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4311发布日期:2019-05-22 03:0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石油测井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注水开发油田到中后期开发阶段存在水洗现象,部署水洗检查井进行取心研究水洗规律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传统的岩心校正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取心过程中采用密闭保压技术,尽可能的保持岩心的原始状态,这样可以从源头上保证岩心测试的准确性,但是密闭保压取心成本高昂。2、基于测井资料和取心井分析资料的间接确定法,是利用经验公式和相关图版,间接获得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值,由于经验公式和图版的应用多有局限性,因此该方法的精度相对于岩心直接测定法较低。3、毛管压力曲线计算法是基于实验室模拟油驱水的油藏形成过程,测得的是流体饱和度与毛管压力的关系曲线,利用实验室毛管压力资料,确定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近年来,我国不少油区应用毛管压力曲线计算法确定原始含油饱和度,有的地区还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但由于难以求准油藏条件下油与水的界面张力和润湿接触角,目前还只能在低级别储量计算中使用。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得到原始岩心含水饱和度及含油饱和度,且应用范围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水淹程度及储层物性作为密闭岩心分析饱和度的影响因素;2)根据水淹程度将岩心分为强水淹岩心及弱水淹岩心;3)分别对强水淹岩心和弱水淹岩心进行储层物性分类;4)对不同水淹程度、不同储层物性类别的岩心进行饱和度损失量的分类,然后对每一类饱和度损失量进行拟合,得线性方程,然后获取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5)根据步骤4)得到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计算原始岩心含水饱和度及含油饱和度。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利用阵列感应测井曲线,当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符合的规律r10>r20>r30≈r60≈r90为负差异特征时,对应岩心荧光薄片描述为微弱浸染状荧光,岩石中含水较明显,则该岩心为强水淹层;当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符合r10>r20>r30<r60<r90,荧光薄片描述为孔隙中充填油质沥青,沥青浸染较普遍,孔隙中含少量水,则该层岩心为弱水淹层或未水淹层。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分别将强水淹岩心和弱水淹岩心的储层物性为i类、ii类及iii类,其中,储层物性分类采用动单元指数fzi;岩石物理性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以及流动单元指数fzi值表征,在孔喉特征相似的条件下,不同流动单元会由于地质特征的变化而存在,kozeny和carmen应用平均水动力单元半径的概念,把孔隙空间视为一系列的毛细管,根据poisscuille及darcy定律,建立表征不同流动单元间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的kozeny-carman:其中,k为渗透率,为有效孔隙度,fs为孔隙几何形状因子,sgv为单位颗粒的比表面,τ为流动路径的弯曲度;令fzi为kozeny常数,且由式(1)及式(2)得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在油水两相系统中,当储层中只存在油及水二相流体时,饱和度之间存在式(4)所示的关系:sw实+so实=1(4)经降压脱气后,油水饱和度不满足式(4),需加入水饱和度校正因数a及油饱和度校正因数b;令sw=s′w·a,so=s′o·b,则有:s′w·a+s′o·b=1(5)将式(5)进行变换,得线性方程:其中,sw实及so实为原始含水及含油饱和度,s′w及s′o为岩心测量含水及含油饱和度;根据不同水淹级别、储层物性以及饱和度损失程度进行储层分类,然后在同类储层中拟合出s′w与s′o的线性方程,将s′w与s′o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代入式(6)中,得该类储层的校正系数a及b,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储层原始油水饱和度。设饱和度数据总损失量中油损失量的占比为λ,则水饱和度数据损失量为1-λ,则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so=(1-so实-sw实)×λ+so实(7)sw=(1-so实-sw实)×(1-λ)+sw实(8)其中,λ为:其中,sw实及so实为归一化前所求出的原始含水、含油饱和度,λ为总损失量中油损失量所占比例,s′w及s′o为岩心测量含水、含油饱和度。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选取水淹程度及储层物性作为密闭岩心分析饱和度的影响因素,并对对不同水淹程度、不同储层物性类别的岩心进行饱和度损失量的分类,然后对每一类饱和度损失量进行拟合,得线性方程,最后根据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计算原始岩心含水饱和度及含油饱和度,操作方便、简单,综合考虑储层物性及水淹程度的影响,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饱和度参数,以满足实际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中岩心饱和度损失量随岩心分析孔隙度的变化曲线;图3为本发明中岩心饱和度损失量随水平渗透率的变化曲线;图4为本发明中岩心水淹程度分类图;图5为本发明中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发明所述的水淹岩心饱和度分类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水淹程度及储层物性作为密闭岩心分析饱和度的影响因素;水淹油层随着水淹程度增大,含水饱和度误差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现象,水淹程度较高的岩心,剩余油饱和度较低,溶解气量较少,降压脱气能力较弱。而对于水淹程度较低的岩心,孔隙中的水以束缚水为主,可动水含量过低,降压脱气能力也不强。只有在水淹程度较为中等时,含油饱和度相对较高,又有充足的可动水,降压脱气能力最强,因此,如果不根据水淹程度进行分类校正,会给造成校正结果带来较大的误差。根据靶区岩心分析资料得到物性越好,饱和度损失量越大,在物性较好的储层中,大孔隙占总空隙比例较高,孔隙中的水以可动水为主,降压脱气排出的水量较多;而在物性较差的储层中,束缚水饱和度较大,油水流动性相对较差,排出水量也就随之减少,因此,在饱和度校正过程中需要考虑储层物性不同造成的影响。2)根据水淹程度将岩心分为强水淹岩心及弱水淹岩心;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利用阵列感应测井曲线,当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符合的规律r10>r20>r30≈r60≈r90为负差异特征时,对应岩心荧光薄片描述为微弱浸染状荧光,岩石中含水较明显,则该岩心为强水淹层;当阵列感应测井曲线符合r10>r20>r30<r60<r90,荧光薄片描述为孔隙中充填油质沥青,沥青浸染较普遍,孔隙中含少量水,则该层岩心为弱水淹层或未水淹层。3)分别对强水淹岩心和弱水淹岩心进行储层物性分类;步骤3)的具体操作为:分别将强水淹岩心和弱水淹岩心的储层物性为i类、ii类及iii类,参考表1,其中,储层物性分类采用动单元指数fzi;表1储层类别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rqi(μm)岩性i17-2170-800>1.5中粗砂岩、砂砾岩ⅱ9-191-800.9-1.5细砂岩ⅲ6-140.05-1<0.9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岩石物理相可综合反映储层的沉积、成岩、后期改造等作用,一般情况下岩石物理性用孔隙度、渗透率、粒度中值、泥质含量以及流动单元指数fzi值表征,其中,粒度中值及泥质含量主要能够反映出储层岩石相特征,孔隙度及渗透率主要能够反映出储层物性特征,流动单元指数fzi值可以反映出储层微观结构方面的特征。在孔喉特征相似的条件下,不同流动单元会由于地质特征的变化而存在,kozeny和carmen应用平均水动力单元半径的概念,把孔隙空间视为一系列的毛细管,根据poisscuille及darcy定律,建立表征不同流动单元间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的kozeny-carman:其中,k为渗透率,为有效孔隙度,fs为孔隙几何形状因子,sgv为单位颗粒的比表面,τ为流动路径的弯曲度;令fzi为kozeny常数,且由式(1)及式(2)得fzi在不同的流体单元之间为一变化的常数,但在一个确定的流体单元内为一个固定的常,作为一种能够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划分出具有连续的、相似的渗透率储层单元的有效参数,能够反映不同类型储层饱和度损失量的大小。4)对不同水淹程度、不同储层物性类别的岩心进行饱和度损失量的分类,然后对每一类饱和度损失量进行拟合,得线性方程,然后获取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5)根据步骤4)得到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计算原始岩心含水饱和度及含油饱和度。步骤5)的具体操作为:在油水两相系统中,当储层中只存在油及水二相流体时,饱和度之间存在式(4)所示的关系:sw实+so实=1(4)经降压脱气后,油水饱和度不满足式(4),需加入水饱和度校正因数a及油饱和度校正因数b;令sw=s′w·a,so=s′o·b,则有:s′w·a+s′o·b=1(5)将式(5)进行变换,得线性方程:其中,sw实及so实为原始含水及含油饱和度,s′w及s′o为岩心测量含水及含油饱和度;根据不同水淹级别、储层物性以及饱和度损失程度进行储层分类,然后在同类储层中拟合出s′w与s′o的线性方程,将s′w与s′o的线性方程的斜率及截距代入式(6)中,得该类储层的校正系数a及b,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储层原始油水饱和度。其中,设饱和度数据总损失量中油损失量的占比为λ,则水饱和度数据损失量为1-λ,则归一化处理的公式为:so=(1-so实-sw实)×λ+so实(7)sw=(1-so实-sw实)×(1-λ)+sw实(8)其中,λ为:其中,sw实及so实为归一化前所求出的原始含水、含油饱和度,λ为总损失量中油损失量所占比例,s′w及s′o为岩心测量含水、含油饱和度。校正结果检验:利用本发明,对全区密闭取心井岩心进行饱和度校正,为验证校正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提出水淹指数(floodedindex),水淹指数为采出的原油体积(可动水体积)与可动油体积的比值,水淹指数(简称为fli)的表达式为:其中,so为剩余油含油饱和度,soo为原始含油饱和度,sor为残余油饱和度。将计算结果与试油结论相比,参考表2,结果表面,符合率较高,可以满足实际油田开发需要。表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