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3365发布日期:2019-03-22 21:0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润滑剂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润滑剂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只要是应用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而可以减少两物体因接触而产生的磨擦与磨损之功能,即为润滑剂。润滑剂、润滑脂统而言之,为润滑剂之一种。而所谓润滑剂,简单地说,就是介于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具有减少两个物体因接触而产生摩擦的功能者。润滑剂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剂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

润滑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润滑剂本身会发生氧化、凝聚、水解等,或者外界杂质、颗粒、水分等入侵原因会引起润滑剂油品变质,降低其润滑性能,特别是水以及铁屑等杂质能够引起的润滑剂油品变质急剧下降,导致了其润滑的基本性能急剧下降。润滑剂变质后就不能有效地在零件表面起到润滑作用,而且由于润滑剂带入铁屑等杂质作用,加快了传动部件表面的磨损。由于润滑剂油品质量需要经验极其丰富的操作人员才能仅凭肉眼观察进行判断,一般操作人员难以进行判断,并且,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有时也会判断失误,造成润滑剂过早或太迟更换。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81228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润滑剂检测仪,它包括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和显示单元,检测单元包括扭矩传感器和电阻测量单元,驱动单元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检测单元通过线路与显示单元相连;扭矩传感器下方设有两条检测杆,两条检测杆固定在扭矩传感器上,扭矩传感器下方还设有两个导电器,导电器与电阻测量单元相连,导电器可以与检测杆接触与分离。但是现有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还存在着不具备取样功能,电源线收纳不方便和携带及放置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不具备取样功能,电源线收纳不方便和携带及放置不方便的问题。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壳体,连接内螺纹帽,不锈钢软管,检测探头,防磨垫,可拆卸取样筒结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检测控制板结构,凹槽,铭牌贴,防护盖,抓手块,卡带,手提环和卡环,所述的连接内螺纹帽镶嵌在检测设备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软管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内螺纹帽的内部上侧,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检测探头的左侧;所述的防磨垫分别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下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拆卸取样筒结构安装在检测设备壳体和卡带之间;所述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的检测控制板结构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凹槽一体化设置在检测设备壳体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铭牌贴横向螺钉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盖轴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下表面;所述的抓手块胶接在防护盖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卡带横向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手提环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卡环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左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可拆卸取样筒结构包括存样试管,吸盘座,洗液嘴,抽油筒,活塞垫,动力拉杆,密封盖和拉柄,所述的存样试管插接在吸盘座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洗液嘴胶接在抽油筒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油筒插接在存样试管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活塞垫横向胶接在动力拉杆的下端;所述的动力拉杆贯穿密封盖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插接在抽油筒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柄横向胶接在动力拉杆的上端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包括轴承,固定夹片,缠绕轮,转轴,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的固定夹片螺钉连接在缠绕轮的正表面右下侧;所述的缠绕轮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分别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正极导线缠绕在缠绕轮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负极导线缠绕在缠绕轮的外表面左侧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控制板结构包括检测控制板,显示屏,主机,电源指示灯和控制开关,所述的显示屏横向镶嵌在检测控制板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主机镶嵌在检测控制板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指示灯镶嵌在检测控制板的正表面左下侧;所述的控制开关镶嵌在检测控制板的正表面右下侧。

优选的,所述的正极导线的顶端焊接有正极电源夹;所述的负极导线的顶端焊接有负极电源夹。

优选的,所述的正极电源夹和负极电源夹的左侧分别套接有绝缘套;所述的正极电源夹和负极电源夹分别夹在固定夹片的外表面上下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分别镶嵌在凹槽的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盖扣接在凹槽的下部;所述的卡带设置在铭牌贴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探头卡接在卡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存样试管的正表面左侧位置纵向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的单位为毫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刻度在下侧位置;所述的存样试管的外表面上部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存样试管与密封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存样试管卡接在卡带的内侧;所述的洗液嘴与抽油筒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控制板螺钉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的正表面;所述的电源指示灯具体采用红色LED灯。

优选的,所述的正极电源夹和负极电源夹分别通过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与检测探头,显示屏,主机,电源指示灯和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的检测探头,显示屏和控制开关分别电性连接主机。

优选的,所述的主机具体采用型号为JH-400检测仪的主机;所述的显示屏具体采用型号为LTI400NM08的液晶屏;所述的检测探头具体采用型号为的LYZ-2的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吸盘座的设置,有利于在取样时,将存样试管进行固定。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抽油筒,活塞垫,动力拉杆,防护盖和拉柄的设置,有利于对润滑剂进行抽样检测。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承,缠绕轮和转轴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的将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进行收放,方便连接外部电源。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正极电源夹和负极电源夹的左侧分别套接有绝缘套,有利于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源指示灯的设置,有利于对检测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检测显示,起到提醒的作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凹槽,防护盖和抓手块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进行固定,防止导线的外漏,方便进行携带。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卡带,手提环和卡环的设置,有利于对检测设备部件的固定和收纳,方便将检测设备进行挂置,提高携带时的便捷性。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磨垫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方便对检测设备的抓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取样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控制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接线示意图。

图中:

1、检测设备壳体;2、连接内螺纹帽;3、不锈钢软管;4、检测探头;5、防磨垫;6、可拆卸取样筒结构;61、存样试管;62、吸盘座;63、洗液嘴;64、抽油筒;65、活塞垫;66、动力拉杆;67、密封盖;68、拉柄;7、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71、轴承;72、固定夹片;73、缠绕轮;74、转轴;75、正极导线;751、正极电源夹;76、负极导线;761、负极电源夹;8、检测控制板结构;81、检测控制板;82、显示屏;83、主机;84、电源指示灯;85、控制开关;9、凹槽;10、铭牌贴;11、防护盖;12、抓手块;13、卡带;14、手提环;15、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润滑剂用检测设备,包括检测设备壳体1,连接内螺纹帽2,不锈钢软管3,检测探头4,防磨垫5,可拆卸取样筒结构6,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7,检测控制板结构8,凹槽9,铭牌贴10,防护盖11,抓手块12,卡带13,手提环14和卡环15,所述的连接内螺纹帽2镶嵌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不锈钢软管3一端螺纹连接在连接内螺纹帽2的内部上侧,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检测探头4的左侧;所述的防磨垫5分别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下部的左右两侧,有利于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方便对检测设备的抓握;所述的可拆卸取样筒结构6安装在检测设备壳体1和卡带13之间;所述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7安装在凹槽9的内部;所述的检测控制板结构8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凹槽9一体化设置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内部下侧位置;所述的铭牌贴10横向螺钉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盖11轴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下表面;所述的抓手块12胶接在防护盖11的左侧下部位置;所述的卡带13横向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正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手提环14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卡环15胶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左侧上部位置,有利于对检测设备部件的固定和收纳,方便将检测设备进行挂置,提高携带时的便捷性;所述的可拆卸取样筒结构6包括存样试管61,吸盘座62,洗液嘴63,抽油筒64,活塞垫65,动力拉杆66,密封盖67和拉柄68,所述的存样试管61插接在吸盘座62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洗液嘴63胶接在抽油筒64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抽油筒64插接在存样试管61的内部上侧位置;所述的活塞垫65横向胶接在动力拉杆66的下端;所述的动力拉杆66贯穿密封盖67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插接在抽油筒6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柄68横向胶接在动力拉杆66的上端位置;从卡带13内取出存样试管61,并将吸盘座62吸附在桌面上,起到固定的作用,拧下密封盖67手握抽油筒64将洗液嘴63插入润滑剂内,拉动拉柄68带动活塞垫65和动力拉杆66向上运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行抽样,然后将润滑剂样挤入存样试管61内,用于检测即可。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外接电源线缠绕轮结构7包括轴承71,固定夹片72,缠绕轮73,转轴74,正极导线75和负极导线76,所述的固定夹片72螺钉连接在缠绕轮73的正表面右下侧;所述的缠绕轮73套接在转轴74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71分别套接在转轴74的外表面左右两侧;所述的正极导线75缠绕在缠绕轮73的外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负极导线76缠绕在缠绕轮73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分别将正极电源夹751和负极电源夹761分别与外部的电源正负极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转动缠绕轮73使得转轴74在轴承71内转动,对正极导线75和负极导线76进行收放。

如附图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控制板结构8包括检测控制板81,显示屏82,主机83,电源指示灯84和控制开关85,所述的显示屏82横向镶嵌在检测控制板81的正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主机83镶嵌在检测控制板81的内部下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电源指示灯84镶嵌在检测控制板81的正表面左下侧,有利于对检测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检测显示,起到提醒的作用;所述的控制开关85镶嵌在检测控制板81的正表面右下侧;通过控制开关85启动主机83,转动不锈钢软管3使得检测探头4深入到润滑剂内,进行检测;所检测的信息经主机83的处理显示在显示屏82上。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正极导线75的顶端焊接有正极电源夹751;所述的负极导线76的顶端焊接有负极电源夹761。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正极电源夹751和负极电源夹761的左侧分别套接有绝缘套,有利于保证操作的安全性,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所述的正极电源夹751和负极电源夹761分别夹在固定夹片72的外表面上下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轴承71分别镶嵌在凹槽9的内部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盖11扣接在凹槽9的下部;所述的卡带13设置在铭牌贴10的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探头4卡接在卡环15的内部,方便进行收纳。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存样试管61的正表面左侧位置纵向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的刻度线的单位为毫米,所述的刻度线的零刻度在下侧位置;所述的存样试管61的外表面上部位置设置有螺纹;所述的存样试管61与密封盖67螺纹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存样试管61卡接在卡带13的内侧;所述的洗液嘴63与抽油筒64内部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检测控制板81螺钉连接在检测设备壳体1的正表面;所述的电源指示灯84具体采用红色LED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正极电源夹751和负极电源夹761分别通过正极导线75和负极导线76与检测探头4,显示屏82,主机83,电源指示灯84和控制开关85电性连接;所述的检测探头4,显示屏82和控制开关85分别电性连接主机83。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主机83具体采用型号为JH-400检测仪的主机;所述的显示屏82具体采用型号为LTI400NM08的液晶屏;所述的检测探头4具体采用型号为的LYZ-2的探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分别将正极电源夹751和负极电源夹761分别与外部的电源正负极进行连接,在连接过程中转动缠绕轮73使得转轴74在轴承71内转动,对正极导线75和负极导线76进行收放;通过控制开关85启动主机83,转动不锈钢软管3使得检测探头4深入到润滑剂内,进行检测;所检测的信息经主机83的处理显示在显示屏82上;如果润滑剂所处的位置不方便检测探头4直接接触,可以从卡带13内取出存样试管61,并将吸盘座62吸附在桌面上,起到固定的作用,拧下密封盖67手握抽油筒64将洗液嘴63插入润滑剂内,拉动拉柄68带动活塞垫65和动力拉杆66向上运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行抽样,然后将润滑剂样挤入存样试管61内,用于检测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