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648发布日期:2019-04-23 23:5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辅助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跨座式单轨是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接触网是供电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的磨损会对跨坐式单轨运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跨座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主要以人工检测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专用测量工具,夜间定期对计划巡检区间进行接触网磨耗抽样测量,并对异常磨耗位置进行线路标记记录。现有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完成全线路接触网磨耗数据采集周期需要大半年时间,线路数据采集周期长;该检测方式主要在夜间凌晨进行,且需携带笨重的测量工具,工作强度大;每次巡检区间只有一至两个,测量点少且单次通过专用工具测量时间长,效率低下;由于人为及测量工具误差等因素导致测量精度不高,测量精度低;由于全线接触网长,人工无法高密度对接触网进行采样测量,以至于无法真实反映实际线路情况,采样数量少;由于在夜间作业,有些区段需要高空作业,存在一定作业安全隐患,存在操作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检测的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具有自动检测、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测量效率、检测全面且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包括磨耗检测装置、接触网及PC梁,用于检测接触网的磨耗状态,所述磨耗检测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及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正对于所述接触网与PC梁的测量面,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所述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依次通讯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接触网间隔一定距离并安装于列车侧面裙板底下,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固定支架与车体承重梁刚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含用于采集接触网与PC梁截面的点云数据的测距传感器、用于检测测量车体各个方向上的第一倾斜角度的倾角传感器及成像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的激光扫描口对准接触网及PC梁,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连接,所述成像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还包含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输入端与所述测距传感器连接,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端与所述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补偿四个自由度上的晃动量,所述晃动量包含上下摆动量、左右摆动量、用于检测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角度倾斜量及用于检测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角度倾斜量。

优选的,所述磨耗检测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输出端,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测距传感器为激光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可实时对全线的接触网及PC梁截面进行自动扫描采集数据,可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测量效率且检测更加全面;通过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对检测的点云数据进行补偿,从而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高;数据处理模块可自动筛选有异常磨耗点数据,方便检测人员根据磨耗状态查找具体的接触网异常磨耗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的组合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耗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跨座式单轨是指通过单根轨道来支撑、稳定和导向,车体骑跨在轨道梁上运行的铁路,接触网200是为跨坐式单轨列车供电的高压输电线,接触网200的磨损会对跨坐式单轨运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接触网200的磨耗状态进行监控并判断具体的磨耗状态类型及异常磨耗位置,能根据磨耗状态查找具体的接触网200异常磨耗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提高跨坐式单轨行车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1,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1用于检测接触网200的磨耗状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1的组合立体结构图,只列举数据采集模块10位于车下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跨坐式单轨接触网磨耗检测系统1包括磨耗检测装置100、接触网200及PC梁30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磨耗检测装置100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磨耗检测装置100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0、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及数据处理模块30,数据采集模块10、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及数据处理模块30依次通讯连接。

下面对磨耗检测装置100进行详细的描述:

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数据采集模块10与接触网200间隔一定距离并安装于列车侧面裙板底下,数据采集模块10通过固定支架与车体承重梁刚性连接。其中,数据采集模块10包含测距传感器11,优选的,测距传感器11为激光传感器,测量精度高,测距传感器11的激光扫描口对准接触网200及PC梁300。测距传感器11对接触网200及PC梁300进行实时扫描,用于采集接触网200与PC梁300截面的点云数据。点云数据包含接触网200及PC梁300相对于测距传感器11端面的相对距离及所扫PC梁300横截面方向上的距离。再者,请参阅图2,如图2所示,数据采集模块10还包含用于检测测量车体各个方向上的第一倾斜角的倾角传感器12及用于对全线接触网200磨耗状态进行呈现的成像传感器13,倾角传感器12与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连接,成像传感器13与数据处理模块30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数据采集模块10还包含用于过滤干扰数据点的滤波单元14,滤波单元14输入端与测距传感器11连接,滤波单元14输出端与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连接。优选的,滤波单元14为滤波器。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补偿四个自由度上的晃动量,晃动量包含上下摆动量、左右摆动量、用于检测在垂直方向上的垂直角度倾斜量及用于检测在水平方向上的水平角度倾斜量。

请继续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磨耗检测装置100还包括用于对实时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存储模块40,数据存储模块40输入端连接于数据采集模块10输出端,数据存储模块40输出端连接于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输入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数据采集模块10可实时对全线的接触网200及PC梁300截面进行自动扫描采集数据,可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测量效率且检测更加全面;通过车体晃动量补偿模块20对检测的点云数据进行补偿,从而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高;数据处理模块30可自动筛选有异常磨耗点数据,方便检测人员根据磨耗状态查找具体的接触网200异常磨耗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改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