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931发布日期:2019-07-24 08:42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强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



背景技术:

水泥胶砂振实台,是一种用来流动度测定方法用于水泥强度检验所测试样的制备。该仪器主要由振动部件,机架部件和接近开关程控系统组成。工作时由同步电动机带动凸轮转动,使振动部件上升运动,升到定值后落下,而产生振动使水泥胶砂在力的作用下振实,该仪器采用接近开关计数自动控制,60次后自动停止,使用方便,计数准确。

授权公告号为CN20531755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包括台盘、立柱、柱套、模套和夹杆,立柱和夹杆安装于台盘上,柱套套接于立柱,模套转轴连接于柱套上,所述夹杆与台盘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台盘与一固定螺母连接,所述固定螺母与台盘间设置有弹性件 ;所述立柱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于立柱和柱套之间,所述立柱上端贯穿柱套与一蝶形螺母连接。

其不足之处在于,为了提高振动效果,通常摆动臂和连接臂的长度设置的较长,当不需要使用水泥胶砂振实台时,水泥胶砂振实台占据了较大的空间,并且搬运极其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并且方便搬运的水泥胶砂振实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包括固定座和振动座,所述固定座和振动座之间且位于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座和振动座上,所述固定座的上部铰接设置有铰接杆,所述铰接杆远离固定座的端部设置有朝向振动座移动的台体,所述连接杆和铰接杆均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均包括第一杆体和插接至第一杆体内的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将第二杆体固定至第一杆体内任意位置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振实台或需要对振实台进行运输时,将第二杆体插入至第一杆体内,使得连接杆和铰接杆完成伸缩,通过固定件将第二杆体固定至第一杆体内,防止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移动,将第二杆体插入至第一杆体内即可完成整个振实台的收缩,减小了振实台的占地面积,方便对振实台进行运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上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槽体,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槽体内的滑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体和滑条的设置可对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的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在振实台振动时带动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转动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开设于第一杆体上且位于槽体所在位置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滑条上沿滑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固定杆卡接的固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第二杆体固定至第一杆体内时,将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移动,通过带动固定杆于固定孔上穿入,使得固定杆插入至滑条上的固定槽内,从而使得第二杆体被锁定至第一杆体内,防止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移动,将固定杆于固定孔内插入即可完成对第二杆体的固定,方便简单;多个固定槽的设置可使得固定杆移入至不同的固定槽内,从而将第二杆体固定至第一杆体内的任意位置,在振实台振动时可带动第二杆体固定内的任意位置被固定,从而提高了振实台的振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杆体的端部垂直于固定杆设置有板体,所述板体与第一杆体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至板体上,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杆体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可使得固定杆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固定槽内,从而防止振实台在振动时带动固定杆与固定槽之间产生脱离,提高了固定杆将第二杆体固定至第一杆体内的固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和第一杆体之间且位于弹簧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杆体的外壁上,另一端穿设于板体设置,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可使得弹簧在拉伸和压缩时,带动导向杆于板体上移动,使得导向杆对弹簧的拉伸和压缩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防止板体带动固定杆产生倾斜,使得固定杆与固定孔上的移动被导向,防止固定杆在固定孔上移动时与固定槽之间的位置产生偏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杆远离板体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弹簧远离板体的端部连接至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至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板可拆卸连接至第一杆体上,将连接板于第一杆体上取下即可将板体固定杆于固定孔内取出,从而方便对弹簧和固定杆等进行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体的外壁于连接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连接槽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封闭设置,所述连接板上沿连接槽的开口移动至连接槽内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T”形的连接槽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连接板连接至第一杆体上时,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块滑动至连接槽内的封闭端所在的位置,因连接槽为“T”形设置,连接板不会与连接槽之间产生弹簧长度方向的脱离,从而使得连接板被安装至连接槽内,带动固定杆抵接至固定槽内,当需要将连接板于第一杆体上取下时,直接将连接板上的连接块于连接槽的侧部滑出即可,采用连接槽的设置连接块滑动至连接槽内即可完成对固定杆的安装,方便简单,并且弹簧可使得连接块被抵紧至连接槽内,从而进一步防止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体远离第一杆体的面上设置有拉动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把手可使得板体带动固定杆于第一杆体上移动,为拉动固定杆移动提供了施力点,方便简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将第二杆体于第一杆体内滑动,从而减小连接杆和铰接杆的长度,使得振实台减小占地面积,方便对振实台记性运输;

2.通过拉动固定杆使得弹簧被拉伸,将固定杆抵抗弹簧的弹力插入至滑条上的任意固定槽内,从而使得的第二杆体被固定至第一杆体内的任意位置,方便调整连接杆和铰接杆的长度;

3.连接块和连接槽得设置可将连接块于连接槽内取出,使得弹簧的端部于第一杆体上取下,将整个固定杆于第一杆体上取下,方便对固定杆和弹簧进行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中,1、固定座;2、振动座;3、连接杆;4、铰接杆;41、台体;5、第一杆体;51、第二杆体;511、滑条;512、固定槽;52、槽体;53、固定孔;54、固定杆;541、板体;542、弹簧;543、导向杆;544、连接板;545、连接块;546、拉动把手;55、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包括固定座1和振动座2,固定座1和振动座2之间且位于固定座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两端分别连接至固定座1和振动座2上,固定座1的上部铰接设置有铰接杆4,铰接杆4远离固定座1的端部设置有朝向振动座2移动的台体41。

结合图1和图2,连接杆3和铰接杆4均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伸缩结构均包括第一杆体5和插接至第一杆体5内的第二杆体51,第一杆体5远离第二杆体51的端部连接至固定座1上,第二杆体51远离第一杆体5的端部连接至振动座2上,第一杆体5和第二杆体51为同轴设置,第一杆体5上沿第一杆体5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槽体52,第二杆体51上设置有滑动连接于槽体52内的滑条51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第二杆体51于第一杆体5内的滑动效果,将槽体52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将滑条511与“U”形的槽体52配合设置。

如图2所示,第一杆体5上且位于槽体52所在位置开设有固定孔53,固定孔53位于第一杆体5上远离固定座1的位置,固定孔53内滑动连接有固定杆54,滑条511上沿滑条5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固定杆54卡接的固定槽512;当需要将第二杆体51固定至第一杆体5内时,将固定杆54于固定孔53上移动,使得固定杆54卡接至任意的固定槽512内,从而带动第二杆体51固定至第一杆体5内,防止振实台振动时带动第二杆体51于第一杆体5内移动。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定杆54与固定槽512之间的卡接效果,防止固定杆54与固定槽512之间脱离,在固定杆54远离第二杆体51的端部垂直于固定杆54设置有板体541,为了方便拉动板体541带动固定杆54移动,在板体541远离第一杆体5的面上设置有拉动把手546。

如图2所示,板体541与第一杆体5之间设置有弹簧542,弹簧54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板体541的两侧,弹簧542的一端连接至板体541上,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杆体5的外壁上;当需要将第二杆体51固定至第一杆体5内时,将固定杆54抵抗弹簧542的弹力拉动,使得固定杆54抵抗弹簧542的弹力抵接至固定槽512内,防止固定杆54与第一杆体5脱离,并且提高了对第二杆体51的固定效果。

如图2所示,为了防止弹簧542在拉伸和压缩时产生倾斜,从而防止板体541带动固定杆54于第一杆体5上产生倾斜,在板体541和第一杆体5之间且位于弹簧542所在的位置设置有导向杆543,导向杆543的一端连接至第一杆体5的外壁上,另一端穿设于板体541设置,弹簧542套设于导向杆543上;当弹簧542拉伸和压缩时,可带动导向杆543于板体541上移动,使得导向杆543对弹簧542的拉伸和压缩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图2所示,导向杆543远离板体541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板544,弹簧542远离板体541的端部连接至连接板544上,第一杆体5的外壁于连接板544所在的位置设置有连接槽55,连接槽55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连接槽55的一端为开口设置,另一端为封闭设置,连接板544上沿连接槽55的开口移动至连接槽55内的连接块545,连接块545与“T”形的连接槽55配合设置。

当需要将连接块545于第一杆体5上取下,从而使得板体541带动固定杆54于第一杆体5上取下时,将连接块545于连接槽55内取出,使得连接块545带动弹簧542于第一杆体5上取下,此时带动板体541上的固定杆54于第一杆体5上的固定孔53内取出,从而方便对板体541、固定杆54和弹簧542进行维修和更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不需要振实台时,首先拉动板体541,使得板体541带动固定杆54于滑条511上的固定槽512内取出,此时带动第二杆体51于第一杆体5内移动,使得第二杆体51插入至第一杆体5的底部,将板体541松开,使得板体541抵抗弹簧542的弹力带动固定杆54抵接至固定槽512内,将第二杆体51固定至第一杆体5内,使得振实台收缩至最小状态,减小了振实台的占地面积,方便对振实台进行运输。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