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2556发布日期:2019-03-15 20:0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零件辅助检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部分上下端面都为检验基准的机加工件的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配件的加工过程中中,对产品的各项尺寸的检验是保证其加工品质的首要工作。而部分特殊要求的工件在检验过程中上下两端面甚至包括内孔都是检验基准面。这样的工件无论是通过三爪内夹还是两爪外夹的方式都无法检验,在传统的加工方法中是使用一套安装在多孔底板上的支撑块和支架将工件架空确定工件在检验中不会晃动之后进行检验。这样的检验方法即繁复又耗时过长,并且对检验人员个人的技术要求也很高,只要任何个支撑架没有固定好那就会导致检验出的工件尺寸与实际尺寸存在偏差。由此亟需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能满足大部分工业产品在检验中的固定位置功能,并保证快速换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通过该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可以方便的对机加工工件进行安装定位而无需如现有技术一样为适应机加工工件的形状在多孔安装板上设置多个支撑块和支架来实现支撑,从而提高实际生产中的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操作难度。

为实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包括V形强磁表座和限位件,所述V形强磁表座包括长方体的基座、设于所述基座内的磁性组件和存在与所述基座上表面的向下凹陷的V形槽,所述V形槽底部设有向下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槽底面与所述基座上表面平行;所述限位件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下部包括依次向下折线延伸的第一止抵面、第二止抵面和第三止抵面,所述第一止抵面、第二止抵面和第三止抵面分别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V形槽表面和定位槽底面相止抵;所述基体上部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限位面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限位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面的截面为弓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第一限位面上存在有角度刻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件为低碳钢限位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限位件表面覆盖有耐磨陶瓷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还包括辅助件,所述辅助件包括限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还包括设于所述限位环上的复数个周向均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可拆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包括与所述限位孔连接的限位柱和由所述限位柱一体延伸的限位部。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为低碳钢辅助件,且其表面覆盖有耐磨陶瓷层。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依次串联的开关、电池和在所述基体内纵向设置的绕线铁芯。

作为另一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磁性组件为可通断的永磁吸附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 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便于安装使用;

2. 安装效果好,空间定位、角度定位等定位方式全面,便于检测操作;

3. 耐用性好,可调整性好,便于工业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限位件三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磁性组件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限位件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辅助件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磁性组件结构简图;

图中各项分别为:1V形强磁表座,11基座,12磁性组件,121开关,122电池,123绕线铁芯,124永磁吸附器,13V形槽,14定位槽,2限位件,21基体,22第一止抵面,23第二止抵面,24第三止抵面,25第一限位面,251角度刻槽,26第二限位面,3辅助件,31限位环,32限位孔,33限位头,331限位柱,332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以检测定位一种圆环形法兰的结构作为实施方式:

如图1、2所述的一种机加工产品三坐标检验用治具,包括V形强磁表座1和限位件2,V形强磁表座1包括长方体的基座11,基座11为空心结构,其内安装有磁性组件12,同时基体11上一体存在有位于基座11上表面并向下凹陷的V形槽13。V形槽13的底部包括一个一体向下的截面为矩形的定位槽14,定位槽14的槽底面与基座11上表面平行,同时,其关于所述V形槽13的对称平面对称。限位件2包括一个基体21,该基体21为一个截面直线拉伸形成,其截面下方具有多段折线,这些折线的形状与尺寸和基座11的纵向截面上表面相同,在拉伸形成基体21后即形成依次向下折线延伸的第一止抵面22、第二止抵面23和三止抵面24,第一止抵面22、第二止抵面23和三止抵面24分别与基座11的上表面、V形槽13表面和定位槽14底面相止抵。基体21上部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限位面25和位于前后侧的第二限位面26。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受到V形强磁表座1的磁力吸引而固接在其上。在检验时,待测的圆环形法兰的两侧端面的表面尺寸和形位公差都需要检测。此时,将该圆环形法兰的一侧表面吸附在因V形强磁表座1的磁力作用也通磁的限位件2上的第二限位面26上。此时通过磁力的吸附作用,该圆环形法兰即完成了待测时的侧向定位,即可放置于三坐标机器的检测平台上进行测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25的截面为弓形,该弓形使得圆环形法兰在吸合于第二限位面26上时,圆环形法兰被吸合遮挡的区域上方通过该弓形区域露出圆环形的部分面积,从而使得单次检测可以一次完成整个圆环方向的检测,无需进行更多的调整,简化了检测步骤,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数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面25上存在有角度刻槽251,该角度刻槽为位于第一限位面25弓形表面的一个,通过在圆环形法兰的表面做与该角度刻槽25相对应的划线可实现可测量的转动角度调整,便于环形方向上平面度的连续测量。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为低碳钢限位件2。软磁材料,指的是当磁化发生在Hc不大于1000A/m,这样的材料称为软磁体,低碳钢即一种典型且成本低廉的,既易于磁化,也易于退磁。从而使得限位件2可以实现方便的与V形强磁表座1之间的拆装和位置调整,同时在通磁后具有对待测工件的良好的吸附效果。

本实施例中,限位件2表面覆盖有耐磨陶瓷层,以使得限位件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防止其在长期检测的过程中发生磨损导致检测定位的误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磁性组件12包括依次串联的开关121、电池122和在基体21内纵向设置的绕线铁芯123,开关位于V形强磁表座1的前表面,通过其开合可以为绕线铁芯123供电通磁,纵向竖直设置的绕线铁芯123的磁极即指向上方的限位件2,从而对其具有更强的吸引作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近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应用于长轴法兰零件的检测辅助支撑。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为支撑长轴法兰零件使其稳定,使用了位于其两端同时限位的两套治具,同时治具还包括辅助件3,辅助件3包括限位环31,该限位环31在使用时套接于长轴法兰零件的轴外侧并使其两端面不被遮挡而便于测量,同时,两组治具的限位环31吸合于两个限位件2外侧的第二限位面26,从而使得长轴法兰零件的轴体表面支撑于第一限位面25的弓形表面,形成接触面较大的稳定支撑。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辅助件3还包括机加工于限位环31上的四个周向均布的限位孔32,限位孔32内通过橡胶环以较大的摩擦力可拆安装的限位头33,限位头33包括与限位孔32连接的限位柱331和由限位柱331一体延伸的限位部332。该限位部332从侧面通过其限位柱331和限位孔32的可转形成对长轴法兰零件的止抵,四向的止抵使得其具有更好的静定时的防转性能,同时,因其通过转动形成止抵,使得其可以适应不同的轴类直径。

本实施例中,辅助件3为低碳钢辅助件3,且其表面覆盖有耐磨陶瓷层。从而具有良好的通、退磁和良好的耐磨防损性能。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磁性组件12为可通断的永磁吸附器124。该永磁吸附器结构如一般用于车床的百分表磁性座,即在横向截面上,基座11分为两侧的软磁材质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不导磁的铜片,永磁吸附器124可转位于基座11内的腔体内,且其两端磁极位于横向截面上,此时,若两侧磁极转动至指向铜片,则其基体本身不导磁,即也无法吸附限位件2、辅助件3和待测工件;当将两侧磁极转动至与两侧软磁材料接触,即使得整个基座11通磁,从而实现对限位件2、辅助件3和待测工件的吸附。

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