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9443发布日期:2019-01-22 23:3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的检测包括对发动机引气系统的检测,进行引气检测时,将待检测的发动机置于试车间中,将检测用的引气管接到待检测的发动机上,引气管的另一端接模拟设备,并连接测试元件。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检测装置在检测过程中,引气管容易左右晃动,当晃动严重时,容易发生断裂现象,对检测设备造成损坏以及威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不同发动机的引气管不同,现有的支撑架在面对不同的引气管时无法很好的适配,容易造成引气管晃动导致断裂,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影响检测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该新型可以减少引气管的晃动以及适配多种引气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引气管、支撑座及密封罩结构;所述引气管固定在检测装置主体右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引气管下方;所述密封罩结构包括密封罩及密封盖,所述密封罩固定在引气管右侧,所述密封盖固定在密封罩右侧;

所述支撑座包括竖直支撑座及水平支撑座;所述竖直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架、外滑杆、内滑杆、连杆、弹簧、第一支撑块及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后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一凹槽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架左右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二凹槽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后侧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第二滑动槽连通,所述卡槽末端设有卡位;所述第一支撑架底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竖直支撑座沿引气管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

所述外滑杆下端设有第一凸起及第一横杆,所述第一凸起位于第一横杆外侧,所述第一凸起嵌于第一滑动槽中,所述内滑杆下端设有第二凸起及第二横杆,所述第二凸起位于第二横杆外侧,所述第二凸起嵌于第一滑动槽中,所述弹簧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上;所述连杆两端分别穿过对应方向的内滑杆中部与外滑杆中部,所述连杆与内滑杆及外滑杆均形成铰接,所述内滑杆及外滑杆上端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架前后侧壁上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嵌于第二滑动槽中;

所述水平支撑座包括第二支撑架、旋钮、凸块、第一螺杆、第二螺杆、第三螺杆、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及第四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架上端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凸块固定在第三凹槽底部,所述凸块沿第二支撑架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凸块插入固定孔中;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及第三螺杆从左往右固定在第三凹槽底部,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及第三螺杆均位于凸块之间;所述旋钮均套在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及第三螺杆上,所述旋钮与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及第三螺杆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套在第一螺杆上,所述第二支撑块与旋钮形成铰接;所述第三支撑块套在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三支撑块与旋钮形成铰接;所述第四支撑块套在第三螺杆上,所述第四支撑块与旋钮形成铰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外侧壁上设有扳块。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罩与引气管连接处设有橡胶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上设有防滑滚纹。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为拉伸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内滑杆与外滑杆用弹簧连接,当引气管产生晃动时,内滑杆与外滑杆由于受到压力,往相反方向滑行,因为弹簧的作用,使得内滑杆与外滑杆的滑动得到缓冲,减少了引气管的晃动,防止引气管晃动过大导致引气管断裂,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多个凸块,使得支撑座可以根据不同的引气管进行大小的调整,以及通过调整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及第四支撑块的位置来对不同的引气管进行适配,更好地进行引气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竖直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检测装置主体,2-引气管,3-支撑座,4-密封罩结构,31-竖直支撑座,32-水平支撑座,41-密封罩,42-密封盖,43-橡胶圈,311-第一支撑架,312-外滑杆,313-内滑杆,314-连杆,315-弹簧,316-第一支撑块,317-支架,321-第二支撑架,322-凸块,323-第一螺杆,324-第二螺杆,325-第三螺杆,326-旋钮,327-第二支撑块,328-第三支撑块,329- 第四支撑块,3111-第一凹槽,3112-第一滑动槽,3113-第二凹槽,3114-第二滑动槽,3115- 固定孔,3116-卡槽,3117-卡位,3121-第一凸起,3122-第一横杆,3131-第二凸起,3132- 第二横杆,3171-滑块,3211-第三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航空发动机的引气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主体1、引气管2、支撑座3及密封罩结构4;所述引气管2固定在检测装置主体1右侧,所述支撑座3设置在引气管2下方;所述密封罩结构4包括密封罩41及密封盖42,所述密封罩41固定在引气管 2右侧,所述密封盖42固定在密封罩41右侧;

所述支撑座3包括竖直支撑座31及水平支撑座32;所述竖直支撑座31包括第一支撑架 311、外滑杆312、内滑杆313、连杆314、弹簧315、第一支撑块316及支架317;所述第一支撑架311后壁上设有第一凹槽3111,所述第一支撑架311靠近第一凹槽3111的左右侧壁上设有第一滑动槽3112;所述第一支撑架311左右侧壁上均设有第二凹槽3113,所述第一支撑块316靠近第二凹槽3113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第二滑动槽3114,所述第二滑动槽3114后侧设有卡槽3116,所述卡槽3116与第二滑动槽3114连通,所述卡槽3116末端设有卡位3117;所述第一支撑架311底部设有固定孔3115;所述竖直支撑座31沿引气管2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

所述外滑杆312下端设有第一凸起3121及第一横杆3122,所述第一凸起3121位于第一横杆3122外侧,所述第一凸起3121嵌于第一滑动槽3112中,所述内滑杆313下端设有第二凸起3131及第二横杆3132,所述第二凸起3131位于第二横杆3132外侧,所述第二凸起3131 嵌于第一滑动槽3112中,所述弹簧315一端固定在第一横杆3122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横杆3132上;所述连杆314两端分别穿过对应方向的内滑杆313中部与外滑杆312中部,所述连杆314与内滑杆313及外滑杆312均形成铰接,所述内滑杆313及外滑杆312上端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块316;所述支架317前后侧壁上均设有滑块3171,所述滑块3171嵌于第二滑动槽3114中;

所述水平支撑座32包括第二支撑架321、旋钮326、凸块322、第一螺杆323、第二螺杆324、第三螺杆325、第二支撑块327、第三支撑块328及第四支撑块329;所述第二支撑架 321上端设有第三凹槽3211,所述凸块322固定在第三凹槽3211底部,所述凸块322沿第二支撑架321中心线前后对称设置,所述凸块322插入固定孔3115中;所述第一螺杆323、第二螺杆324及第三螺杆325从左往右固定在第三凹槽3211底部,所述第一螺杆323、第二螺杆324及第三螺杆325均位于凸块322之间;所述旋钮326均套在第一螺杆323、第二螺杆 324及第三螺杆325上,所述旋钮326与第一螺杆323、第二螺杆324及第三螺杆325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块327套在第一螺杆323上,所述第二支撑块327与旋钮326 形成铰接;所述第三支撑块328套在第二螺杆324上,所述第三支撑块328与旋钮326形成铰接;所述第四支撑块329套在第三螺杆325上,所述第四支撑块329与旋钮326形成铰接;

通过设置内滑杆313与外滑杆312用弹簧315连接,当引气管2产生晃动时,内滑杆313 与外滑杆312由于受到压力,往相反方向滑行,因为弹簧315的作用,使得内滑杆313与外滑杆312的滑动得到缓冲,减少了引气管2的晃动,防止引气管2晃动过大导致引气管2断裂,减少事故的发生;通过设置多个凸块322,使得支撑座3可以根据不同的引气管2进行大小的调整,以及通过调整第二支撑块327、第三支撑块328及第四支撑块329的位置来对不同的引气管2进行适配,更好地进行引气检测,提高检测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317外侧壁上设有扳块,便于取出支架317进行支撑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41与引气管2连接处设有橡胶圈43,减少引气管2与密封罩41 连接处产生的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326上设有防滑滚纹,便于调节旋钮326。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315为拉伸弹簧,拉伸弹簧需选择试验负荷43.2N以上的弹簧。

将第一支撑架311安装在第二支撑架321的凸块322上,根据引气管2的大小选择凸块 2数量,扳动扳块,将支架317取出,支架317的滑块3171沿第二滑动槽3114滑动进入卡槽3116直至卡槽3116的末端,由于卡槽3116末端设有卡位3117,使得支架317在支撑时,滑块3171嵌于卡位3117中无法滑动,得到固定,旋动旋钮326,调整好第二支撑块327、第三支撑块328及第四支撑块329的高度,使其能够准确的支撑引气管2下端,通过调整内滑杆313和外滑杆312的交叉角度,使得第一支撑块316能够对引气管2侧壁得到较好的固定,当检测过程中引气管2产生前后晃动时,由于拉伸弹簧的作用,即便引气管2晃动力度再大,第一支撑块316受到的压力与弹簧315产生的弹力抵消,防止了引气管2因晃动过大导致断裂的现象出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