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3009发布日期:2018-09-21 21:0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是电动车辆的核心部件。在整车行车过程中,整车控制器可以实现对电池包温度的监测,因此,当电池包的温度高于第一设定值时,需要启动水冷机,实现对电池包的水冷降温;当电池包的温度低于第二设定值时,则需要关闭水冷机。在实验室中对动力电池的充放电性能进行评估时,也需要考虑水冷效果对其性能的影响。

但是,在对动力电池配合水冷条件下的充放电效果时,由于不具备整车控制器,无法实现对水冷机的自动控制。因此,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实验员对水冷机的开闭状态进行手动控制的。因此,在水冷机的水冷管道中设置一个旁路阀,当动力电池的温度较低时,由用户手动断开该旁路阀以关闭水冷机;当动力电池的温度较高时,由用户手动闭合该旁路阀以开启水冷机。

现有的测试控制系统无法实现对水冷机开闭状态的自动控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人工控制,还存在控制不及时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控制系统,用以实现对水冷机开闭状态的自动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人工控制水冷机开闭导致的人力资源浪费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试控制系统,包括:

充放电测试系统,包括:被测电池;

水冷机,包括:水冷管道,所述水冷管道与所述被测电池相邻设置;

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被测电池、所述水冷机通信连接;

上位机,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通信模块作为所述上位机的底层驱动,集成于所述上位机中。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被测电池包括:电池包、电池模组或电芯中的至少一个。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充放电测试系统,还包括:

温度采集模块,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与所述被测电池相邻设置且远离所述水冷管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充放电测试系统,还包括:

充放电设备,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并且,所述充放电设备的正极与所述被测电池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充放电设备的负极与所述被测电池的负极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充放电测试系统,还包括:

温箱,与所述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放置所述被测电池。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测试控制系统还包括:

供电系统,分别与所述水冷机、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当所述充放电测试系统还包括其他用电装置时,所述供电系统与所述其他用电装置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供电系统包括:

第一供电装置,与所述水冷机电连接,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

第二供电装置,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

所述第一交流电的电压与所述第二交流电的电压不同。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通信连接包括:有线通信连接与无线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测试控制系统中包括充放电测试系统、水冷机、通信模块与上位机,并且,上位机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与水冷机、被测电池进行通信,如此,上位机可以以通信的方式实现对水冷机开闭状态的自动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人工控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人工控制导致的开闭不及时的问题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实现方式简单可靠,应用范围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测试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测试控制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阈值等,但这些阈值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阈值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二阈值,类似地,第二阈值也可以被称为第一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人工控制水冷机存在浪费人力资源且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解决思路:通过上位机实现对水冷机的控制,并且,设置通信模块,通过通信模块建立水冷机与上位机之间的通信,从而,由上位机实现对水冷机的自动控制。

在该思路的引导下,本方案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可行的实施方案。

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测试控制系统。请参考图1,该测试控制系统100包括:

充放电测试系统110,包括:被测电池111;

水冷机120,包括:水冷管道,水冷管道与被测电池111相邻设置;

通信模块130,分别与被测电池111、水冷机120通信连接;

上位机140,与通信模块130通信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水冷机120为针对被测电池111的物理降温设备。基于此,水冷机中所设置的水冷管道中可以流通冷却液,并不局限于利用水这种介质。以及,本实用新型对于水冷机120的具体实现结构及具体型号无特别限定。

本实用新型对于水冷管道与被测电池相邻设置的方式无特别限定。例如,在同一个放置平面上,水冷管道可以从四周环绕被测电池;或者,又例如,水冷管道可以设置在被测电池的顶部或底部;或者,又例如,当被测电池中包括多个电芯时,水冷管道还可以穿插设置在电芯之间。为了便于理解,图1中并未对水冷管道与被测电池相邻设置的方式进行限定。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上位机实现对给测试控制系统的控制,通过通信模块实现上位机与各装置之间的通信。

但是,上位机可以直接输出操控命令,而装置或设备需要根据接受到的数字信号执行操作,因此,还需要设置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将上位机输出的操控命令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转发给该操控命令对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通信模块与上位机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两个设备,或者,通信模块也可以作为上位机的底层驱动,集成于上位机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通信连接是指二者之间可以进行数据或信号的传输,通信连接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有线通信连接与无线通信连接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有线通信连接可以通过连接通信线的方式实现,而无线通信连接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蓝牙(Bluetooth)、红外(IrDA)、无线局域网(WI-FI或WLAN)、WIFI直连(Wi-Fi Direct)、超宽带通信(Ultra Wide Band)、紫峰(Zigbee)、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通信技术。

例如,水冷机与通信模块之间可以连接通信线以实现通信。又例如,通信模块与上位机之间可以通过WIFI直连进行通信。

本实用新型后续涉及通信连接的方式均表示此含义,后续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现如图1所示的测试控制系统时,被测电池的数目可以为至少一个,水冷机的数目为至少一个。水冷机的数目可以与被测电池的数目相等,二者一一对应;或者,水冷机的数目可以与被测电池的数目不相同,一个水冷机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被测电池进行水冷降温。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被测电池的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池包、电池模组或电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电池包可以由多个电池模组串联和/或并联而成,电池模组可以由多个电芯串联和/或并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中,上位机执行对水冷机的开闭控制的条件可以根据需要预设。对此,本实用新型无特别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可实现的预设条件:上位机可以根据被测电池的温度实现对水冷机的开闭控制。其中,当被测电池的温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上位机发出控制水冷机开启的指令;当被测电池的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上位机发出控制水冷机关闭的指令,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

在如上所述的实现场景中,上位机还需要获取被测电池的温度情况。基于此,如图2所示,充放电测试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温度采集模块112,与通信模块130通信连接,与被测电池111相邻设置且远离水冷管道。

在一个实现场景中,当被测电池为电池包时,电池包中若设置有监测模块可以采集到自身温度,则不需要额外设置温度采集模块。在另一个场景中,若被测电池为电池模组或电芯,被测电池无法采集到自身温度,则可以通过设置温度采集模块,以将采集到的被测电池的温度通过通信方式传递给上位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控制系统可以应用于实验室结合水冷评估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的场景中。在该场景中,如图2所示,充放电测试系统110,还包括:

充放电设备113,与通信模块130通信连接,并且,充放电设备113的正极与被测电池111的正极电连接,充放电设备113的负极与被测电池111的负极电连接。

充放电设备用于在被测电池放电时接收被测电池提供的电能,以及,用于提供电能以为被测电池充电。

在实验室评估的应用场景中,有时还需要考虑被测电池所处的环境,涉及温度、湿度等条件,因此,如图2所示,该充放电测试系统110,还包括:

温箱114,与通信模块130通信连接,用于放置被测电池111。

除此之外,考虑到给测试控制系统100中的各电器件的供电问题,因此,如图2所示,该测试控制系统100还包括:

供电系统150,分别与水冷机120、上位机140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充放电测试系统还包括其他用电装置时,供电系统与其他用电装置电连接。如图2所示,该充放电测试系统110中还包括:温度采集模块112、充放电设备113与温箱114,那么,这些电器件作为用电装置,还得到供电系统150的供电。

本实用新型中,供电系统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供电装置或供电源。以下,为了便于理解,以供电装置为例对供电系统进行说明。

考虑到各电器件的工作电压可能会存在不同,因此,可以按照各电器件的工作电压为其提供不同的供电装置。此时,一个具有固定输出电压的供电装置可以为工作电压与该输出电压相同的全部用电装置供电,或者,一个具有固定输出电压的供电装置可以为工作电压与该输出电压相同的部分用电装置供电,或者,每个用电装置对应于一个供电装置单独供电。在实际实现过程中,上述几种实现方式均可实现供电目的,本实用新型对此无特别限制。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请参考图2,该供电系统150包括:

第一供电装置151,与水冷机120电连接,用于提供第一交流电;

第二供电装置152,与上位机140电连接,用于提供第二交流电;

第一交流电的电压与第二交流电的电压不同。

具体实现时,第一交流电的电压与第二交流电的电压根据需要预设即可。例如,第一交流电的电压可以为380V,第二交流电的电压可以为220V。

在图2所示测试控制系统100中,第一供电装置151还与温箱114、充放电设备113分别电连接,为其提供第一交流电;第二供电装置152还与温度采集模块112电连接,为其提供第二交流电。

可以理解的是,如图2所示的测试控制系统100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测试控制系统中包括充放电测试系统、水冷机、通信模块与上位机,并且,上位机可以通过通信模块与水冷机、被测电池进行通信,如此,上位机可以以通信的方式实现对水冷机开闭状态的自动控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人工控制的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人力资源,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于人工控制导致的开闭不及时的问题以及控制精度较低的问题,实现方式简单可靠,应用范围较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