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5874发布日期:2019-07-24 08:4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杆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锚杆是当代巷道支护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基坑边坡支护中常用的支护形式。锚杆的抗拔强度由锚固体与岩土粘结力以及锚固体与杆体粘结力决定。为了研究锚杆杆体与不同锚固体粘结强度的规律,需要制作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的试件进行抗拔试验。

传统的锚杆杆体与锚固体试件制作方法通常是现场钻孔或在混凝土中预留锚杆孔,或者直接用钢筒代替锚杆孔。现场钻孔或在混凝土中预留锚杆孔工艺繁琐;直接用钢筒代替锚杆孔操作方便,但试验完成后,钢筒内的锚固体无法取出而只能将其丢弃,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研发一种操作方便又可重复利用的锚杆杆体与锚固体试件制作装置,对锚杆杆体与不同锚固体粘结强度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所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装置,具有原理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可提高锚杆杆体与锚固体强度试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装置,包括筒体、对中环和加载板,所述加载板放在筒体的顶部。

具体地,所述筒体包括两个半圆筒,半圆筒包括半圆筒壁、侧板和半圆底板,所述半圆底板位于半圆筒壁的底部,半圆底板上部圆心位置设对中半圆筒,所述侧板为长条形,共有两个,分别位于半圆筒壁的两侧,其长度方向与半圆筒壁的母线平行,所述侧板上远离半圆筒壁的一侧设有侧板螺栓孔,两个半圆筒扣合在一起,紧固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将两个半圆筒固定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半圆筒分别设为主半圆筒、副半圆筒,主半圆筒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两个穿线孔,主半圆筒的侧板上位于穿线孔处安装有压线器。

具体地,所述压线器包括穿线孔、压线板、螺栓板、压线螺栓,所述螺栓板位于主半圆筒的侧板背面最外侧,压线板与螺栓板平行布置,压线板和螺栓板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螺栓板上设与压线螺栓相匹配的压线螺栓孔,压线螺栓装配在压线螺栓孔内。

具体地,所述主半圆筒的侧板、半圆底板侧面靠近半圆筒壁的位置设有橡胶条。

具体地,所述对中环包括中心环、两条对中线,所述对中线的一端与中心环相连,呈对称分布,所述对中环放在筒体内,对中线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板的穿线孔与压线器相连,位于压线螺栓与压线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加载板包括扩大板和传力板,扩大板为圆盘状,其中心设杆体孔,加载板位于扩大板下侧,由内筒、外筒和底板构成,内筒位于外筒内部,与外筒同轴,底板位于外筒底部,其中心设杆体孔,所述的内筒内径与杆体孔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装置设限位环,将锚杆杆体固定在锚固体中央,保证了锚固体试件的质量;试验完成后,本装置可将主半圆筒与副半圆筒拆开取出锚固体,实现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半圆筒背面与限位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载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半圆筒壁,2-侧板,3-对中线,4-中心环,5-侧板螺栓孔,6-橡胶条,7-对中半圆筒,8-半圆底板,9-扩大板,10-杆体孔,11-传力板,12-内筒,13-外筒,14-底板,15-穿线孔,16-压线螺栓,17-螺栓板,18-压线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锚杆杆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测试试件制作装置,包括筒体、对中环和加载板。

具体地,所述筒体包括两个半圆筒,所述半圆筒包括半圆筒壁1、侧板2和半圆底板8,所述半圆底板位于半圆筒壁1的底部,半圆底板8上部圆心位置设对中半圆筒7,所述侧板2为长条形,共有两个,分别位于半圆筒壁1的两侧,其长度方向与半圆筒壁1的母线平行,所述侧板2上远离半圆筒壁1的一侧设有侧板螺栓孔5,两个半圆筒扣合在一起,将紧固螺栓穿过侧板螺栓孔5,将两个半圆筒固定在一起,其中两个所述的半圆筒分别设为主半圆筒、副半圆筒,所述主半圆筒的两个侧板2上分别设有两个穿线孔15,主半圆筒的侧板2上位于穿线孔15处安装有压线器。

具体地,同一个半圆筒上的两个侧板2上的穿线孔15相互对称设置。

具体地,所述压线器包括穿线孔15、压线板18、螺栓板17、压线螺栓16,所述螺栓板17位于主半圆筒的侧板2背面最外侧,即远离副半圆筒的一面,压线板18与螺栓板17平行布置,压线板18和螺栓板17位于穿线孔的两侧,螺栓板17上设与压线螺栓16相匹配的压线螺栓孔,压线螺栓16装配在压线螺栓孔内。

具体地,所述主半圆筒的侧板2、半圆底板8侧面靠近半圆筒壁1的位置设橡胶条6。

具体地,所述对中环包括中心环4、两条对中线3,所述对中线的一端与中心环4相连,呈对称分布,所述对中环放在筒体内,对中线的另一端穿过对应侧板2的穿线孔15与压线器相连,位于压线螺栓16与压线板18之间。

具体地,所述加载板放在筒体的顶部,所述加载板包括扩大板9和传力板11,扩大板9为圆盘状,其中心设杆体孔10,加载板11位于扩大板9下侧,由内筒12、外筒13和底板14构成,内筒12位于外筒13内部,与外筒13同轴,底板14位于外筒13底部,其中心设杆体孔10,所述的内筒12内径与杆体孔10相匹配。

其工作方法为:将对中环上的两条对中线3分别穿过半圆筒壁1两侧侧板2上的穿线孔15,调整中心环4,使其位于主半圆筒的中央,拧紧压线螺栓16将对中线3固定;在主半圆筒与副半圆筒内部均匀涂抹隔层油;使锚杆杆体穿过中心环4,使其底部位于半圆底板8中央的对中半圆筒7内;将副半圆筒扣在主半圆筒上,通过侧板2上的螺栓孔5将主半圆筒与副半圆筒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筒体;浇筑锚固体形成试件;使锚杆杆体穿过杆体孔10,将加载板下部的传力板11放入筒体;待锚固体养护完成后,在加载板上安装千斤顶、压力计与锚头,进行拉拔试验;试验完成后,拧开螺栓与压线螺栓,将主半圆筒与副半圆筒分开,取出锚固体;将筒体与加载板冲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