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203发布日期:2018-12-25 20:53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量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



背景技术:

固定源烟气排放是造成大气环境污染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国家对烟气排放环境监测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与规范,根据烟道(排气道)的形状和截面积大小等具体情况,对固定源烟气污染排放的监测位置、点位、时间、频次、采样动作在GB/T16157、HJ/T75、HJ/T76、HJ/T373、HJ/T397等标准中均作了严格的要求和详细的规定。为了了解固定源烟气排放污染环境的情况,需要对固定源烟气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烟尘采样装置是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进行采样,随后对浓度和排放总量连续监测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主管部门的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采样装置本身的原因,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会有系统误差。同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装置本身也会老化,产生更大的误差。因而需要对装置本身进行定期检测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

本实用新型完整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尘采样装置、第一校气管、第二校气管、第三校气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套管、加热电阻丝、热电偶、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第三流量计、第一气源、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

所述第一校气管、第二校气管、第三校气管位于套管内,并分别与烟尘采样装置连接,所述第一校气管、第二校气管、第三校气管的管径依次减小;

所述套管内壁内设有加热电阻丝,加热电阻丝连接控温机构,套管内设有热电偶,热电偶连接控温机构;

所述第一校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内设第一流量计,并连接第一气源;所述第二校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内设第二流量计,并连接第二气源;所述第三校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内设第三流量计,并连接第三气源;

所述第一气源、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提供混合有颗粒物的气体。

所述第一校气管的内径为30mm,所述第二校气管的内径为15mm,所述第三校气管的内径为10mm。

所述控温机构控制加热电阻丝对套管加热,并根据热电偶所测温度对套管内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加热电阻丝为三段,分别位于套管内壁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

所述第一气源、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内颗粒物的浓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烟尘采样的环境比较复杂,而且往往处于高温环境下,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合理的结构,以混有不同浓度的气体源模拟不同烟尘含量,以电阻丝和热电偶实现不同温度环境的模拟,并通过不同管径的校气管实现不同气体流速,根据以上结构的组合,可以实现在不同温度、不同烟尘含量、不同流速的环境下的烟尘采样装置的校零,多段电阻丝的设置,实现了套管内的温度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烟尘采样装置,2-第三校气管,3-第二校气管,4-第一校气管;5-套管,6-加热电阻丝,7-流量计,8-热电偶,9-电磁阀,10-第一气源,11-第二气源,12-第三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烟尘采样装置检测标准装置,包括烟尘采样装置1、第一校气管4、第二校气管3、第三校气管2;各校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8和流量计7,校气管均位于套管5内,并分别与烟尘采样装置连接,套管5内壁设有加热电阻丝6,加热电阻丝共有三段,分别位于套管内壁上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套管内设有热电偶8,加热电阻丝和热电偶连接控温机构;

第一校气管的内径为30mm,第二校气管的内径为15mm,第三校气管的内径为10mm,管径依次减小,以模拟不同环境与流量下的校准。

第一校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内设第一流量计,并连接第一气源;所述第二校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内设第二流量计,并连接第二气源;所述第三校气管上设有第三电磁阀,内设第三流量计,并连接第三气源,第一气源、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提供混合有颗粒物的气体。

使用时,根据所要采样的环境的温度和烟尘含量,控制温度控制机构,使套管内温度达到环境温度,并选择合适颗粒物浓度,以不同的流量分别依次开启三个电磁阀,根据需要设定参数供气,并根据流量计的读数对烟尘采样装置进行校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