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89213发布日期:2019-01-22 18:38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六氟化硫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sf6电气设备安装投运的数量不断增多,对sf6气体的监督日益重要,所取样品必须能够代表设备本体内大部分气体的特征,而且要保证不被外界气体污染,目前市场上尚未有成熟的sf6气体取样设备,往往是靠人工取样,取样过程繁琐,且很难保证取样容器的清洗干净和对外界的完全隔离,为此我们结合《电气设备用sf6气体的取样方法》的电力行业标准,研发本取样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解决了现场取样人工取样时由于没有对管路抽真空,不可避免会带入空气及水份,同时一旦发生钢瓶泄漏,则无法采集样品的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它包括有:

s1:启动真空泵,判断真空泵中的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未达到,说明真空泵存在漏气,退出取样;反之,则进入步骤s2;

s2:将真空泵静止3分钟,查看真空度是否下降,若未下降,则说明真空本存在漏气,退出取样;反之,进入步骤s3;

s3:打开电磁阀开始冲气,达到取样压力时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进一步,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有:

s31:打开电磁阀开始冲气;

s32:当压力达到进气设定值后开始排气;

s33:当压力达到排气设定值后抽真空;

s34: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3,直到达到取样压力时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进一步,还包括有通过检测管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s40:对检测端口进行初始化,打开电磁阀及流量控制阀并开始计时;

s41:判断时间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2;反之,返回步骤s40;

s42:停止排空,给检测管通气,判断体积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反之,返回步骤s42;

s43: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进一步,还包括有取样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包括有4个电磁阀和1个真空泵,用于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信号。

进一步,所述检测管的检测通过检测管检测模块进行,所述检测管检测模块用于实现电子质量流量计的控制、电压信号和流量信号的换算、进样和排空电磁阀的控制以及流量体积的换算。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解决了现场取样人工取样时由于没有对管路抽真空,不可避免会带入空气及水份。同时一旦发生钢瓶泄漏,则无法采集样品的情况。同时采用智能化自动操作减轻了人力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首次引入了高精度电子质量流量控制器,增加了检测管检测功能。解决了以前在现场使用检测管测量比较麻烦的现状。同时节省了sf6气体的排放和浪费。本发明采用便携式设计、全密封取样,可以确保样品不失真,并且具备流量控制功能,可以准确的设定流量,便于和对流量精度要求较高的sf6气体检测仪器联接。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六氟化硫取样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检测管的检测示意图。

图3为钢瓶取样程序模块交互界面示意图。

图4为取样袋取样模块示意图。

图5为检测管检测模块示意图。

图6为取样系统气路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六氟化硫取样方法,它包括有:

s1:启动真空泵,判断真空泵中的压力是否达到预设值;若未达到,说明真空泵存在漏气,退出取样;反之,则进入步骤s2;

s2:将真空泵静止3分钟,查看真空度是否下降,若未下降,则说明真空本存在漏气,退出取样;反之,进入步骤s3;

s3:打开电磁阀开始冲气,达到取样压力时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有:

s31:打开电磁阀开始冲气;

s32:当压力达到进气设定值后开始排气;

s33:当压力达到排气设定值后抽真空;

s34:重复步骤s31至步骤s33,直到达到取样压力时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还包括有通过检测管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s40:对检测端口进行初始化,打开电磁阀及流量控制阀并开始计时;

s41:判断时间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2;反之,返回步骤s40;

s42:停止排空,给检测管通气,判断体积是否达到设定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反之,返回步骤s42;

s43:关闭所有阀门,完成取样。

还包括有取样模块,所述取样模块包括有4个电磁阀和1个真空泵,用于实时监测压力传感器信号。

所述检测管的检测通过检测管检测模块进行,所述检测管检测模块用于实现电子质量流量计的控制、电压信号和流量信号的换算、进样和排空电磁阀的控制以及流量体积的换算。

如图6所示,图中阀1为二位三通电磁阀,通过对该三通电池阀的切换可以控制从进气口进去的气体流向取样装置还是流向检测管检测装置。阀2为二位二通电磁阀用来控制进入取样袋或取样钢瓶的气体开关,阀3为二位二通电磁阀,是真空泵前端的开关阀,保证在抽真空结束后关闭此开关阀可以保证系统的真空度,防止真空泵停机后的泄露。阀4为二位二通电磁阀,是用来排出系统中的气体,用于在冲洗取样时,或系统抽真空前,排空系统中的气体,保护真空泵不在带压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阀5为二位三通电磁阀,用来切换检测管前端的气体是通过检测管还是排空。一般是在系统流量稳定前直接排空,等系统流量稳定后,把检测管切换到气路当中进行测量。达到设定体积后,自动切换到排空。从而保证了测量体积的准确性。

具体取样过程有,钢瓶取样详细过程如下:

阀1上电,切换至p通o

阀2处于关闭状态;

阀3处于关闭状态;

阀1处于开启状态。

真空泵处于开启状态;

保持此状态持续5分钟,或压力达到20kpa,

阀1关闭,真空泵关,如超过五分钟压力不能达到20kpa提示:“系统漏气或真空泵故障请检查”并声音报警

保持此状态3分钟,如果压力达到30kpa则表明有漏气处,提示:系统漏气。并声音报警

如一切正常则自动转入下一流程。取样瓶自检流程。

阀2处于关闭状态;

阀1处于开启状态。

真空泵处于开启状态;

保持此状态持续5分钟,或压力达到20kpa,

阀1关闭,真空泵关,如超过五分钟压力不能达到20kpa提示:“系统漏气或真空泵故障请检查”并声音报警

保持此状态3分钟,如果压力达到30kpa则表明有漏气处,提示:系统漏气。并声音报警

如正常,则进入下一流程吹扫流程。

三通阀1停止通电,使p和a通,阀2开压力达到0.2mpa时停止通气

切换三通阀使p和o通。静止10秒

打开阀3排气至压力达到0.01mpa。

一个吹扫流程完成

开始下一个吹扫流程:根据需要可以设定该吹扫流程的次数。大约3-6次。

取气流程。

三通阀1停止通电,使p和a通,阀2开压力达到0.4mpa(该状态值可以设定)时停止通气,关闭三通阀1,关闭阀2,

整个流程结束。

检测管检测流程如下:

阀1关闭。

电子质量流量计进行上电;

阀5关闭;

保持此状态5分钟(该时间可以设定);

阀1关闭;

电子质量流量计进行上电;

阀5开启;

保持此状态,8秒(根据流速计算累计流量体积达到400ml);

电子质量流量计关闭;

阀5关闭;

语言、声音提示。

本发明解决了现场取样人工取样时由于没有对管路抽真空,不可避免会带入空气及水份。同时一旦发生钢瓶泄漏,则无法采集样品的情况。同时采用智能化自动操作减轻了人力劳动的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首次引入了高精度电子质量流量控制器,增加了检测管检测功能。解决了以前在现场使用检测管测量比较麻烦的现状。同时节省了sf6气体的排放和浪费。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