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5375发布日期:2019-06-12 00:23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力线路相位检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



背景技术:

核相是指在电力系统电气操作中用仪表或其他手段核对两电源或环路相位、相序是否相同,也就是在实际电力的运行中,对相位差的测量。新建、改建、扩建后的变电所和输电线路,以及在线路检修完毕、向用户送电前,都必须进行三相电路核相试验,以确保输电线路相序与用户三相负载所需求的相序一致。

无线核相器是实现高压电力线路相位无线检测的一种仪器。主要利用无线电理论采集电力线路的相位信息,通过发送和接收两个装置,实现了高压线路相位的无线检测。接收和发送装置上均装有电极,可以同被测导线相连,同时电极又作为发送装置发射信号的天线和接收装置接收信号的天线,使用时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用绝缘操作杆的钩型触头挂在导线上。

现在普遍使用的无线核相器的钩型触头在开关柜内进行一次核相工作时,需要将触头伸入柜内,与开关静触头接触。由于现有钩型触头的尺寸比较大并且为全金属结构,在接触静触头导电部分进行核相时,两相之间或者单相对地安全距离不够,存在放电或短路的可能。如果核相过程出现操作失误如开关柜内隔离挡板突然落下或误碰带电部位,会造成短路。而且,钩型触头的弧形结构,导致无线核相器触头与开关静触头之间接触不良,给核相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人们将钩型触头设计为圆柱状的触头,将其与开关静触头接触,上述结构虽然有效的解决了钩型触头结构较大的问题,但其紧靠插入时进行固定,缺乏有效的固定的手段,很容易与触点脱离,导致无法准确的核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具有圆柱状触头的无线核相器所存在的易脱离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避免脱离的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包括由圆柱形金属触棒以及套装在金属触棒的绝缘外套,所述绝缘外套包裹在圆柱形金属触棒的表面,所述金属触棒的一端连接有无线核相器,所述金属触棒远离无线核相器的一端设置有辅助触头,所述辅助触头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触头和右触头,所述左触头和右触头的一端活动设置在金属触棒内,所述金属触棒内设置有用于左触头和右触头上下活动的凹槽,所述左触头和右触头伸入凹槽内的一端呈T字型设置,所述左触头和右触头远离金属触棒的一端呈L型设置,所述左触头和右触头相对设置,所述左触头和右触头之间还设置有回弹弹簧,所述左触头远离右触头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右触头远离左触头的端部呈弧形设置,所述左触头包括与金属触棒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铰接的接触部,所述回弹弹簧包括设置在接触部的接触回弹弹簧和设置在连接部的连接回弹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套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辐照交联聚乙烯层、铝皮编织层、玻璃纤维层、半导体保护层以及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的材质为乙丙橡胶绝缘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通过在传统的金属触棒的顶端加设辅助触头,利用回弹弹簧的弹性配合对称设置的左触头和右触头,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无线核相器易脱离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金属触棒;2、无线核相器;3、辅助触头;31、左触头;311、连接部;312、接触部;32、右触头;33、接触回弹弹簧;34、连接回弹弹簧;4、辐照交联聚乙烯层;5、铝皮编织层;6、玻璃纤维层;7、半导体保护层;8、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旨在解决现有无线核相器2的触头易与空气开关的静触头脱离的问题,导致无法准确的准确的接触,为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线路远程核相器,包括由圆柱形金属触棒1以及套装在金属触棒1的绝缘外套,绝缘外套包裹在圆柱形金属触棒1的表面,金属触棒1的一端连接有无线核相器2,以上结构为现有常见的结构,故在本实施例中,不加详细描述,本实施例重点改进的地方在于,在金属触棒1远离无线核相器2的一端设置有辅助触头3,具体的说,传统的金属触棒1远离无线核相器2的一端要伸出绝缘外套外,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辅助触头3替代原来的金属触棒1,并提高金属触棒1的直径1cm左右,为了实现辅助触头3的稳固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辅助触头3包括对称设置的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的一端活动设置在金属触棒1内,在金属触棒1内设置有用于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上下活动的凹槽,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伸入凹槽内的一端呈T字型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主要是方便增大和缩小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之间的间距,而将其处于凹槽内的一端设置成T字型,也主要是为了避免掉落,在加工的时候,直接在金属触棒1的顶端开孔,然后采用螺栓固定一配件,即可将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固定在凹槽内,凹槽的宽度大于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以便其移动。

为了使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更好的与触点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远离金属触棒1的一端呈L型设置,具体的说,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的端部都成半圆柱状,这样,两个配合能够形成一个圆,提高接触效果。为此,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相对设置。

为了使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插头到触点位置处后,能够得到固定,为此,在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之间还设置有回弹弹簧,同时,为了方便插入,左触头31远离右触头32的端部呈弧形设置,右触头32远离左触头31的端部呈弧形设置,这样,首先插入的部分呈内缩状,这样,在触点孔的作用下,压缩回弹弹簧,使辅助触头3插头,完成与触点的接触,而在回弹弹簧的作用下,左触头31和右触头32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达到支撑固定的目的。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支撑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左触头31包括与金属触棒1连接的连接部311以及与连接部311铰接的接触部322,回弹弹簧包括设置在接触部322的接触回弹弹簧33和设置在连接部311的连接回弹弹簧34,这样的设置,能够实现两个支撑,一个是接触部322的支撑,一个是连接部311的支撑,进而提高支撑固定效果。

为了确保整个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外套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辐照交联聚乙烯层4、铝皮编织层5、玻璃纤维层6、半导体保护层7以及绝缘层8,其中,绝缘层8的材质为乙丙橡胶绝缘料,辐照交联聚乙烯层4的主要材质为辐照交联聚乙烯,其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机械物理电器性能,耐环境应力开裂性好,耐候性和耐氧化性均好,因此,将其作为内层使用,铝皮编织层5和半导体保护层7的主要目的就是屏蔽信号,确保核相的准确性,玻璃纤维层6的主要材质是玻璃纤维,其为无机材料,具有优良的阻燃效果,且能够提高强度,进而提高使用寿命,乙丙橡胶绝缘料是以乙烯、丙烯为主要单体的合成橡胶,具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性。乙丙橡胶制品在120℃下可长期使用,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耐过热水性能等性能,因此,将其作为最外层使用。经过试验,加压4万伏,通电时间1分钟,无击穿现象,绝缘效果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