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2612发布日期:2018-09-21 20:56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调温纺织品是指对温度或温度变化有响应的智能纺织品,是一种具有双向温度调节作用的、以改善舒适性为主要目的的新型织物。它将相变蓄热技术与纤维和纺织品制造技术相结合,具有自动吸收、储存和放出热量的功能,有智能调温的效果,有助于保持人体体表温度并创造舒适的温度环境。然而相关的测试和评价手段却明显滞后。保温仪法、保护热板法只适宜测试某一温度范围的吸热调温,而不适宜测试低温环境中的放热调温作用。暖体假人法和微气候仪等模拟人体皮肤温度的动态试验装置可实现对纺织品调温效果的评价由稳态测试向动态测试发展。但是这些方法需要在专门的测试仪上进行,高成本限制了其应用。智能调温纺织品的检测方法在国际上都没有确定的标准,大多延续保暖性的测试方法,而该方法没有对调温纺织品的温度调节能力确定的评价,统一的检测标准还需要不断研究,但是现有现有技术无法保证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无法体现有效温度的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变化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保证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操作简便,无法体现有效温度的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变化过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橡胶圆柱、温度传感器、电热恒温仪、隔热罩、计算机、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环境温度测试仪和电热加热装置,所述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上端设置有环境温度测试仪,所述橡胶圆柱在隔热罩内部中间,所述温度传感器接在橡胶圆柱上,所述橡胶圆柱下端设置有电热恒温仪,所述电热恒温仪右侧设置有电热加热装置,所述电热加热装置后端设置有隔热罩。

优选的,所述电热加热装置和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分别置于环境部分两边。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定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20-50℃。

优选的,所述橡胶圆柱恒温电加热装置预热15min,将温度调为33.5℃模拟人体表面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模拟环境温度的变化包括升温和降温变化过程,得到的结果更加能确切的反映纺织品的调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1、环境温度测试仪-2、橡胶圆柱-3、温度传感器-4、电热恒温仪-5、电热加热装置-6、隔热罩- 7、计算机-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纺织品调温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橡胶圆柱 3、温度传感器4、电热恒温仪5、隔热罩7、计算机8、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1、环境温度测试仪2和电热加热装置6,所述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1上端设置有环境温度测试仪2,所述环境温度测试仪2右侧设置有橡胶圆柱3,所述橡胶圆柱3右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4,所述橡胶圆柱3下端设置有电热恒温仪5,所述电热恒温仪5右侧设置有电热加热装置6,所述电热加热装置6后端设置有隔热罩7。

其中,所述电热加热装置和制冷吹风机降温装置分别置于环境部分两边。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电缆连接在电脑上,启动电脑测试软件,读取温度数据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定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20-50℃。

其中,所述橡胶圆柱恒温电加热装置预热15min,将温度调为 33.5℃模拟人体表面温度。

本专利所述的温度传感器4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工作原理:首先取有调温功能的待测样品和剪成30cm×10cm 的长方形2个,无调温功能的普通织物对比样剪成30cm×10cm的长方形1个,先将待测样品在橡胶圆柱上紧密圈3圈并用2根绳子绑在橡胶圆柱上,将USB温度传感器4裹在外面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然后打开橡胶圆柱3恒温电加热装置6预热15min,将温度调为33.5℃模拟人体表面温度,连接个USB温度传感器3,接着启动电脑测试软件,调节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开始测试,启动电脑测试软件的USB温度传感器3数据监测和显示,设置采集数据时间间隔和数据保存路径,设定环境温度变化范围为20-50℃,环境温度测试仪会通过加热装置6使温度升高到指定温度,然后通过降温装置降低环境温度,重复所述步骤3.2进行2次循环测试,将无调温功能的普通织物对比样按照上述流程测1遍,最后步骤4关闭测试仪器,保存数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