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1583发布日期:2019-07-13 09:52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积水警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城市道路中如遇到特大暴雨的情况下道路很容易积水,很多车辆在道路积水的情况下因不熟悉前方路况(积水深度)很容易造成车辆泡水熄火,传统的积水深度探测器的结构比较复杂,不方便携带使用,而使用浮标对积水深度进行探测时,无法实现对水位的实时监控以及警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携带,竖立稳定,可实现对水位实时监控及警示功能的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包括均呈圆柱形的检测腔和积水腔,所述检测腔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套筒、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二伸缩套筒,所述第一伸缩套筒滑动设置于固定套筒内,且第一伸缩套筒沿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固定套筒沿轴向上的长度,第二伸缩套筒滑动设置于第一伸缩套筒内;所述积水腔的顶端开口,所述第二伸缩套筒的底端与积水腔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积水腔侧壁的底部均布有多个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上设有过滤网,积水腔的外壁上延其轴向设有第一指示灯区,且所述第一指示灯区自积水腔的底部延伸至积水腔的顶部,所述第一指示灯区内自积水腔的顶端向积水腔的底端依次设有第一红灯、第一黄灯和第一绿灯,所述固定套筒内设有蓄电池、超声波传感器和Ardiuno板,所述Ardiuno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红灯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黄灯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绿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固定套筒的顶部设有第二指示灯区,所述第二指示灯区内设有第二红灯、第二黄灯和第二绿灯,且所述第二红灯与第一红灯串联,第二黄灯与第一黄灯串联,第二绿灯与第一绿灯串联,所述固定套筒外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指示灯区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套置在第二指示灯区上,且通孔与第二指示灯区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保护壳的开口端设有向内凸起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积水腔的底端固定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外侧壁上延伸出有四根调节杆,且任意相邻的两根调节杆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积水腔的轴向垂直,所述调节杆远离配重块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支撑杆,四根所述支撑杆均朝向远离积水腔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支撑垫,四个所述支撑垫的底面与配重块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置于积水路面,通过配重块、支撑杆和支撑垫使本装置沉入水底,并以竖直状态立于积水中,积水通过积水腔上的进水孔流进积水腔内,进水孔上设有过滤网,可以防止外面的杂物通过进水孔进入积水腔内,当积水腔内的水位与外面的水位持平时,检测腔内的超声波传感器对积水腔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超声波传感器与积水腔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Ardiuno板的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根据信号来计算水位的高度,超声波传感器与积水腔顶端之间的距离加上积水腔的高度,在加上配重块的高度即为超声波传感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测出超声波传感器与水面之间距离,两个距离的差值即为水位的高度,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控制第一红灯、第一黄灯和第一绿灯的亮灭,当水位高度为0-5cm时,控制第一绿灯亮,同时与第一绿灯串联的第二绿灯也亮,当水位高度为5cm-10cm时,控制第一黄灯亮,同时与第一黄灯串联的第二黄灯也亮,当水位高度大于10cm时,控制第一红灯亮,同时与第一红灯串联的第二红灯也亮,第二红灯、第二黄灯和第二绿灯起到警示的作用,第一红灯、第一黄灯和第一绿灯可以帮助驾驶员判断水深,采用此结构,可以实现对路面水位的实时监控以及警示,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加清楚的了解路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装置内的蓄电池为指示灯供电,无需外接电源线,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检测腔采用固定套筒、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二伸缩套筒三个套筒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调节第一伸缩套筒伸入固定套筒内的长度,以及第二伸缩套筒伸入第一伸缩套筒内的长度来调节整个检测腔的长度,进而调节超声波传感器的高度,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固定套筒外设置有保护壳,而且保护壳与第二指示灯区和第一伸缩套筒之间均密封连接,使固定套筒处于密封的环境中,可以对固定套筒内部的结构起到防水和防撞的作用;配重块、调节杆、支撑杆和支撑垫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检测装置稳固的沉于水底,不容易被水流冲倒,方便对积水深度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开口,且固定套筒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两端开口,且第一伸缩套筒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相互配合,所述第一伸缩套筒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三限位环,所述第二伸缩套筒的两端开口,第二伸缩套筒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向外凸起的第四限位环,且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现固定套筒、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二伸缩套筒之间长度的调节,并有效的定位,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二限位环与固定套筒的内壁之间、第三限位环与第二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四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环。第一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二限位环与固定套筒的内壁之间、第三限位环与第二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四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环,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加强对装置高度调节时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区和第二指示灯区上均设置有防水罩。在第一指示灯区和第二指示灯区上设置防水罩,可以避免指示灯浸水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与固定套筒之间设有四个沿固定套筒的周向均匀分布的隔振器,所述隔振器包括连接杆和弧形外挡片,所述连接杆沿保护壳的径向延伸,且连接杆一端连接于保护壳的内壁,另一端与弧形外挡片连接,所述弧形外挡片远离连接杆的一面通过六组弹簧弹性连接有与该弧形外挡片弯曲弧度相同的挡块,所述挡块与固定套筒的外壁契合。随着积水的流动,积水中的漂浮物可能撞击到检测装置,在保护壳与固定套筒之间设置隔振器,可以通过弹簧和挡块的减震作用,消除一部分来自漂浮物的撞击力,避免装置内部结构因撞击而出现松动损坏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配重块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调节杆与配重块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杆来调节支撑杆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水流的大小来调节转动杆,若水流大则可以适当的转动调节杆,调长支撑杆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加强检测装置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路面水位的实时监控以及警示,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加清楚的了解路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装置内的蓄电池为指示灯供电,无需外接电源线,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检测腔采用固定套筒、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二伸缩套筒三个套筒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调节第一伸缩套筒伸入固定套筒内的长度,以及第二伸缩套筒伸入第一伸缩套筒内的长度来调节整个检测腔的长度,进而调节超声波传感器的高度,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固定套筒外设置有保护壳,而且保护壳与第二指示灯区和第一伸缩套筒之间均密封连接,使固定套筒处于密封的环境中,可以对固定套筒内部的结构起到防水和防撞的作用;配重块、调节杆、支撑杆和支撑垫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检测装置稳固的沉于水底,不容易被水流冲倒,方便对积水深度的检测。

2、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第三限位环和第四限位环,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现固定套筒、第一伸缩套筒和第二伸缩套筒之间长度的调节,并有效的定位,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

3、第一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二限位环与固定套筒的内壁之间、第三限位环与第二伸缩套筒的外壁之间、第四限位环与第一伸缩套筒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环,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加强对装置高度调节时的稳固性。

4、在第一指示灯区和第二指示灯区上设置防水罩,可以避免指示灯浸水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5、随着积水的流动,积水中的漂浮物可能撞击到检测装置,在保护壳与固定套筒之间设置隔振器,可以通过弹簧和挡块的减震作用,消除一部分来自漂浮物的撞击力,避免装置内部结构因撞击而出现松动损坏的情况。

6、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杆来调节支撑杆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水流的大小来调节转动杆,若水流大则可以适当的转动调节杆,调长支撑杆与配重块之间的距离,加强检测装置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检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保护壳的横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隔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检测腔;2、积水腔;3、固定套筒;4、第一伸缩套筒;5、第二伸缩套筒;6、进水孔;7、第一指示灯区;8、第一红灯;9、第一黄灯;10、第一绿灯;11、蓄电池;12、超声波传感器;13、微控制器;14、第二指示灯区;15、第二红灯;16、第二黄灯;17、第二绿灯;18、保护壳;19、配重块;20、调节杆;21、支撑杆;22、支撑垫;23、第一限位环;24、第二限位环;25、第三限位环;26、第四限位环;27、密封环;28、隔振器;29、连接杆;30、弧形外挡片;31、弹簧;32、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道路积水深度探测示警装置,包括均呈圆柱形的检测腔1和积水腔2,所述检测腔1包括同轴设置的固定套筒3、第一伸缩套筒4和第二伸缩套筒5,所述第一伸缩套筒4滑动设置于固定套筒3内,且第一伸缩套筒4沿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固定套筒3沿轴向上的长度,第二伸缩套筒5滑动设置于第一伸缩套筒4内;所述积水腔2的顶端开口,所述第二伸缩套筒5的底端与积水腔2的顶端密封连接,所述积水腔2侧壁的底部均布有多个进水孔6,所述进水孔6上设有过滤网,积水腔2的外壁上延其轴向设有第一指示灯区7,且所述第一指示灯区7自积水腔2的底部延伸至积水腔2的顶部,所述第一指示灯区7内自积水腔2的顶端向积水腔2的底端依次设有第一红灯8、第一黄灯9和第一绿灯10,所述固定套筒3内设有蓄电池11、超声波传感器12和Ardiuno板,所述Ardiuno板上集成有微控制器13,所述超声波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13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13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红灯8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13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黄灯9的信号输入端,微控制器13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绿灯10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固定套筒3的顶部设有第二指示灯区14,所述第二指示灯区14内设有第二红灯15、第二黄灯16和第二绿灯17,且所述第二红灯15与第一红灯8串联,第二黄灯16与第一黄灯9串联,第二绿灯17与第一绿灯10串联,所述固定套筒3外设置有保护壳18,所述保护壳18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指示灯区14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套置在第二指示灯区14上,且通孔与第二指示灯区14之间密封连接,所述保护壳18的开口端设有向内凸起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第一伸缩套筒4的外壁密封连接;所述积水腔2的底端固定有配重块19,所述配重块19的外侧壁上延伸出有四根调节杆20,且任意相邻的两根调节杆20相互垂直,所述调节杆2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积水腔2的轴向垂直,所述调节杆20远离配重块19的一端垂直连接有支撑杆21,四根所述支撑杆21均朝向远离积水腔2的方向延伸,且所述支撑杆21的底部设有支撑垫22,四个所述支撑垫22的底面与配重块19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置置于积水路面,通过配重块19、支撑杆21和支撑垫22使本装置沉入水底,并以竖直状态立于积水中,积水通过积水腔2上的进水孔6流进积水腔2内,进水孔6上设有过滤网,可以防止外面的杂物通过进水孔6进入积水腔2内,当积水腔2内的水位与外面的水位持平时,检测腔1内的超声波传感器12对积水腔2内的水位进行检测,同时也检测超声波传感器12与积水腔2顶端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Ardiuno板的微控制器13,微控制器13根据信号来计算水位的高度,超声波传感器12与积水腔2顶端之间的距离加上积水腔2的高度,在加上配重块19的高度即为超声波传感器12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通过超声波传感器12测出超声波传感器12与水面之间距离,两个距离的差值即为水位的高度,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控制第一红灯8、第一黄灯9和第一绿灯10的亮灭,当水位高度为0-5cm时,控制第一绿灯10亮,同时与第一绿灯10串联的第二绿灯17也亮,当水位高度为5cm-10cm时,控制第一黄灯9亮,同时与第一黄灯9串联的第二黄灯16也亮,当水位高度大于10cm时,控制第一红灯8亮,同时与第一红灯8串联的第二红灯15也亮,第二红灯15、第二黄灯16和第二绿灯17起到警示的作用,第一红灯8、第一黄灯9和第一绿灯10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可以帮助驾驶员判断水深,采用此结构,可以实现对路面水位的实时监控以及警示,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加清楚的了解路况,本实用新型通过设于装置内的蓄电池11为指示灯供电,无需外接电源线,而且结构简单,方便携带使用;检测腔1采用固定套筒3、第一伸缩套筒4和第二伸缩套筒5三个套筒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调节第一伸缩套筒4伸入固定套筒3内的长度,以及第二伸缩套筒5伸入第一伸缩套筒4内的长度来调节整个检测腔1的长度,进而调节超声波传感器12的高度,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固定套筒3外设置有保护壳18,而且保护壳18与第二指示灯区14和第一伸缩套筒4之间均密封连接,使固定套筒3处于密封的环境中,可以对固定套筒3内部的结构起到防水和防撞的作用;配重块19、调节杆20、支撑杆21和支撑垫22的配合使用,可以使检测装置稳固的沉于水底,不容易被水流冲倒,方便对积水深度的检测。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固定套筒3的底端开口,且固定套筒3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一限位环23,所述第一伸缩套筒4的两端开口,且第一伸缩套筒4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向外凸起的第二限位环24,所述第一限位环23和第二限位环24相互配合,所述第一伸缩套筒4的底端开口处设有向内凸起的第三限位环25,所述第二伸缩套筒5的两端开口,第二伸缩套筒5的顶端开口处设有向外凸起的第四限位环26,且第三限位环25和第四限位环26相互配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环23、第二限位环24、第三限位环25和第四限位环26,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实现固定套筒3、第一伸缩套筒4和第二伸缩套筒5之间长度的调节,并有效的定位,方便不同水位深度的检测。

实施例3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限位环23与第一伸缩套筒4的外壁之间、第二限位环24与固定套筒3的内壁之间、第三限位环25与第二伸缩套筒5的外壁之间、第四限位环26与第一伸缩套筒4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环27。第一限位环23与第一伸缩套筒4的外壁之间、第二限位环24与固定套筒3的内壁之间、第三限位环25与第二伸缩套筒5的外壁之间、第四限位环26与第一伸缩套筒4的内壁之间均设有密封环27,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加强对装置高度调节时的稳固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指示灯区7和第二指示灯区14上均设置有防水罩。在第一指示灯区7和第二指示灯区14上设置防水罩,可以避免指示灯浸水而出现短路的情况。

实施例5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保护壳18与固定套筒3之间设有四个沿固定套筒3的周向均匀分布的隔振器28,所述隔振器28包括连接杆29和弧形外挡片30,所述连接杆29沿保护壳18的径向延伸,且连接杆29一端连接于保护壳18的内壁,另一端与弧形外挡片30连接,所述弧形外挡片30远离连接杆29的一面通过六组弹簧31弹性连接有与该弧形外挡片30弯曲弧度相同的挡块32,所述挡块32与固定套筒3的外壁契合。随着积水的流动,积水中的漂浮物可能撞击到检测装置,在保护壳18与固定套筒3之间设置隔振器28,可以通过弹簧31和挡块32的减震作用,消除一部分来自漂浮物的撞击力,避免装置内部结构因撞击而出现松动损坏的情况。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调节杆20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所述配重块19上对应设有螺纹孔,调节杆20与配重块19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可以通过转动调节杆20来调节支撑杆21与配重块19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水流的大小来调节转动杆,若水流大则可以适当的转动调节杆20,调长支撑杆21与配重块19之间的距离,加强检测装置的稳固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