作为优选方案,第三个拐点的确定方法与第二拐点的确定方法相同。

作为优选方案,第四个拐点的确定方法与第一个拐点的确定方法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解决在汽车板的加工中,厚度变化的汽车板厚度在线检测的难题,而且能够对每种厚度区域和过渡区的不同的板长进行在线检测,较好地克服了传统的检测方法不能满足变厚度板厚度及长度的测量要求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方法,操作过程简便,检测结果也准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厚度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等厚区;2、过渡区;3、拐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中涉及的汽车变厚度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等厚区1、过渡区2和拐点3,每个过渡区2位于相邻两个等厚区1之间,拐点3位于过渡区2的两端。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顶盖中横梁变厚板的在线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变厚板上随机取一点测量,测量厚度值为1.213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214mm、1.211mm、1.198mm、1.217mm、1.195mm、1.187mm、1.178mm、1.165mm、1.154mm、1.147mm,则1.187mm点为拐点1。

b)在拐点1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809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02mm、0.808mm、0.791mm、0.797mm、0.807mm、0.817mm、0.826mm、0.834mm、0.841mm、0.852mm,则0.817mm点为拐点2。

c)在拐点2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797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12mm、0.793mm、0.805mm、0.797mm、0.803mm、0.819mm、0.827mm、0.835mm、0.847mm、0.858mm,则0.819mm点为拐点3。

d)在拐点3右侧,测量厚度值为1.197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197mm、1.207mm、1.195mm、1.217mm、1.211mm、1.181mm、1.174mm、1.166mm、1.153mm、1.149mm,则1.181mm点为拐点4。

e)测量拐点之间的距离,【12】=39mm、【23】=491mm、【34】=42mm、【41】=558mm。

该变厚板实际尺寸精度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顶盖中横梁变厚板的在线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变厚板上随机取一点测量,测量厚度值为1.215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213mm、1.212mm、1.199mm、1.214mm、1.193mm、1.185mm、1.176mm、1.167mm、1.157mm、1.147mm,则1.185mm点为拐点1。

b)在拐点1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807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01mm、0.805mm、0.793mm、0.796mm、0.804mm、0.815mm、0.824mm、0.833mm、0.844mm、0.851mm,则0.815mm点为拐点2。

c)在拐点2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799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11mm、0.794mm、0.803mm、0.798mm、0.805mm、0.815mm、0.823mm、0.831mm、0.848mm、0.857mm,则0.815mm点为拐点3。

d)在拐点3右侧,测量厚度值为1.194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199mm、1.205mm、1.194mm、1.218mm、1.215mm、1.183mm、1.172mm、1.164mm、1.155mm、1.147mm,则1.183mm点为拐点4。

e)测量拐点之间的距离,【12】=39mm、【23】=492mm、【34】=41mm、【41】=560mm。

该变厚板实际尺寸精度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顶盖中横梁变厚板的在线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在变厚板上随机取一点测量,测量厚度值为1.217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215mm、1.213mm、1.196mm、1.215mm、1.194mm、1.189mm、1.175mm、1.164mm、1.157mm、1.149mm,则1.189mm点为拐点1。

b)在拐点1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801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04mm、0.809mm、0.793mm、0.795mm、0.808mm、0.818mm、0.821mm、0.833mm、0.845mm、0.851mm,则0.818mm点为拐点2。

c)在拐点2右侧,测量一点厚度值为0.791mm,继续向该点右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0.811mm、0.795mm、0.803mm、0.799mm、0.802mm、0.817mm、0.822mm、0.834mm、0.848mm、0.854mm,则0.817mm点为拐点3。

d)在拐点3右侧,测量厚度值为1.191mm,继续向该点左侧方向连续测量厚度,测量厚度值为1.195mm、1.204mm、1.193mm、1.214mm、1.212mm、1.182mm、1.173mm、1.164mm、1.151mm、1.145mm,则1.182mm点为拐点4。

e)测量拐点之间的距离,【12】=39mm、【23】=490mm、【34】=40mm、【41】=559mm。

该变厚板实际尺寸精度符合图纸标准要求。

实现上述方法的主要工具也较简单,只包括一些常用的工具,如卷尺、直尺、千分尺。

综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