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8900发布日期:2018-10-19 21:13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轮对检修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高精度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主要采用的检测设备为轮径尺、内侧距尺、第四/五种检查器,部分技术先进的单位配备有便携式数字化检测设备。传统的检测尺测量效率低且无法实现踏面廓形的测量,且由人工读数、手动记录,测量误差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当前的数字化检测仍以检测功能为主,智能化程度不高。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有效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包括机体,设置在机体前部的模组滑台导轨,与模组滑台导轨同轴连接、并驱动模组滑台导轨的滑台水平运动的电机驱动器,固定在模组滑台导轨的滑台上、且随着滑台的水平运动而运动、并用于获得车轮踏面外形的特征参数的激光位移传感器,平行设置在模组滑台导轨上、并用于对激光位移传感器水平运动位移进行计数的光栅尺,设置在机体后部、并用于轮对内侧距进行测量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机体下部、并用于轮对的车轮轮缘顶点进行定位的定位杆,设置在机体下部、并用于将机体固定在被测轮对的车轮内表面的电磁铁,以及设置在机体内并为测量仪供电的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激光位移传感器和滑动导轨实现对轮对踏面的二维精确测量,得到踏面构型的分段式曲线轮廓,通过激光距离传感器实现对轮对内侧距的精确测量,通过电磁铁和定位柱实现在车轮上的精确定位与固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激光三角测量原理,实现车轮踏面外形、轮缘厚度、轮缘高度、qR值、车轮磨耗量、轮径、轮对内侧距等参数的非接触高精度测量,踏面廓形与特征参数的测量精度在±0.05mm以内,内侧距的测量精度在±0.5mm以内,单个车轮的测量时间小于20s,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爆炸图。

图3为轮对踏面与内侧距测量状态示意图。

图4为轮径测量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机体,2-模组滑台导轨,3-电机驱动器,4-激光位移传感器,5-光栅尺,6-激光测距传感器,7-定位杆,8-电磁铁,9-电源,10-把手,11-轮径辅助装置,12-激光束,13-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高精度便携式轨道车辆轮对尺寸测量仪,包括机体1,机体1为常规结构,具体结构如图2的爆炸图所示,设置在机体1前部的模组滑台导轨2,与模组滑台导轨2同轴连接、并驱动模组滑台导轨2的滑台水平运动的电机驱动器3,固定在模组滑台导轨2的滑台上、且随着滑台的水平运动而运动、并用于获得车轮踏面外形的特征参数的激光位移传感器4,平行设置在模组滑台导轨2上、并用于对激光位移传感器4水平运动位移进行测量的光栅尺5,设置在机体1后部、并用于轮对内侧距测量的激光测距传感器6,设置在机体1下部、并用于轮对的车轮13轮缘顶点进行定位的定位杆7,设置在机体1下部、并用于将机体1固定在被测轮对的车轮13内表面的电磁铁8,以及设置在机体1内并为测量仪各个用电部件供电的电源9,电源9为锂电池,锂电池与测量仪的用电部件连接供电为常规技术,故不再赘述。机体1上设置有把手10,方便拿取。

如图4所示,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轮径测量时还需要配合轮径辅助装置11,测量过程中,先将该轮径辅助装置11与被测车轮内表面贴合,将轮径辅助装置11两端的辅助定位杆贴在任意圆周方向车轮轮缘最高点的位置进行定位,同时,轮径辅助装置11的中心有一凸起的小平台,将测量仪的中心孔与该小平台对齐,使得该平台刚好在测量仪的中心孔内。对轮径的测量是采用弦长法的原理实现的,由于轮径辅助装置11两端的辅助定位杆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测量的轮子直径更大,那么对应的轮径辅助装置11中心的凸起平台距离用来测踏面的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距离就越小,反之,如果车轮直径越小,这个距离就越大。换而言之,通过辅助装置上的两端的辅助定位杆、中心凸起的平台这三点的弦长计算车轮直径。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