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3252发布日期:2018-11-27 22:0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取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采样是指采集土壤样品,再利用检测工具对土壤中的晒、锌、碘、钙、铁、重金属等元素进行检测,土壤采集包括采样布设和取样技术。土壤的质地及组成对农业、工业等领域均有重要影响,所以需要对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这就需要用到土壤采样器。

常规的土壤采样器均通过采样管采取柱状样品,这样可以分析土层情况。但采用人工敲打的方式将取样管打入土壤层中,这样的取样装置在打入和拨出的过程中均需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取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土壤取样装置,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插入和取出取样管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取样效率高,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和升降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升降板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所述升降板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升降板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设有驱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取样管和驱动所述取样管向下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升降板,所述取样管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取样管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底板;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沿着所述取样管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驱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于底板,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螺纹连接;

所述取样管的外周设有若干圈螺旋凹槽,所述螺旋凹槽沿着所述取样管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旋凹槽的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是自所述螺旋凹槽的顶部向底部逐渐向螺旋凹槽中心倾斜。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板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上设有若干圈防滑凸槽,所述防滑凸槽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说,所述固定板具有螺母,所述取样管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母,所述螺母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旋凹槽相匹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说,所述升降板至少设有一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所述升降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地说,所述取样管的下端设有锥头。

进一步地说,相邻所述螺旋凹槽的之间的距离为0.5-0.8cm,且所述螺旋凹槽的深度为0.5-1cm。

进一步地说,所述螺旋凹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取样管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向下转动,第一驱动驱动电机固定于升降板,取样管的上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取样管的下端与固定板螺纹连接,且穿过底板,取样管很容易的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打入土壤层中,再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将固定板升起,固定板带动取样管上升,土壤样品夹在螺旋凹槽中被带出,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插入和取出取样管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取样效率高,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固定板对称设有两个把手,把手上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上设有若干圈防滑凸槽,从而防止打滑,增加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底板1、固定板2、升降板3、第一驱动机构4、取样管41、螺旋凹槽411、锥头412、第一驱动电机42、升降杆43、第二驱动机构5、丝杆51、第二驱动电机52、把手6、防滑套61和夹角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土壤取样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板1、固定板2和升降板3,所述固定板2位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所述升降板3位于所述固定板2的上方,所述升降板3的下方设有驱动所述升降板3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所述固定板2设有驱动所述固定板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5;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包括取样管41和驱动所述取样管41向下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4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固定于所述升降板3,所述取样管4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取样管41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2螺纹连接,且穿过所述底板1;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至少设有两个,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沿着所述取样管41的轴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丝杆51和驱动所述固定板2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2固定于底板1,所述丝杆5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丝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2螺纹连接;

所述取样管41的外周设有若干圈螺旋凹槽411,所述螺旋凹槽411沿着所述取样管41的轴向均匀分布,所述螺旋凹槽411的侧壁为斜面且其倾斜方向是自所述螺旋凹槽411的顶部向底部逐渐向螺旋凹槽411中心倾斜。

所述固定板2对称设有两个把手6,所述把手6上设有防滑套61,所述防滑套61上设有若干圈防滑凸槽,所述防滑凸槽相互平行且间距相等。

所述固定板2具有螺母,所述取样管41的下端穿过所述螺母,所述螺母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螺旋凹槽411相匹配的内螺纹。

所述升降板3至少设有一根升降杆43,所述升降杆43的上端与所述升降板3连接,所述升降杆43的下端穿过所述固定板2。

所述取样管41的下端设有锥头412。

相邻所述螺旋凹槽411的之间的距离为0.5-0.8cm,且所述螺旋凹槽411的深度为0.5-1cm。

所述螺旋凹槽4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0-4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双手按压把手,使取样装置紧贴地面,取样管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向下转动,第一驱动驱动电机固定于升降板,取样管的上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取样管的下端与固定板螺纹连接,且穿过底板,取样管很容易的在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打入土壤层中,再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将固定板升起,固定板带动取样管上升,土壤样品夹在螺旋凹槽中被带出,该装置自动化程度高,插入和取出取样管方便,省时省力,实用性强,取样效率高,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