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5016发布日期:2018-11-07 20:22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窖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地窖是利用土的热惰性而建成的,一般是根据地下水层的深浅在地下挖个圆型或者方型的洞或坑。注意要作好防水、防潮和通风等安全设备的设置,还可以储存酒,一些陈老质的东西。

若地窖内的氧气浓度过低,相关人员在不知晓的情况下进入地窖,则会产生呼吸不畅,时间呆久后,可能会造成人员窒息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地窖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比较器、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以及设置在地窖出口处的显示模块、蜂鸣报警器和通信模块,所述控制器依次通过通信模块以及网关与远程移动终端实现通信,所述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A/D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数据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通过通信模块以及网关与远程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为用于显示地窖内部氧气浓度数字信息的十九寸数字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无线网络的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在地窖内的氧气浓度过低时,可自动进行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工作,方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便于相关人员知晓地窖内氧气浓度过低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包括设置在地窖内部的氧气浓度传感器、A/D转换器、数据比较器、控制器和微处理器以及设置在地窖出口处的显示模块、蜂鸣报警器和通信模块,控制器依次通过通信模块以及网关与远程移动终端实现通信,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数据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数据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A/D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与氧气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A/D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数据比较器的输出端通过反馈模块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端与蜂鸣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依次通过通信模块以及网关与远程移动终端的输入端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显示模块为用于显示地窖内部氧气浓度数字信息的十九寸数字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中,远程移动终端为接入无线网络的手机。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前,用户确定地窖内合适的氧气浓度区间,并将合适氧气浓度区间内的最小值作为氧气浓度报警阈值。相关人员在远程移动终端处,通过网关以及通信模块的配合,输入氧气浓度报警阈值至控制器中,控制器再将接收的氧气浓度报警阈值发送至数据比较器中,作为比对值。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地窖内设置的氧气浓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地窖内的氧气浓度,并将实时检测所得地窖内的氧气浓度发送至A/D转换器中,进行模数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氧气浓度数字信息分别发送至控制器以及数据比较器中,控制器驱动地窖入口处的显示模块进行氧气浓度数字显示,便于工作人员知晓地窖内氧气浓度的实际情况。

在数据比较器中,将实时采集地窖内的氧气浓度与氧气浓度报警阈值即比对值进行比较,若在数据比较器中比较后,显示地窖内的氧气浓度低于氧气浓度报警阈值时,微处理器通过反馈模块接收反馈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驱动蜂鸣报警器发出蜂鸣警报,完成现场报警工作。同时,微处理器还通过通信模块以及网关的配合,将远程报警信息发送至远程移动终端中,完成远程报警。

综上所述:该用于地窖的氧气浓度检测及报警系统,在地窖内的氧气浓度过低时,可自动进行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工作,方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便于相关人员知晓地窖内氧气浓度过低的情况。

本系统中涉及到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系统的改进之处;本系统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系统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